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512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51
一种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涉及AMOLED手机屏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托盘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一侧的升降伺服模组,设于所述托盘组件前后侧的前定位气缸组件和后定位气缸组件,设于所述托盘组件左右两侧的左夹料气缸组件和右夹料气缸组件,设于所述托盘组件一角的侧面方向气缸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底部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升降伺服模组实现立体升降方式对物料托盘进行传送定位,采用夹持气缸对物料托盘进行精确定位的分隔,采用调节机构可根据物料托盘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以便于对各种托盘进行定位,采用侧面方向气缸组件能够检测托盘的正反,实现机械接触式检测。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full tray conve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AMOLED手机屏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AMOLED手机屏生产用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AMOLED也称“魔丽屏”,可翻译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目前AMOLED技术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其具有更宽的视角、更高的刷新率和更薄的尺寸。现有技术中,手机屏一般由人工上料,人工定位,人工传递物料等,从而完成整个手机屏的加工工序。由于人工定位精确度性差,且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影响了后期工序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物料托盘的定位与分隔,且定位精确度高,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的AMOLED手机屏生产用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AMOLED手机屏生产用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包括机架、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托盘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一侧的升降伺服模组,用于带动所述托盘组件上下升降运动;设于所述托盘组件前后侧的前定位气缸组件和后定位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前后定位;设于所述托盘组件左右两侧的左夹料气缸组件和右夹料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左右定位和上下分隔;设于所述托盘组件一角的侧面方向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检测正反方向。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底部的调节机构,用于对托盘组件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定位。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伺服模组包括模组支架、安装在所述模组支架上的伺服电机、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丝杆,所述模组支架内侧面上设有垂直设置的两条第一滑轨,两条所述第一滑轨分别设于第一丝杆的两侧,两条所述第一滑轨上滑设有两只滑座,两只所述滑座连接有托盘架,且所述托盘架与第一丝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定位气缸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滑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前定位气缸、与所述前定位气缸连接的前定位板;所述后定位气缸组件包括后定位气缸、与所述后定位气缸连接的后定位板。进一步地,所述左夹料气缸组件包括左夹料气缸和左分隔气缸,所述左夹料气缸连接有左夹板,所述左分隔气缸连接有左分隔板;所述右夹料气缸组件包括右夹料气缸和右分隔气缸,所述右夹料气缸连接有右夹板,所述右分隔气缸连接有右分隔板。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方向气缸组件包括侧面方向气缸,所述侧面方向气缸连接有侧面板。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手动调节轮组件、与所述手动调节轮组件连接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左端部通过左活动块和左连接板连接有左侧板,所述第二丝杆的右端部通过右活动块和右连接板连接有右侧板;所述手动调节轮组件包括调节轮、与所述调节轮连接的内部转轴,所述内部转轴通过联轴件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设置在第二丝杆端部的从动轮,所述内部转轴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连接有定位手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丝杆的前部设有前横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后部设有后横杆,所述前横杆的左右两端部通过前活动套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所述后横杆的左右两端部通过后活动套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后两端部均分别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组件包括上下叠摞设置的至少三十层托盘,且每层所述托盘呈长方形,每层所述托盘一侧短边的两角为圆弧角,另一侧相对短边的两角为斜边角,所述三十层托盘上下两角错开放置,每层所述托盘上设有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产品的凹槽。本技术采用升降伺服模组实现立体升降方式对物料托盘进行传送定位,采用夹持气缸对物料托盘进行精确定位的分隔,采用调节机构可根据物料托盘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以便于对各种托盘进行定位,采用侧面方向气缸组件能够检测托盘的正反,实现机械接触式检测。