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006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包括支架和依次设在支架上的第一传送区域、第二传送区域、第三传送区域和第四传送区域;第二传送区域的两侧均设置有振动护栏装置,第三传送区域上设置有循环阻挡装置;若干个易拉罐在第一传送区域汇集后经过传送带传送至第二传送区域,在第二传送区域的末端经过循环阻挡装置阻挡后,两个振动护栏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交替伸缩对第二传送区域内的易拉罐进行振动推挤,循环阻挡装置使易拉罐缓慢移动,预设长度的多个易拉罐在第三传送区域的传送带的作用下传送至第四传送区域。去除了产品原有无规律输送方式,降低了倒罐、缺罐的概率问题,产品集罐的整体输送至集罐完成、无需人工定点操作,解放了劳动力。

Conveying and collecting device for easy-to-pull c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
本技术涉及易拉罐输送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输送产品依靠输送带自身传动力,直接输送至集罐台末端进行汇集,现有的产品输送从烘房出口经过光检设备检测后,需经过提升机提升至3米高空平台进行操作,由人工处理倒罐、缺罐后,再进行手动控制分层后达到单层集罐完成效果,导致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无规律输送,倒罐、缺罐概率很高,人工劳动力得不到解放,需定点处理倒罐、缺罐问题,手动控制单层集满后分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包括支架和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传送区域、第二传送区域、第三传送区域和第四传送区域;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两侧均设置有振动护栏装置,所述第三传送区域上设置有循环阻挡装置;若干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一传送区域汇集后经过传送带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末端经过所述循环阻挡装置阻挡后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聚集,同时,两个所述振动护栏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交替伸缩对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内的易拉罐进行振动推挤,以使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内的易拉罐避免缺罐,当多个易拉罐当多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三传送区域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循环阻挡装置工作,预设长度的多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三传送区域的传送带的作用下传送至所述第四传送区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振动护栏装置包括驱动气缸、推杆和导向杆;所述驱动气缸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杆的中部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驱动气缸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支撑架并与其滑动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靠近所述推杆处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驱动气缸相电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循环阻挡装置包括循环链条、至少两个挡板和分层阻挡机构;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每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一组所述循环链条,所述循环链条通过所述支撑板上的传动齿轮相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挡板相间隔的设置所述循环链条上;所述分层阻挡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区域和第二传送区域的交汇处的上方;当多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时,所述挡板挡住易拉罐,同时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易拉罐增多时,所述挡板在所述循环链条和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易拉罐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当所述挡板移动至预设的距离时,所述分层阻挡机构向下移动阻挡易拉罐向前移动,此时所述第三传送区域的传送带将集结的易拉罐整体传送至所述第四传送区域,另一个挡板经过所述循环链条传动至所述第三传送区域和第二传送区域的交汇处,所述分层阻挡机构向上移动复位。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单个易拉罐形状相匹配的凹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分层阻挡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横板和多个插柱;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横板的中部相固定连接,多个插柱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横板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区域的护栏上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传送带的驱动部相电连接,当所述第一传送区域的易拉罐集结到预设的长度,易拉罐挤压所述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控制所述驱动部转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和第三传送区域的交汇处设置有光电检测装置,所述光电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集结的易拉罐是否缺罐,当所述光电检测装置检测集结的易拉罐缺罐时,进行报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传送区域的末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与从所述第三传送区域传送的易拉罐相配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传送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第三传送区域和第四传送区域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两侧均设置有振动护栏装置,所述第三传送区域上设置有循环阻挡装置;若干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一传送区域汇集后经过传送带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区域,首先将数量不定产品在第一传送区域进行小批量集罐,避免单个或只有少量罐进入集罐台时引发倒罐,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末端经过所述循环阻挡装置阻挡后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聚集,同时,两个所述振动护栏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交替伸缩对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内的易拉罐进行振动推挤,使易拉罐自行达到调整位置补充空缺位置效果,以使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内的易拉罐避免缺罐,当多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三传送区域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循环阻挡装置工作,预设长度的多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三传送区域的传送带的作用下传送至所述第四传送区域。去除了产品原有无规律输送方式,大大降低了倒罐、缺罐的概率问题,产品集罐的整体输送至集罐完成、检测工序以及单层集满分层均是由设备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定点操作,解放了劳动力,只需设备报警时前往处理即可,另外,该输送方式整体是在地面进行,无需提升至3米高空,对空间进行了优化,安全、方便。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架;2-第一传送区域;3-第二传送区域;4-第三传送区域;5-第四传送区域;6-振动护栏装置;61-驱动气缸;62-推杆;63-导向杆;64-支撑架;7-循环阻挡装置;71-循环链条;72-挡板;721-凹槽;73-分层阻挡机构;731-升降气缸;732-横板;733-插柱;8-光电检测装置;9-易拉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传送区域、第二传送区域、第三传送区域和第四传送区域;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两侧均设置有振动护栏装置,所述第三传送区域上设置有循环阻挡装置;若干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一传送区域汇集后经过传送带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末端经过所述循环阻挡装置阻挡后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聚集,同时,两个所述振动护栏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交替伸缩对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内的易拉罐进行振动推挤,以使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内的易拉罐避免缺罐,当多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三传送区域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循环阻挡装置工作,预设长度的多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三传送区域的传送带的作用下传送至所述第四传送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传送区域、第二传送区域、第三传送区域和第四传送区域;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两侧均设置有振动护栏装置,所述第三传送区域上设置有循环阻挡装置;若干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一传送区域汇集后经过传送带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的末端经过所述循环阻挡装置阻挡后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聚集,同时,两个所述振动护栏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交替伸缩对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内的易拉罐进行振动推挤,以使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内的易拉罐避免缺罐,当多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三传送区域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循环阻挡装置工作,预设长度的多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三传送区域的传送带的作用下传送至所述第四传送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护栏装置包括驱动气缸、推杆和导向杆;所述驱动气缸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杆的中部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驱动气缸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支撑架并与其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推杆处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驱动气缸相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拉罐输送集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阻挡装置包括循环链条、至少两个挡板和分层阻挡机构;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每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一组所述循环链条,所述循环链条通过所述支撑板上的传动齿轮相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挡板相间隔的设置所述循环链条上;所述分层阻挡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区域和第二传送区域的交汇处的上方;当多个易拉罐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时,所述挡板挡住易拉罐,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华刘霖马亦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贝尔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