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25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将电机外壳产品的左侧内部撑紧,高速旋转并精车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2:通过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将电机外壳产品的右侧内部撑紧,高速旋转并精车电机外壳产品的左端面;3:停止旋转,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进行打孔和攻丝处理;4: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外侧壁平面进行精密铣削,然后进行打孔和攻丝处理;5:通过螺丝治具对步骤三中加工出来的右端面螺纹孔进行锁紧定位,实现装夹;6:通过数控车床从左侧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内壁进行精车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夹持电机外壳产品的方式,可使产品多段内壁面之间的同心度偏差大幅降低。

A High Precision Concentricity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the Inner Wall of Motor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电机外壳大多采用铝材质,因为散热性能铝的比铁强,而且很多小电机也是使用铝外壳,比如电动自行车那种小功率直流电机,洗衣机等家电上使用的小电机也是铝外壳,工业上用的一些小伺服电机也是铝外壳,主要是考虑到铝比较轻,当然散热效果也不错,所以这些场合使用起来比较合适。在高端电机领域中,电机外壳产品的图纸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但是,电机外壳产品需要进行精车两左右端面、端面打孔攻丝、铣削侧面并打孔攻丝以及精车内壁面的操作,按照现有的工作流程,在进行精车内壁面的操作时,需要夹紧电机外壳的侧圆周面。夹紧电机外壳的侧圆周面无疑会使电机外壳产品受到径向的夹持力,在径向的夹持力以及工件内应力的因素下,电机外壳工件会发生轻微变形,导致精车内壁面的操作完成并卸下电机外壳产品后,电机外壳产品的多段内壁面之间的同心度的偏差较大,甚至达到0.05~0.1mm,导致产品精度不达标,良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通过改进夹持电机外壳产品的方式,达到在精车内壁面之后,多段内壁面之间的同心度的偏差大幅降低,提高电机外壳产品的良品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将电机外壳产品的左侧内部撑紧,高速旋转并精车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步骤二:将电机外壳产品从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上卸下,以步骤一中精车的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为基准面,通过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将电机外壳产品的右侧内部撑紧,高速旋转并精车电机外壳产品的左端面;步骤三:停止旋转,保持固定姿态,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进行打孔和攻丝处理;步骤四: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外侧壁平面进行精密铣削,然后进行打孔和攻丝处理;步骤五:将电机外壳产品从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上卸下,通过螺丝治具对步骤三中加工出来的右端面螺纹孔进行锁紧定位,并以步骤一中精车后的右端面为定位基准,实现电机外壳产品的装夹;步骤六:通过数控车床从电机外壳产品的左侧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内壁进行精车处理。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打孔的数量为四个,并且相对于电机外壳产品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状设置。进一步的,在步骤五中,螺丝治具上的定位螺丝与电机外壳产品右端面的螺纹孔数量相同并且位置相对应;定位螺丝的外螺纹与电机外壳产品右端面的螺纹孔的内螺纹相配合;螺丝治具的治具基板与电机外壳产品精车后的右端面紧密贴合。进一步的,在步骤六中,精车后的电机外壳产品的多段内侧圆周壁之间的同心度偏差小于0.03mm。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精车后的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2;在步骤二中,精车后的电机外壳产品的左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2;在步骤四中,精密铣削后的电机外壳产品的外侧壁平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通过改进夹持电机外壳产品的方式,将原有的径向夹持改为端面结合螺纹孔的固定方式,从而避免了电机外壳产品的径向受力,因此可达到在精车内壁面之后,多段内壁面之间的同心度的偏差大幅降低,达到同心度偏差不高于0.03mm的标准,从而提高电机外壳产品的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外壳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的步骤一的装夹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的步骤二的装夹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的步骤五的装夹状态示意图。图中:1、电机外壳产品;11、左端面;12、右端面;13、外侧壁平面;14、螺纹孔;2、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3、螺丝治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至图4,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2将电机外壳产品1的左侧内部撑紧,高速旋转并精车电机外壳产品1的右端面12;步骤二:将电机外壳产品1从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2上卸下,以步骤一中精车的电机外壳产品1的右端面12为基准面,通过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2将电机外壳产品1的右侧内部撑紧,高速旋转并精车电机外壳产品1的左端面11;步骤三:停止旋转,保持固定姿态,对电机外壳产品1的右端面12进行打孔和攻丝处理;步骤四:对电机外壳产品1的外侧壁平面13进行精密铣削,然后进行打孔和攻丝处理;步骤五:将电机外壳产品1从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2上卸下,通过螺丝治具3对步骤三中加工出来的右端面12螺纹孔14进行锁紧定位,并以步骤一中精车后的右端面12为定位基准,实现电机外壳产品1的装夹;步骤六:通过数控车床从电机外壳产品1的左侧对电机外壳产品1的内壁进行精车处理。在步骤三中,电机外壳产品1的右端面12打孔的数量为四个,并且相对于电机外壳产品1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状设置。在步骤五中,螺丝治具3上的定位螺丝与电机外壳产品1右端面12的螺纹孔14数量相同并且位置相对应;定位螺丝的外螺纹与电机外壳产品1右端面12的螺纹孔14的内螺纹相配合;螺丝治具3的治具基板与电机外壳产品1精车后的右端面12紧密贴合。在步骤六中,精车后的电机外壳产品1的多段内侧圆周壁之间的同心度偏差小于0.03mm。在步骤一中,精车后的电机外壳产品1的右端面12的表面粗糙度为3.2;在步骤二中,精车后的电机外壳产品1的左端面11的表面粗糙度为3.2;在步骤四中,精密铣削后的电机外壳产品1的外侧壁平面13的表面粗糙度为3.2。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专利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将电机外壳产品的左侧内部撑紧,高速旋转并精车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步骤二:将电机外壳产品从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上卸下,以步骤一中精车的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为基准面,通过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将电机外壳产品的右侧内部撑紧,高速旋转并精车电机外壳产品的左端面;步骤三:停止旋转,保持固定姿态,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进行打孔和攻丝处理;步骤四: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外侧壁平面进行精密铣削,然后进行打孔和攻丝处理;步骤五:将电机外壳产品从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上卸下,通过螺丝治具对步骤三中加工出来的右端面螺纹孔进行锁紧定位,并以步骤一中精车后的右端面为定位基准,实现电机外壳产品的装夹;步骤六:通过数控车床从电机外壳产品的左侧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内壁进行精车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将电机外壳产品的左侧内部撑紧,高速旋转并精车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步骤二:将电机外壳产品从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上卸下,以步骤一中精车的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为基准面,通过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将电机外壳产品的右侧内部撑紧,高速旋转并精车电机外壳产品的左端面;步骤三:停止旋转,保持固定姿态,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右端面进行打孔和攻丝处理;步骤四: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外侧壁平面进行精密铣削,然后进行打孔和攻丝处理;步骤五:将电机外壳产品从数控车床三爪内撑卡盘上卸下,通过螺丝治具对步骤三中加工出来的右端面螺纹孔进行锁紧定位,并以步骤一中精车后的右端面为定位基准,实现电机外壳产品的装夹;步骤六:通过数控车床从电机外壳产品的左侧对电机外壳产品的内壁进行精车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内壁高精同心度加工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勇平
申请(专利权)人:贝兰特金属制品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