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氨水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243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废氨水的净化装置,包括氨水调质系统、蒸馏系统和吹脱系统,氨水调质系统与蒸馏系统之间通过氨水加注泵连接,蒸馏系统与吹脱系统之间通过稀氨泵连接。在氨水调质系统中利用NaOH溶液调节含氨废水pH值至11.5~12.5,再依次经过蒸馏系统、吹脱系统的处理,制备出质量浓度10%~25%的浓氨水,可作为脱硝、氨站的补充氨源,以及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氨水的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氨水的净化装置,涉及化工领域或治理含氨废水的环保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氨废水的氨-水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化工领域含氨废水普遍,如各类煤气化系统、干法息焦的炼焦工艺都会副产大量含氨废水,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集中于三类:A类,打包排放至有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企业处理;B类,蒸汽吹脱焚烧,残余废水部分作为中和剂送至配煤或其它工段,富裕废水送至污水处理单元采用生物或化学脱氮;C类,增上含氨废水精馏塔,制备质量浓度10%~25%的氨水以及排放浓度在200ppm以下的含氨废水,含氨废水直排或经生化处理后排放。其中C类路线是企业最为看好的技术,但当前的技术有着一组共性:通过塔法处理得到的氨水浓度较低,且运行能耗较高,蒸汽消耗量很大,用于废水调质的酸碱消耗量大,经过处理后废水不能达标。行业内已申报的典型专利技术有:
[0003]专利CN201910316709.5提供了一种含氨废水处理方法,利用蒸汽做气提气,有精馏和提馏段,所得浓氨水的纯度高,缺点是污水排放量大,能耗高。
[0004]专利CN201720984613.2提供了一种含氨废水综合治理系统,利用电石渣作为PH调节剂,换热器、滤网等易堵塞,连续性差,满足达标排放的系统一次投资、运行费用都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含氨废水综合治理系统运行费用能耗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废氨水的净化装置,对于含氨废水中的游离氨及铵根离子去除效果好,能耗低;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含氨废水处理并回收氨水的工艺。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废氨水的净化装置,包括:氨水调质系统、蒸馏系统和吹脱系统,氨水调质系统与蒸馏系统之间通过氨水加注泵连接,蒸馏系统与吹脱系统之间通过稀氨泵连接。
[0008]所述的氨水调质系统包括氨水调质罐、氨水加注泵、用于存储中和剂的NaOH储罐、NaOH加注泵和高位料槽,所述氨水调质罐用于缓冲并调质外界来的含氨废水;NaOH储罐经NaOH加注泵与高位料槽相连,高位料槽下部与氨水调质罐相连;氨水调质罐内的含氨废水经氨水加注泵进入蒸馏系统;有利地,氨水调质器内含氨废水的PH值控制在11.5~12.5;
[0009]所述的蒸馏系统用于含氨废水一次分离的蒸馏塔,包括蒸馏塔、再沸器、塔顶冷却器、深冷器、浓氨罐和;塔顶冷却器的冷却介质为来自氨水加注泵,被加热后的含氨废水从蒸馏塔的塔顶进入蒸馏塔,蒸馏塔底部有再沸器,蒸馏塔的塔顶馏出物依次经过塔顶冷却器、深冷器、后进入浓氨罐;
[0010]有利地,浓氨罐中氨水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0%~25%。
[0011]有利地,浓氨罐用稀硫控制PH值不高于11.5。
[0012]所述的蒸馏塔的塔釜重组分中氨质量分数达到0.1%~0.5%后通过稀氨泵送至吹脱塔的塔顶。
[0013]有利地,蒸馏塔只有提馏段,塔顶采用全冷凝法。
[0014]有利地,蒸馏塔的塔底温度控制在105~120℃,蒸馏塔的塔顶温度控制在95~103℃,浓氨罐的温度控制在不高于35℃。
