焙烧炉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28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焙烧加热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焙烧炉加热结构,包括焙烧炉,焙烧炉顶端连通有进砂口,焙烧炉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焙烧炉分为上炉体和下炉体两部分,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上炉体和下炉体的导气件,上炉体和下炉体之间连通有进砂通道;上炉体侧壁上安装有用于焙烧废砂的燃烧机,所述燃烧机远离进砂口且向下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焙烧炉加热,提高热效率,从而降低能耗。

Heating Structure of Roas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焙烧炉加热结构
本技术属于焙烧加热的领域,具体涉及焙烧炉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铸造行业的铸造废砂的再利用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但由于铸造废砂的种类繁多,因而使其再生技术面临很大的挑战。铸造废砂是含有石英砂或多种陶粒砂和多种无机物,还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金属合金粉尘和集块、有机粘结剂和其他有机添加物(主要是各种树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增塑剂,等等)、单质碳素、无机粘结剂(主要是铝硅系元素的无机物及其改性物,如铝矾土、高岭土、凹凸棒土,等等)的混合物。这种物性多样的混合物具有的多样物理化学特性,因此,要求铸造废砂的再生处理技术具有广泛性和适应性。热法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它基本能够满足树脂型铸造废砂的再生处理。在典型的热法再生砂(覆膜砂)设备生产流程中,高温焙烧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而关键设备就是焙烧炉。传统的焙烧炉形状上为立式结构,焙烧炉顶端连通有进砂口。从进砂口向炉内进砂,同时炉内下部通入空气,从焙烧炉的顶端落入的废砂首先与燃烧机直接燃烧加热,然后再与通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样的设计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刚开始进入炉体的废砂温度较低,在进入炉体后与燃烧机产生的燃气火焰直接燃烧时所需的能耗比较大;第二,由于刚开始进入的废砂的温度较低,与燃气火焰的燃烧时间会相对较长,并且由于立式结构的焙烧炉的高度较高,废砂在焙烧炉内因没有先经过预热,在燃烧的时候会出现燃烧不充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焙烧炉加热结构,旨在改进焙烧炉燃烧结构,提高热效率,从而降低能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焙烧炉加热结构,包括焙烧炉,焙烧炉顶端连通有进砂口,焙烧炉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焙烧炉分为上炉体和下炉体两部分,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上炉体和下炉体的导气件,上炉体和下炉体之间连通有进砂通道;上炉体侧壁上安装有用于焙烧废砂的燃烧机,所述燃烧机远离进砂口且向下倾斜。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中焙烧炉被隔板划分为上炉体和下炉体两个,大大降低了焙烧炉高度,并且在向焙烧炉进砂的时候,废砂会首先落入上炉体内,而燃烧机呈一定角度安装在上炉体侧壁上,加大了燃烧机产生的燃气火焰直接对废砂进行加热的面积,提高了热效率。从上炉体经过焙烧的废砂从进砂通道进入到下炉体内与下炉体进入的冷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冷空气的温度升高,在下炉体经过热交换后,具有较高温度的空气进入到上炉体内,并向进砂口处流动,在进砂口下方形成预热空气,并能够预热从进砂口处进入的废砂。因燃烧机远离进砂口,刚进入到上炉体内的废砂会首先与进入到上炉体内的一部分热空气发生热交换,使废砂的温度升高,然后当经过预热后的废砂流动到燃烧机的位置时,燃烧机产生的燃气火焰能够直接对废砂进行焙烧,使其焙烧得更加充分均匀,提高了再生砂质量。从进砂口处掉落的废砂在受到燃烧机产生的燃烧火焰的直接加热之前就已经和预热空气发生了热交换,燃烧机产生的燃烧火焰再对经过越预热后的废砂进行焙烧时所需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降低了天然气的能耗。焙烧炉内的温度比较高,从下炉体进入上炉体的热空气还会穿过热砂砂粒之间的间隙搅动上炉体的砂层而呈沸腾状态,因焙烧炉被分为两层而降低了砂层的高度,上炉体空间变小,废砂在燃烧机和预热空气的作用下被充分的加热燃烧。