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473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包括吸收器、进口装置、出口装置、氧化罐、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和排出泵,所述吸收器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口装置和出口装置,所述进口装置和所述出口装置相互独立且均与所述吸收器相连通;所述吸收器的下方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进口装置相连接并进行循环,所述吸收器的下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出口装置和所述氧化罐相连通,且所述吸收器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出口装置进行循环;所述吸收器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和管线与所述氧化罐形成回路连通并进行循环;所述氧化罐的下半段连接有排出泵。该装置流程简单高效,投资成本低,运转率高,二氧化硫吸收率≥99%。

A Device for Preparing Sulphate from High Concentration Sulphur Diox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碱性的氨水作为吸收剂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工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产物硫酸铵为最常见。目前,国内运行的该类吸收装置,塔式居多,并配合各种附属设施,系统庞大,运行难度大。一般吸收效率最高为97%,吸收的气体中二氧化硫浓度为8000mg/m3,原始浓度再高,就没法再进行吸收,就需要建设多吸收塔进行串联完成,造价较高。但是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钢铁、焦化、电站锅炉等行业的废气处理更多的选择活性焦法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或者离子液法脱硫工艺,该类工艺产生出的再生气体为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一般二氧化硫气体含量约3~90%,二氧化硫气体浓度为100000mg/m3~2600000mg/m3;另外在化工生产工段经常产生高浓度含氨气体,氨含量约5%~60%。这些高浓度气体,采用常规的吸收装置无法实现吸收达标。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01721599431.X)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吸收塔,其包括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该氨法脱硫吸收塔在运行中是分段控制的,沿自下向上的方向,该氨法脱硫吸收塔包括预洗段(3)、吸收段(4)和细微颗粒物控制段(5),烟气入口设置在预洗段,烟气出口设置在细微颗粒物控制段上方,在预洗段与吸收段之间设置允许气体通过的集液器(6),所述预洗段具有预洗循环液入口(17)和预洗循环液出口(12),所述吸收段具有吸收循环液入口和吸收循环液出口(18),所述细微颗粒物控制段具有洗涤循环液入口(22)和洗涤循环液出口(21)并且细微颗粒物控制段设有除雾器(7)。该塔是处理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塔本体很高,层数很多,内部复杂,并且从提供的实例中可以看出,该塔可以处理的二氧化硫浓度为3500mg/m3。因此,根据行业内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能处理高浓度二氧化硫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收效率高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包括吸收器、进口装置、出口装置、氧化罐、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和排出泵,所述吸收器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口装置和出口装置,所述进口装置和所述出口装置相互独立且均与所述吸收器相连通;所述吸收器的下方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进口装置相连接并进行循环,所述吸收器的下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出口装置和所述氧化罐相连通,且所述吸收器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出口装置进行循环;所述吸收器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和管线与所述氧化罐形成回路连通并进行循环;所述氧化罐的下半段连接有排出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高浓度的含硫气体依次通过进口装置、吸收器、出口装置和/或氧化罐,利用氨水作吸收剂,处理含高浓度二氧化硫的气体,并用空气氧化制备硫酸铵溶液;通过第一循环泵多次循环,将大量氨水和硫铵溶液与含硫气体充分混合,实现多次循环吸收;同时氨水和硫铵溶液通过第二循环泵进入出口装置且在出口装置和吸收器内多次循环,当在多次与含硫气体进行循环混合吸收后,使含硫气体的浓度降至合适范围后再通过第二循环泵将其送入氧化罐进行氧化反应,制备成硫酸盐;第一循环泵的入口在吸收器内,出口在进口装置中;第二循环泵的入口在吸收器内,出口可以是出口装置,也可以是氧化罐;该装置集吸收、氧化、浓缩为一体,设备简单精巧、吸收效率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口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文丘里装置和传质填料,并连接有高浓度含硫气体的进气管线和空气管线;所述进气管线设置所述空气管线的上方。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口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除雾装置和除沫装置,并连接有净化后的出气管线。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氧化罐的底部还连接有氧化空气管线,所述氧化罐的内部设有高效传质分布器;所述排出泵与硫铵溶液管线相连接。在氧化罐中与氧化空气管线输送的氧化空气通过高效传质分布器的作用,充分氧化亚硫酸钠溶液形成硫铵溶液,氧化效率高达99%,最后再通过排出泵和硫铵溶液管线排出装置。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收器的底部连接有氨水管线,用于通入氨水。