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82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止水帷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搅拌桩施工或旋喷桩施工形成的桩体,沿地面或基坑底以下范围,施工形成桩体;沿自上而下方向,采用钻机在桩体上钻取钻孔,钻孔的深度大于桩体的深度;钻孔设有袖阀管,且进行袖阀管注浆施工,袖阀管的底部注浆形成注浆部,注浆部与袖阀管具有搭接部,搭接部大于4m,多个注浆部、多个袖阀管与多个桩体组合形成止水帷幕结构。桩体与袖阀管注浆组合的地层适用性强,适用于在各种地层及各种深度形成止水帷幕结构,并且,桩体与袖阀管注浆组合形成的止水帷幕结构可达到较好的止水效果。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combined water-proof curtain with mixing pile or rotary jet grouting pile and sleeve valve pipe grou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止水帷幕的
,特别涉及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搅拌桩利用水泥系材料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原位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形成水泥土结构,因渗透系数较小,常被用做深基坑及深基础开挖时的止水帷幕,是工程中常用止水帷幕形式;但桩机功率有限,在块状强风化岩、中风化岩等坚硬地层或很密实的砂层中不能成桩;并且,受机械能力限制,成桩深度有限,止水深度一般不超过30m,止水效果不佳。旋喷桩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入土层的预定位置,然后将浆液以高压流的形式从喷嘴中射出,冲击破坏土体,高压流切割搅碎的土层,呈颗粒分散,一部分浆液和水带出钻孔,另一部分则与浆液搅拌混合,随着浆液搅拌混合,喷浆管不断回旋提升,在浆液不断凝固的过程中,形成水泥土结构,因渗透系数较小,常被用做深基坑及深基础开挖时的止水帷幕;但坚硬地层及硬质岩层中浆液切割地层效果不佳,成桩直径小、效果较差。袖阀管注浆是一种工程应用较为广泛的岩土工程技术,常规工艺过程为:在地层中钻孔;之后灌注套壳料;之后放置袖阀管,袖阀管设有单向出浆孔,套壳料凝固后对出浆孔及钻孔形成封闭;之后采用可双向密封的芯管置入袖阀管内,分节分层对需要注浆的地层进行注浆。袖阀管注浆是渗透注浆中的一种,浆液以钻孔为中心,在压力作用下充填土层中的孔隙和岩层中的裂隙,在地层中形成树根网状浆脉复合体,将地层渗透露系数大幅降低,形成止水效果,适用于砂层及块状强风化、中风化岩等裂隙较为发育的岩层,但其造价相对较高,并且,套壳料与地层之间是薄弱层,离地表较近时容易向地表冒浆而导致材料浪费甚至注浆失败,同时,粘性土、填土、粉土等渗透性较弱土层中,其止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包括通过搅拌桩施工或旋喷桩施工形成的桩体,沿地面或基坑底以下范围,施工形成所述桩体;沿自上而下方向,采用钻机在所述桩体上钻取钻孔,所述钻孔的深度大于所述桩体的深度;所述钻孔设有袖阀管,且进行所述袖阀管注浆施工,所述袖阀管的底部注浆形成注浆部,所述注浆部与所述袖阀管具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大于4m,多个所述注浆部、多个所述袖阀管与多个所述桩体组合形成止水帷幕结构。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桩体为单排状布置,各个所述桩体两两呈搭接布置,搭接的范围为150mm-400mm。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桩体为双排状布置;沿纵向方向,两排所述桩体呈并列布置,且两个所述桩体呈搭接布置,搭接范围为150mm-400mm;沿横向方向,各个所述桩体两两呈搭接布置,搭接范围为150mm-400mm。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桩体为三排状布置;沿纵向方向,三排所述桩体呈并列布置,且各个所述桩体两两呈搭接布置,搭接范围为150mm-400mm;沿横向方向,各个所述桩体两两呈搭接布置,搭接范围为150mm-400mm。进一步的,沿横向方向,相邻两个所述钻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形成横向距,所述横向距的范围为1000~2000mm。进一步的,沿纵向方向,相邻两个所述钻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形成纵向距,所述纵向距的范围为800~1600mm。进一步的,沿纵向方向,所述钻孔呈错位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桩体的深度延伸至强风化花岩层。进一步的,所述钻孔朝下延伸至微风化岩层,且所述钻孔朝下延伸至微风化岩层内的范围大于0.5m。