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252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包括用于存储第一浆液的第一存储腔和用于存储第二浆液的第二存储腔,所述第一存储腔连通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存储腔连通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一端均连接有推拉活塞组件,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另一端均可拆卸连通有混合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注浆装置,在操作中有效控制并缩短第一浆液与第二浆液的混合时间,能有效适用于聚氨酯和菌液反应液混合液的混料,实现在聚氨酯发泡凝固前充分混合,避免聚氨酯混合固化堵塞注浆装置的输出口,提高了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程建筑基础设施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岩土及土木工程中,特别是在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水问题,在工程建设中,对于渗漏问题常采用注浆的方式进行防治。传统注浆材料如环氧树脂、水玻璃等不同程度的存在易老化、易开裂、腐蚀性强、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微生物封堵防渗指利用菌落本身或代谢产物(如胞外多糖)、矿化沉积产物等作为封堵材料填充岩土体空隙和防水薄弱区域,从而达到降低土体渗透性的目的。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071710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位于土中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一种封堵修复方法,在需要封堵混凝土裂缝的部位的上游,灌注浓度为2%-20%的营养物质溶液,够激发土中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技术简单有效地对渗漏处进行补救。但该种封堵方法,由于微生物矿化起作用时间慢,导致封堵修复慢,且所关注的营养物质溶液或直接灌注的微生物液易被水流冲散,在操作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很难直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聚氨酯不仅是常用的渗漏快速封堵材料还是一种优秀的细胞固载材料,它遇水发泡膨胀产生的孔洞能为微生物提供代谢、矿化的场所。将微生物浆液和聚氨酯结合,可以彼此取长补短,实现对渗漏持久、有效的封堵。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未公开有采用聚氨酯和含有微生物的混合液混合用于封堵工程建筑渗漏的的技术方案,且更未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将聚氨酯和含有微生物的混合液的注浆装置。同时由于聚氨酯遇水在极短时间内就会固化,在实际应用中将聚氨酯和微生物浆液充分混匀的过程中就已呈半凝固状态,导致后续无法注浆。技术内容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包括用于存储第一浆液的第一存储腔和用于存储第二浆液的第二存储腔,所述第一存储腔连通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存储腔连通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一端均连接有推拉活塞组件,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另一端均可拆卸连通有混合嘴。作为优选,所述推拉活塞组件包括推拉杆、连接至推拉杆上且在推拉杆的驱动作用下运动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连接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活塞连接至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存储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存储腔内设置有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存储腔的下部,所述第一导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存储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二存储腔内设置有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二存储腔的下部,所述第二导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上部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设置于第一存储腔和第二存储腔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混合嘴内设置有螺旋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分别通过出液管与所述混合嘴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存储腔和第二存储腔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液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作为优选,所述出液管为毛细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在操作中有效控制并缩短第一浆液与第二浆液的混合时间,能有效适用于聚氨酯和菌液反应液混合液的混料,实现在聚氨酯发泡凝固前充分混合,避免聚氨酯混合固化堵塞注浆装置的输出口,提高了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施工效率。且针对注浆装置中由于内部气压受单向阀和储液罐中毛细力控制,能够得以稳定维持,不会发生漏液、倒灌等情况。保证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工作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第一存储腔;2、第二存储腔;3、第一容置腔;4、第二容置腔;5、混合嘴;6、推拉杆;7、第一活塞;8、第二活塞;9、第一导液管;10、第二导液管;11、螺旋通道;12、出液管;13、进气口;14、进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存储第一浆液的第一存储腔1和用于存储第二浆液的第二存储腔2,所述第一存储腔1连通有第一容置腔3,所述第二存储腔2连通有第二容置腔4,所述第一容置腔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置腔4的一端均连接有推拉活塞组件,所述第一容置腔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置腔4的另一端均可拆卸连通有混合嘴5。可拆卸连接的混合嘴5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随时更换。上述中,所述推拉活塞组件包括推拉杆6、连接至推拉杆6上且在推拉杆6的驱动作用下运动的第一活塞7和第二活塞8,所述第一活塞7连接至所述第一容置腔3内,所述第二活塞8连接至所述第二容置腔4内。具体的,在使用时,取菌液反应液混合液和聚氨酯分别注入注浆装置中的第一存储腔1和第二存储腔2中,将推拉杆6上拉且带动第一活塞7和第二活塞8做反向混合嘴5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第一存储腔1内的压力大于第一容置腔3内的压力且使所述菌液反应液混合液由第一存储腔1输送至第一容置腔3,同时使所述第二存储腔2内的压力大于第二容置腔4内的压力且使所述聚氨酯由第二存储腔输送至第二容置腔4;待第一容置腔3和第二容置腔4内均积累一定量浆液时,下推推拉杆6,使所述菌液反应液混合液和聚氨酯分别经由第一容置腔3和第二容置腔4输出至混合嘴5内,所述菌液反应液混合液和聚氨酯于混合嘴5内混合,在聚氨酯发泡凝固前注浆至渗漏裂缝中。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注浆装置的整合性,方便操作和携带,优选所述第一存储腔1与所述第一容置腔3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存储腔1内设置有第一导液管9,所述第一导液管9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存储腔1的下部,所述第一导液管9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3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存储腔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4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二存储腔2内设置有第二导液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第一浆液的第一存储腔和用于存储第二浆液的第二存储腔,所述第一存储腔连通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存储腔连通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一端均连接有推拉活塞组件,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另一端均可拆卸连通有混合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第一浆液的第一存储腔和用于存储第二浆液的第二存储腔,所述第一存储腔连通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存储腔连通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一端均连接有推拉活塞组件,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另一端均可拆卸连通有混合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活塞组件包括推拉杆、连接至推拉杆上且在推拉杆的驱动作用下运动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连接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活塞连接至所述第二容置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存储腔内设置有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存储腔的下部,所述第一导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存储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二存储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巍王威孙启程许林刘语姚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