在吸收器中通过氨水和含硫气体充分混合,再通过第一循环泵多次循环吸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入口在所述吸收器的一侧,出口在所述进口装置,所述第一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吸收器的下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口装置相连接且位于所述进气管线和空气管线的下方,并与所述文丘里装置相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气液混合体在第一循环泵的带动下在进口装置和吸收器能更好的多次循环吸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入口在所述吸收器另一侧,出口在所述出口装置和所述氧化罐,所述第二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吸收器的下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口装置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出气管线的下方;同时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氧化罐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氧化罐的上半段通过所述管线与所述吸收器的底部相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硫铵溶液和含硫气体在第二循环泵的带动下在吸收器、出口装置和氧化罐之间能更好的进行多次循环吸收、反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出泵与所述氧化罐相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氧化空气管线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高浓度的含硫气体依次通过进口装置、吸收器、出口装置和/或氧化罐,并通过第一循环泵多次循环,将大量氨水和硫铵溶液与含硫气体充分混合,实现多次循环吸收;同时氨水和硫铵溶液通过第二循环泵进入出口装置且在出口装置和吸收器内多次循环,当在多次与含硫气体进行循环混合吸收后,使含硫气体的浓度降至合适范围后再通过第二循环泵将其送入氧化罐进行氧化反应,制备成硫酸盐;第一循环泵的入口在吸收器内,出口在进口装置中;第二循环泵的入口在吸收器内,出口可以是出口装置,也可以是氧化罐;该装置流程简单高效,投资成本低,运转率高,二氧化硫吸收率≥99%。本装置可以处理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硫的气体,并制备成硫酸盐,常见的制备成硫铵;处理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硫浓度可以高达2600000mg/m3,处理后的气体中,二氧化硫含量为50mg/m3以内,吸收效率极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是本技术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结构图;其中:1-吸收器,2-进口装置,3-出口装置,4-氧化罐,5-第一循环泵,6-第二循环泵,7-排出泵,101-进气管线,102-空气管线,103-氨水管线,104-出气管线,105-氧化空气管线,107-硫铵溶液管线,108-管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1:该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包括吸收器1、进口装置2、出口装置3、氧化罐4、第一循环泵5、第二循环泵6和排出泵7,所述吸收器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口装置2和出口装置3,所述进口装置2和所述出口装置3相互独立且均与所述吸收器1相连通;所述吸收器1的下方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器、进口装置、出口装置、氧化罐、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和排出泵,所述吸收器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口装置和出口装置,所述进口装置和所述出口装置相互独立且均与所述吸收器相连通;所述吸收器的下方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进口装置相连接并进行循环,所述吸收器的下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出口装置和所述氧化罐相连通,且所述吸收器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出口装置进行循环;所述吸收器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和管线与所述氧化罐形成回路连通并进行循环;所述氧化罐的下半段连接有排出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器、进口装置、出口装置、氧化罐、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和排出泵,所述吸收器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口装置和出口装置,所述进口装置和所述出口装置相互独立且均与所述吸收器相连通;所述吸收器的下方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进口装置相连接并进行循环,所述吸收器的下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出口装置和所述氧化罐相连通,且所述吸收器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出口装置进行循环;所述吸收器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和管线与所述氧化罐形成回路连通并进行循环;所述氧化罐的下半段连接有排出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文丘里装置和传质填料,并连接有高浓度含硫气体的进气管线和空气管线;所述进气管线设置所述空气管线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除雾装置和除沫装置,并连接有净化后的出气管线。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备硫酸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任远徐延忠徐海涛刘大华李明波李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硫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杰科丰环保技术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