进一步的,所述袖阀管采用跳孔注浆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先完成搅拌桩或旋喷桩的施工,形成桩体,再在桩体钻取钻孔,且在钻孔上进行袖阀管注浆的施工;这样,在搭接部中的桩体结构更为紧密,且与土相比,桩体具有较高的强度、致密性及均匀性,从而对袖阀管注浆孔的上端进行了密封,使袖阀管浆液只能往水平方向扩散,不会向地表冒浆,保证了注浆质量及减少了材料浪费,绿色环保;同时,桩体与袖阀管注浆组合的地层适用性强,适用于在各种地层及各种深度形成止水帷幕结构,并且,桩体与袖阀管注浆组合形成的止水帷幕结构可达到较好的止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的止水帷幕施工结构的多个桩体呈单排状布置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的止水帷幕施工结构的多个桩体呈双排状布置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的止水帷幕施工结构的多个桩体呈三排状布置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4所示,为本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用于解决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不佳的问题。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包括通过搅拌桩施工或旋喷桩施工形成的桩体10,沿地面或基坑底以下范围施工,形成桩体10;沿自上而下方向,采用钻机在桩体10上钻取钻孔20,钻孔20的深度大于桩体10的深度;钻孔20设有袖阀管,且进行袖阀管注浆施工,袖阀管的底部注浆形成注浆部30,注浆部30与袖阀管具有搭接部31,搭接部31大于4m,多个注浆部30、多个袖阀管与多个桩体10组合形成止水帷幕结构。上述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先完成搅拌桩或旋喷桩的施工,形成桩体10,再在桩体10钻取钻孔20,且在钻孔20上进行袖阀管注浆的施工;这样,在搭接部31中的桩体10结构更为紧密,且与土相比,桩体10具有较高的强度、致密性及均匀性,从而对袖阀管注浆孔的上端进行了密封,使袖阀管浆液只能往水平方向扩散,不会向地表冒浆,保证了注浆质量及减少了材料浪费,绿色环保;同时,桩体10与袖阀管注浆组合的地层适用性强,适用于在各种地层及各种深度形成止水帷幕结构,并且,桩体10与袖阀管注浆组合形成的止水帷幕结构可达到较好的止水效果。多个桩体10为单排状布置,各个桩体10两两呈搭接布置,搭接的范围为150mm-400mm;这样,增强桩体10自身的强度,同时,多个桩体10形成的止水帷幕结构的止水效果更佳。多个桩体10为双排状布置;沿纵向方向,两排桩体10呈并列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搅拌桩施工或旋喷桩施工形成的桩体,沿地面或基坑底以下范围,施工形成所述桩体;沿自上而下方向,采用钻机在所述桩体上钻取钻孔,所述钻孔的深度大于所述桩体的深度;所述钻孔设有袖阀管,且进行所述袖阀管注浆施工,所述袖阀管的底部注浆形成注浆部,所述注浆部与所述袖阀管具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大于4m,多个所述注浆部、多个所述袖阀管与多个所述桩体组合形成止水帷幕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搅拌桩施工或旋喷桩施工形成的桩体,沿地面或基坑底以下范围,施工形成所述桩体;沿自上而下方向,采用钻机在所述桩体上钻取钻孔,所述钻孔的深度大于所述桩体的深度;所述钻孔设有袖阀管,且进行所述袖阀管注浆施工,所述袖阀管的底部注浆形成注浆部,所述注浆部与所述袖阀管具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大于4m,多个所述注浆部、多个所述袖阀管与多个所述桩体组合形成止水帷幕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桩体为单排状布置,各个所述桩体两两呈搭接布置,搭接的范围为150mm-40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桩体为双排状布置;沿纵向方向,两排所述桩体呈并列布置,且两个所述桩体呈搭接布置,搭接范围为150mm-400mm;沿横向方向,各个所述桩体两两呈搭接布置,搭接范围为150mm-4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桩或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组合止水帷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桩体为三排状布置;沿纵向方向,三排所述桩体呈并列布置,且各个所述桩体两两呈搭接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元黄天河李红波付文光高升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