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49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涉及电池领域。包括固定底座、镜头支架,镜头支架设置在固定底座的前方上端,且活动连接在固定底座的前方上端,并且镜头支架采用铝合金材质,镜头支架呈倒“C”状,衔接板设置在镜头支架的底部三分之一处,且固定焊接在镜头支架的底部三分之一处,并且衔接板采用钢板支撑,调节旋钮设置在衔接板的顶端中部,且旋转连接在衔接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镜头固定夹通过旋转轴进行与镜头支架进行连接,且镜头固定夹内部包裹有软垫,使得检测镜头能够进行固定,并且镜头固定夹内侧的软垫能够保护在固定镜头时,不会将镜头受损。

A Battery Conveyor Belt Fixed Frame for Fixed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
本技术涉及电池输送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
技术介绍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目前市场中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在进行运行时不能够有效方便的将检测镜头进行固定,从而降低了检测效率,使得现有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得不到广泛的使用及认可。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解决了目前市场中大部分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不能有效便捷地将镜头进行固定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包括固定底座和镜头支架,所述镜头支架设置在固定底座的前方上端,且活动连接在固定底座的前方上端,并且所述镜头支架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镜头支架呈倒“C”状,所述衔接板设置在镜头支架的底部三分之一处,且固定焊接在镜头支架的底部三分之一处,并且所述衔接板采用钢板支撑,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衔接板的顶端中部,且旋转连接在衔接板的顶端中部,并且所述调节旋钮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调节齿轮设置在调节旋钮的底端,且固定焊接在调节旋钮的底端,并且所述调节齿轮为碳素钢材质,所述连接杆设置在衔接板的右侧中部,且固定镶嵌在衔接板的右侧中部,并且连接杆为实心钢管,所述镜头支架的顶端右侧旋转连接有镜头固定夹,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旋转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位调节轴,且方位调节轴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方位调节轴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左侧旋转连接有辅助固定头,所述衔接板的底端中部内嵌有轨道固定栓,所述轨道固定栓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移动杆,且移动杆采用钢筋材质。优选的,所述镜头固定夹通过旋转轴进行与镜头支架通过轴承进行连接,且镜头固定夹内部包裹有软垫。优选的,所述延长杆采用实心钢管,且延长杆通过旋转轴承实现三百六十度的旋转。优选的,所述转接头呈倒“L”状,且转接头与方位调节轴进行连接,并且转接头可旋转九十度。优选的,所述辅助固定头采用钢板焊接成,且辅助固定头的左侧为光滑面。优选的,所述固定栓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桩通过两个移动杆进行对称连接。优选的,所述轨道固定栓采用铁板制成,且轨道固定栓与衔接板紧密的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通过设置有镜头固定夹3通过旋转轴进行与镜头支架2进行通过轴承进行连接,且镜头固定夹3内部包裹有软垫,使得检测镜头能够进行固定,并且镜头固定夹3内侧的软垫能够保护在固定镜头时,不会将镜头受损。2、该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通过设置有延长杆7采用实心钢管,且延长杆7通过旋转轴承实现三百六十度的旋转,使得在进行移动镜头支架2时,能够更加的轻松,并且在固定时能够将镜头支架2固定的更加牢固。3、该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通过设置有转接头9呈倒“L”状,且转接头9与方位调节轴8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转接头9可旋转九十度,“L”形能够在进行旋转时能够快捷的将辅助固定头10进行连接固定。4、该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通过设置有辅助固定头10采用钢板焊接成,且辅助固定头10的左侧为光滑面,使得在进行固定镜头支架2时能够更加的稳定,内侧的光滑面,能够在辅助固定头10进行移动时能够更加的快速。5、该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通过设置有固定栓12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栓12通过两个移动杆14进行对称连接,使得镜头支架2固定的更加稳定,两个进行拼接的固定栓12能够在进行固定时能够更加的便捷快速。