[0015]所述的吹脱系统包含吹脱塔、循环泵、吸氨器、吸氨泵、吸氨冷却器、循环风机和加热器;所述的吹脱系统主要包括用于含氨废水深度分离的吹脱塔,所述的吹脱塔采用经蒸汽加热后的惰性气体,所述的吹脱塔的气提气体从吹脱塔的塔顶进入吸氨器,吸氨器内有填料,吸氨器配有可强制循环的吸氨泵及吸氨冷却器,出吸氨器的惰性气体经循环风机返回至吹脱塔。
[0016]进一步的,吹脱塔塔顶气相出口与吸氨器的气相进口相连,吸氨器的气相出口与循环风机的进口相连,循环风机的出口与加热器相连,加热器与吹脱塔塔釜气相进口相连。
[0017]吸氨器底部与吸氨泵的进口相连,吸氨泵的出口经吸氨冷却器与吸氨器的液相进口相连。
[0018]有利地,吹脱塔的塔釜温度控制在65~105℃,吹脱塔的塔釜温度控制在50~65℃,吸氨器的温度控制在不高于35℃;
[0019]有利地,所述的用于吸氨器的吸收液来自蒸馏塔的塔釜液。
[0020]有利地,所述的吹脱塔塔顶进料来自于循环泵和稀氨泵。
[0021]有利地,所述的吸氨器的吸收液用硫酸控制PH值不高于11.5。
[0022]有利地,所述的吸氨器的吸收液定期排至蒸馏塔。
[0023]有利地,所述的吹脱塔塔釜净化水定期排至污水处理系统作为中和酸性废水的中和剂。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废氨水的净化装置,采用上述所述的含氨废水处理并回收氨水的装置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1,NaOH储罐内的NaOH溶液经NaOH加注泵注入高位料槽,再经过液位控制、PH控制、流量控制等手段将高位料槽内的NaOH溶液转移至氨水调质器,优选的通过液位控制手段转移。
[0026]步骤2,氨水加注泵将氨水调质器内的含氨废水送至塔顶冷却器,被加热至近乎泡点温度后从蒸馏塔的塔顶进入蒸馏塔;蒸馏塔的塔顶馏出物全冷凝,冷能液顺流进入浓氨水罐。
[0027]步骤3,蒸馏塔的塔釜残余液经稀氨泵加注到吹脱塔的塔顶,在循环风机作用下,持续将稀氨水中的氨转移至吸氨器内。
[0028]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9]一、本技术处理废氨水时,先采用蒸馏系统蒸馏再采用吹脱系统吹脱,处理氨质量浓度1%~3%的含氨废水,理论计算吨氨(折纯)蒸汽消耗量6.5~8t,行业内对比数据有:直接精馏法吨氨(折纯)蒸汽消耗量12~20t;先吸吹脱再精馏吨氨(折纯)蒸汽消耗量10~15t。
[0030]二、本技术的吹脱系统采用惰性气体的循环吹脱法,无废气产生,碱性净化水可作为酸性介质的中和剂,降低环保运行成本,提浓后的浓氨水可作为脱硝、氨站的补充氨
源,资源化再利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3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氨水调质罐,11.氨水加注泵,12.NaOH储罐,13.NaOH加注泵,14.高位料槽,2.蒸馏塔,21.再沸器,22.塔顶冷却器,23.深冷器,24.浓氨罐,25.稀氨泵,3.吹脱塔,31.循环泵,32.吸氨器,33.吸氨泵,34.吸氨冷却器,35.循环风机,36.加热器;81.净化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所示,一种废氨水的净化装置,包括氨水调质系统、蒸馏系统和吹脱系统,氨水调质系统与蒸馏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氨水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调质系统、蒸馏系统和吹脱系统,氨水调质系统与蒸馏系统之间通过氨水加注泵连接,蒸馏系统与吹脱系统之间通过稀氨泵连接;所述的氨水调质系统包括氨水调质罐、氨水加注泵、NaOH储罐、NaOH加注泵和高位料槽,所述氨水调质罐用于缓冲并调质外界来的含氨废水;NaOH储罐经NaOH加注泵与高位料槽相连,高位料槽下部与氨水调质罐相连;氨水调质罐内的含氨废水经氨水加注泵进入蒸馏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氨水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馏系统包括蒸馏塔、再沸器、塔顶冷却器、深冷器、浓氨罐;被加热后的含氨废水经塔顶冷却器从蒸馏塔的塔顶进入蒸馏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山王康徐延忠刘大华陈任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硫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