另外,该输送定位机构定位精确度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后期手机屏工序的正常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不带托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升降伺服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手动调节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3中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机架、2模组支架、3伺服电机、4第一丝杆、5第一滑轨、6滑座、7托盘架、8第二滑轨、9前定位气缸、10前定位板、11后定位气缸、12后定位板、13左夹料气缸、14左分隔气缸、15左夹板、16左分隔板、17右夹料气缸、18右分隔气缸、19右夹板、20右分隔板、21侧面方向气缸、22侧面板、23第二丝杆、24左活动块、25左连接板、26左侧板、27右活动块、28右连接板、29右侧板、30调节轮、31主动轮、32皮带、33从动轮、34定位块、35定位手柄、36前横杆、37后横杆、38前活动套、39后活动套、40竖杆、41托盘、4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一种AMOLED手机屏生产用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包括机架1、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托盘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一侧的升降伺服模组,用于带动所述托盘组件上下升降运动;设于所述托盘组件前后侧的前定位气缸组件和后定位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前后定位;设于所述托盘组件左右两侧的左夹料气缸组件和右夹料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左右定位和上下分隔;设于所述托盘组件一角的侧面方向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检测正反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输送定位机构能够对装有手机屏的托盘进行定位和分隔。本技术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底部的调节机构,用于对托盘组件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定位。升降伺服模组包括模组支架2、安装在所述模组支架2上的伺服电机3、与所述伺服电机3连接的第一丝杆4,这里的第一丝杆4为垂直设置,且第一丝杆4的上下两端部均由轴承座支撑连接,所述模组支架2内侧面上设有垂直设置的两条第一滑轨5,两条所述第一滑轨5分别设于第一丝杆4的两侧,两条第一滑轨5均固定安装在模组支架2内侧面上,两条所述第一滑轨5上滑设有两只滑座6,两只所述滑座6连接有托盘架7,且所述托盘架7与第一丝杆4连接;其中,托盘架7用于放置上述的托盘组件,当伺服电机3转动时,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丝杆4转动,从而带动托盘架7通过两只滑座6在两条第一滑轨5上下滑动,最终实现了托盘架7上下升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升降伺服模组采用立体升降方式对物料托盘进行传送定位,相较于传统流水线式的物料托盘的输送定位方式,该升降伺服模组可以一次放置一摞托盘(30层),大幅减少设备占用无尘室空间。前定位气缸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滑轨8、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8上的前定位气缸9、与所述前定位气缸9连接的前定位板10;所述后定位气缸组件包括后定位气缸11、与所述后定位气缸11连接的后定位板12;在本实施例中,前定位气缸9能够在第二滑轨8上前后水平滑动,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前定位板10进行前后移动,再后定位气缸11以及后定位板12共同配合,从而实现了对物料托盘的前后定位。左夹料气缸组件包括左夹料气缸13和左分隔气缸14,所述左夹料气缸13连接有左夹板15,所述左分隔气缸14连接有左分隔板16;其中,左夹板15设于左分隔板16的上方;所述右夹料气缸组件包括右夹料气缸17和右分隔气缸18,所述右夹料气缸17连接有右夹板19,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包括机架(1)、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一侧的升降伺服模组,用于带动所述托盘组件上下升降运动;设于所述托盘组件前后侧的前定位气缸组件和后定位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前后定位;设于所述托盘组件左右两侧的左夹料气缸组件和右夹料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左右定位和上下分隔;设于所述托盘组件一角的侧面方向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检测正反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包括机架(1)、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一侧的升降伺服模组,用于带动所述托盘组件上下升降运动;设于所述托盘组件前后侧的前定位气缸组件和后定位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前后定位;设于所述托盘组件左右两侧的左夹料气缸组件和右夹料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左右定位和上下分隔;设于所述托盘组件一角的侧面方向气缸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检测正反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底部的调节机构,用于对托盘组件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伺服模组包括模组支架(2)、安装在所述模组支架(2)上的伺服电机(3)、与所述伺服电机(3)连接的第一丝杆(4),所述模组支架(2)内侧面上设有垂直设置的两条第一滑轨(5),两条所述第一滑轨(5)分别设于第一丝杆(4)的两侧,两条所述第一滑轨(5)上滑设有两只滑座(6),两只所述滑座(6)连接有托盘架(7),且所述托盘架(7)与第一丝杆(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气缸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滑轨(8)、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8)上的前定位气缸(9)、与所述前定位气缸(9)连接的前定位板(10);所述后定位气缸组件包括后定位气缸(11)、与所述后定位气缸(11)连接的后定位板(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料气缸组件包括左夹料气缸(13)和左分隔气缸(14),所述左夹料气缸(13)连接有左夹板(15),所述左分隔气缸(14)连接有左分隔板(16);所述右夹料气缸组件包括右夹料气缸(17)和右分隔气缸(18),所述右夹料气缸(17)连接有右夹板(19),所述右分隔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松郭俭陆思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江苏弘琪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