6、该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通过设置有轨道固定栓13采用铁板制成,且轨道固定栓13与衔接板5紧密的连接,使得固定栓12在进行运动时,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避免在调整固定栓12时出现掉落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栓结构剖视图。图中:1、固定底座,2、镜头支架,3、镜头固定夹,4、调节旋钮,5、衔接板,6、连接杆,7、延长杆,8、方位调节轴,9、转接头,10、辅助固定头,11、调节齿轮,12、固定栓,13、轨道固定栓,14、移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如图1-3所示,包括固定底座1、镜头支架2、镜头固定夹3、调节旋钮4、衔接板5、连接杆6、延长杆7、方位调节轴8、转接头9、辅助固定头10、调节齿轮11、固定栓12、轨道固定栓13和移动杆14,镜头支架2设置在固定底座1的前方上端,且活动连接在固定底座1的前方上端,并且镜头支架2采用铝合金材质,镜头支架2呈倒“C”状,衔接板5设置在镜头支架2的底部三分之一处,且固定焊接在镜头支架2的底部三分之一处,并且衔接板5采用钢板支撑,调节旋钮4设置在衔接板5的顶端中部,且旋转连接在衔接板5的顶端中部,并且调节旋钮4采用不锈钢材质,调节齿轮11设置在调节旋钮4的底端,且固定焊接在调节旋钮4的底端,并且调节齿轮11为碳素钢材质,连接杆6设置在衔接板5的右侧中部,且固定镶嵌在衔接板5的右侧中部,并且连接杆6为实心钢管,镜头支架2的顶端右侧旋转连接有镜头固定夹3,设置有镜头固定夹3通过旋转轴进行与镜头支架2进行连接,且镜头固定夹3内部包裹有软垫,使得检测镜头能够进行固定,并且镜头固定夹3内侧的软垫能够保护在固定镜头时,不会将镜头受损;连接杆6的底部旋转连接有延长杆7,设置有延长杆7采用实心钢管,且延长杆7通过旋转轴承实现三百六十度的旋转,使得在进行移动镜头支架2时,能够更加的轻松,并且在固定时能够将镜头支架2固定的更加牢固;延长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位调节轴8,且方位调节轴8采用不锈钢材质,方位调节轴8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转接头9,设置有转接头9呈倒“L”状,且转接头9与方位调节轴8进行连接,并且转接头9可旋转九十度,“L”形能够在进行旋转时能够快捷的将辅助固定头10进行连接固定;转接头9的左侧旋转连接有辅助固定头10,设置有辅助固定头10采用钢板焊接成,且辅助固定头10的左侧为光滑面,使得在进行固定镜头支架2时能够更加的稳定,内侧的光滑面,能够在辅助固定头10进行移动时能够更加的快速;衔接板5的底端中部内嵌有轨道固定栓13,设置有轨道固定栓13采用铁板制成,且轨道固定栓13与衔接板5紧密的连接,使得固定栓12在进行运动时,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避免在调整固定栓12时出现掉落的现象;轨道固定栓13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栓12,设置有固定栓12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桩12通过两个移动杆14进行对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包括固定底座(1)和镜头支架(2),所述镜头支架(2)活动连接在固定底座(1)的前方上端,所述镜头支架(2)呈倒“C”状,所述镜头支架(2)的底部三分之一处固定焊接有衔接板(5),衔接板(5)的顶端中部旋转连接有调节旋钮(4),所述调节旋钮(4)的底端固定焊接有调节齿轮(11),所述衔接板(5)的右侧中部固定镶嵌有连接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支架(2)的顶端右侧旋转连接有镜头固定夹(3),所述连接杆(6)的底部旋转连接有延长杆(7),所述延长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位调节轴(8),所述方位调节轴(8)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转接头(9),所述转接头(9)的左侧旋转连接有辅助固定头(10),所述衔接板(5)的底端中部内嵌有轨道固定栓(13),所述轨道固定栓(13)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栓(12),所述固定栓(12)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移动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包括固定底座(1)和镜头支架(2),所述镜头支架(2)活动连接在固定底座(1)的前方上端,所述镜头支架(2)呈倒“C”状,所述镜头支架(2)的底部三分之一处固定焊接有衔接板(5),衔接板(5)的顶端中部旋转连接有调节旋钮(4),所述调节旋钮(4)的底端固定焊接有调节齿轮(11),所述衔接板(5)的右侧中部固定镶嵌有连接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支架(2)的顶端右侧旋转连接有镜头固定夹(3),所述连接杆(6)的底部旋转连接有延长杆(7),所述延长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位调节轴(8),所述方位调节轴(8)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转接头(9),所述转接头(9)的左侧旋转连接有辅助固定头(10),所述衔接板(5)的底端中部内嵌有轨道固定栓(13),所述轨道固定栓(13)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栓(12),所述固定栓(12)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移动杆(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镜头的电池输送带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衍瀚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