进一步,所述燃烧机向下倾斜45°。一方面本方案中燃烧机处于45°时,所喷出的燃气距离较远,并且能够与废砂充分反应燃烧,另一方面便于工人在炉体上开设安装燃烧机的孔时方便操作和测量。进一步,所述燃烧机位于上炉体上部。因为燃烧机具有向下倾斜的角度,使燃烧机位于上炉体上部,会加大燃烧机产生的燃气火焰的与废砂的燃烧范围,提高废砂被充分燃烧的程度。进一步,所述导气件包括多个贯穿在隔板上的导风管。通过设置多根导风管,预热空气在从导风管进入上炉体的空气会受到一定的压强作用,而具有冲击力,使上炉体内砂粒的能够充分沸腾起来,进而增强了焙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焙烧炉加热结构的纵向剖视图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处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炉盖1、上炉体2、下炉体3、隔板4、导风管5、进砂口6、安装孔7、上排砂口8、下排砂口9、燃烧筒10、燃烧机本体11、安装板12、安装法兰13、出砂口14。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有关前、后、左、右方位的词均以附图中的方向为基础,并不构成对技术方案的实际的限定。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焙烧炉加热结构,将传统的立式结构的焙烧炉改造成卧式结构的焙烧炉,该卧式焙烧炉内安装有隔板4,该隔板4将焙烧炉分为上炉体2和下炉体3两部分,焙烧炉的顶端安装有炉盖1,焙烧炉连通有进砂口6。如图2所示,在上炉体2的侧壁且位于上炉体2的上部开设有安装燃烧机本体11的安装孔7(本实施例中安装孔7的数量为两个,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焙烧炉的尺寸大小选择合适数量的安装孔7),该安装孔7向下倾斜45°,安装孔7远离进砂口6,本实施例中进砂口6位于靠近焙烧炉右侧壁的位置,安装孔7位于上炉体2的前侧壁且远离进砂口6。如图3所示,安装孔7远离上炉体2内侧壁的一端的孔壁上焊接有安装板12,该安装板12呈圆环状,呈圆环状的安装板12外侧与安装孔7的内侧壁焊接,安装板12的内孔直径大于燃烧机本体11的燃烧筒10直径,以便燃烧机本体11能够被顺利的安装。隔板4上间隔设置有多根导风管5,通过该导风管5,下炉体3内的空气能够进入上炉体2使废砂沸腾。上炉体2左侧壁且位于上炉体2下端开设有上排砂口8,下炉体3左侧壁上开设有下排砂口9,上排砂口8与下排砂口9通过管道连通。下炉体3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出砂口14,该出砂口14低于下排砂口9。下炉体3上开设有向其内部通入空气的通风口(图中未画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燃烧机本体11燃烧筒10插入并安装在安装孔7的位置上,将燃烧机本体11上的安装法兰13与安装板12通过螺钉固定。在需要进行焙烧时,使用罗茨风机向下炉体3鼓入空气,并启动燃烧机本体11,与此同时,废砂从进砂口6进入上炉体2内。在上炉体2内的废砂经过焙烧后,从上排砂口8通过管道进入下炉体3内,下炉体3内的空气与进入下炉体3内的热砂发生热交换使空气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空气又从隔板4上的导风管5进入到上炉体2内,从进砂口6处刚进入上炉体2的废砂与该热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废砂的温度上升。随着废砂流动到燃烧机本体11附近的时候,燃烧机本体11产生的燃气火焰直接对废砂进行高温焙烧,经过热空气预热后的废砂能够在高温焙烧的时候相对快速的被焙烧,从而对废砂的燃烧时间减短,节约了天然气能耗,同时对废砂也焙烧更加均匀。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焙烧炉加热结构,包括焙烧炉,焙烧炉顶端连通有进砂口,其特征在于:焙烧炉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焙烧炉分为上炉体和下炉体两部分,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上炉体和下炉体的导气件,上炉体和下炉体之间连通有进砂通道;上炉体侧壁上安装有用于焙烧废砂的燃烧机,所述燃烧机远离进砂口且向下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焙烧炉加热结构,包括焙烧炉,焙烧炉顶端连通有进砂口,其特征在于:焙烧炉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焙烧炉分为上炉体和下炉体两部分,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上炉体和下炉体的导气件,上炉体和下炉体之间连通有进砂通道;上炉体侧壁上安装有用于焙烧废砂的燃烧机,所述燃烧机远离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帆熊鹰王德春陈方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江造型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