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5746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中框以及盖板,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背离第二基板一侧的下偏光片以及位于第二基板背离第一基板一侧的上偏光片,中框形成有显示模组放置槽,盖板位于上偏光片背离第二基板一侧,显示模组设置于显示模组放置槽内,盖板位于显示模组背离放置槽的一侧且可覆盖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上偏光片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边缘形成有多个用于吸引静电电荷的第一引电尖端,第二基板的边缘形成有导电机构,导电机构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与第一基板上设置的接地引线电连接。该显示面板能够避免静电损坏内部线路,并且节约制作成本。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全面屏手机越来越普及,而手机屏幕的两侧边框宽度也越来越窄,而过窄的边框将导致静电放电ESD测试时静电很容易从边框缝隙进入到液晶显示面板中,而静电可能损坏液晶显示面板内部的线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上述显示面板能够避免静电损坏内部线路,并且节约制作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中框以及盖板,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下偏光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上偏光片,所述中框形成有显示模组放置槽,所述盖板位于所述上偏光片背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放置槽内,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放置槽的一侧且可覆盖所述上偏光片和所述下偏光片;其中,所述上偏光片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边缘形成有多个用于吸引静电电荷的第一引电尖端,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形成有导电机构,所述导电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的接地引线电连接。上述显示面板中,包括显示模组、中框以及盖板,显示模组位于中框上的显示模组放置槽内,盖板位于显示模组背离放置槽的一侧且可覆盖显示模组上的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其中,上偏光片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边缘形成有多个用于吸引静电电荷的第一引电尖端,第二基板的边缘形成有导电机构,导电机构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与第一基板上设置的接地引线电连接。上述显示面板,在进行静电放电ESD测试时,由于上偏光片具有一定阻抗,能够通过上偏光片上的多个第一引电尖端将从缝隙进来的静电电荷吸引到上偏光片上,然后静电电荷传到第二基板上,第二基板上的导电结构能够将静电电荷导走至第一基板上的接地引线处,利用接地引线将静电电荷导走,能够避免静电进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内部线路,进而避免静电损坏显示面板内部线路,并且,显示面板中不改变上偏光片切割尺寸,不增加物料面积,节约制作成本。可选地,所述下偏光片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边缘形成有多个用于吸引静电电荷的第二引电尖端。可选地,所述上偏光片的两个侧边的边缘均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引电尖端,以及所述下偏光片的两个侧边的边缘均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引电尖端。可选地,所述导电机构为导电银浆。可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上偏光片之间通过光学透明胶粘接。可选地,所述盖板的边缘与所述中框通过连接结构粘接。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点胶或者泡棉胶。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下偏光片的一侧设置有触控功能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显示模组;11-第一基板;12-第二基板;13-上偏光片;131-第一引电尖端;14-下偏光片;141-第二引电尖端;2-中框;3-盖板;4-光学透明胶;5-点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1、中框2以及盖板3,显示模组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位于第一基板11背离第二基板12一侧的下偏光片14以及位于第二基板12背离第一基板11一侧的上偏光片13,中框2形成有显示模组1放置槽,盖板3位于上偏光片13背离第二基板12一侧,显示模组1设置于显示模组1放置槽内,盖板3位于显示模组1背离放置槽的一侧且可覆盖上偏光片13和下偏光片14;其中,上偏光片13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边缘形成有多个用于吸引静电电荷的第一引电尖端131,第二基板12的边缘形成有导电机构,导电机构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且与第一基板11上设置的接地引线电连接。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包括显示模组1、中框2以及盖板3,显示模组1位于中框2上的显示模组1放置槽内,盖板3位于显示模组1背离放置槽的一侧且可覆盖显示模组1上的上偏光片13和下偏光片14,其中,上偏光片13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边缘形成有多个用于吸引静电电荷的第一引电尖端131,第二基板12的边缘形成有导电机构,导电机构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且与第一基板11上设置的接地引线电连接。上述显示面板,在进行静电放电ESD测试时,由于上偏光片13具有一定阻抗,能够通过上偏光片13上的多个第一引电尖端131将从缝隙进来的静电电荷e吸引到上偏光片13上,然后静电电荷传到第二基板12上,第二基板12上的导电结构能够将静电电荷导走至第一基板11上的接地引线处,利用接地引线将静电电荷导走,能够避免静电进入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的内部线路,进而避免静电损坏显示面板内部线路,并且,显示面板中不改变上偏光片切割尺寸,不增加物料面积,节约制作成本。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体地,如图3所示,下偏光片14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边缘形成有多个用于吸引静电电荷的第二引电尖端141,由于下偏光片14具有一定阻抗,第二引电尖端141能够将从缝隙进来的部分静电电荷e吸引到下偏光片上,然后静电电荷传到第一基板11上,由于导电结构位于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且与第一基板11上的接地引线电连接,因此,导电结构也位于第一基板11上,能够将第一基板11上的静电电荷导走至接地引线处,利用接地引线将静电电荷导走,能够避免静电进入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的内部线路,进而避免静电损坏显示面板内部线路,并且,显示面板中不改变下偏光片切割尺寸,不增加物料面积,节约制作成本。优选地,上偏光片13的两个侧边的边缘均形成有多个第一引电尖端131,以及下偏光片14的两个侧边的边缘均形成有多个第二引电尖端141,能够更好的将从两侧窄边框缝隙进入的静电引导至接地引线处,避免静电损坏显示面板的内部线路。具体地,导电机构可以为导电银浆,有着优良的导电性、硬度和附着力、抗氧化性能优异等特点。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盖板3与上偏光片13之间通过光学透明胶4粘接,使得盖板3与显示模组1连接,盖板3能够保护内部结构。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盖板3的边缘与中框2通过连接结构粘接,使得盖板3与中框2连接,连接结构能够阻止部分静电进入显示面板内部。具体地,连接结构可以为点胶5或者泡棉胶,在这里不做限制。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基板11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12可以为彩膜基板。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基板11背离下偏光片14的一侧设置有触控功能层,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具体地,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中框以及盖板,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下偏光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上偏光片,所述中框形成有显示模组放置槽,所述盖板位于所述上偏光片背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放置槽内,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放置槽的一侧且可覆盖所述上偏光片和所述下偏光片;其中,所述上偏光片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边缘形成有多个用于吸引静电电荷的第一引电尖端,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形成有导电机构,所述导电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的接地引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中框以及盖板,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下偏光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上偏光片,所述中框形成有显示模组放置槽,所述盖板位于所述上偏光片背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放置槽内,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放置槽的一侧且可覆盖所述上偏光片和所述下偏光片;其中,所述上偏光片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边缘形成有多个用于吸引静电电荷的第一引电尖端,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形成有导电机构,所述导电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的接地引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偏光片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边缘形成有多个用于吸引静电电荷的第二引电尖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赛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