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除垢的板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76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线除垢的板壳式换热器,其包括芯体、壳体、超声波除垢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芯体外侧,且能够与所述芯体沿径向方向间隔开。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并能够延伸进入所述芯体。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至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并能够控制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工作,以对所述板壳式换热器进行除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板壳式换热器,能够实时地对板壳式换热器进行除垢,延长板壳式换热器的使用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使得板壳式换热器更能适应间歇性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清洗。

A Shell and Plate Heat Exchanger for On-line Scale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除垢的板壳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在线除垢的板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油气、化工、食品、制冷等各工业领域中,各工艺流程中的工作介质均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热交换。板壳式换热器在一些热交换工位上的应用逐渐彰显了其作为新型高效换热器的巨大优点。然而,由于板壳式换热器长期运行,工艺介质本身性质的差异导致换热器结垢已成必然。污垢造成换热效率降低和产品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设备的安全。根据各工艺定期保养计划,换热器内部结垢后通常需要经常进行清理。然而,不必要的清洁以及不恰当的清洗方法将进一步增加整个系统的停机时间以及导致水和化学用品的浪费,从而增加了成本,而且也有可能导致环境和生态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线除垢的板壳式换热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线除垢的板壳式换热器,其包括:芯体;壳体,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芯体外侧,且能够与所述芯体沿径向方向间隔开;超声波除垢装置,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并能够延伸进入在所述芯体;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至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并能够控制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工作,以对所述板壳式换热器进行除垢。根据本技术的板壳式换热器,能够实时地对板壳式换热器进行除垢,延长板壳式换热器的使用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使得板壳式换热器更能适应间歇性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清洗。可选地,所述板壳式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第一流体入口管道和第一流体出口管道,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管道分别与所述芯体连通。可选地,所述板壳式换热器还包括: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管道,以采集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管道的静压差信号;以及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电连接至所述压差传感器和所述控制装置,以接收所述压差传感器采集的所述静压差信号,且将所述静压差信号转换成结垢参数,并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结垢参数大于所述阈值时,所述数据采集处理装置能够对所述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启动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可选地,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包括超声波换能器、连接至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超声波变幅杆和连接至所述超声波变幅杆的工具头,所述超声波变幅杆和所述工具头设置在所述芯体中。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端板、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端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且沿周向方向延伸的侧板,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管道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端板。可选地,所述芯体包括多个单片板,所述单片板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邻的所述单片板各自的第一通孔连通,相邻的所述单片板各自的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管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管道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可选地,所述单片板构造为圆形板状结构。可选地,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外侧且连通所述壳体的第二流体入口管道和第二流体出口管道。可选地,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端板的安装法兰,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和所述超声波变幅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法兰的两侧。可选地,所述压差传感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管道,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管道,以于测量所述静压差信号。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板壳式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单片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为图2中的超声波除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板壳式换热器110、芯体111、单片板114、第一通孔115、第二通孔120、第一流体入口管道130、第一流体出口管道140、超声波除垢装置141、超声波换能器142、超声波变幅杆143、工具头144、安装法兰145、法兰螺纹孔150、压差传感器151、第一连接部152、第二连接部160、数据采集处理装置170、控制装置121、第一接管法兰131、第二接管法兰180、壳体181、第一端板182、第二端板183、侧板184、第一端板通孔185、第一螺纹孔186、第二端板通孔191、第二流体入口管道192、第二流体出口管道193、第三接管法兰194、第四接管法兰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壳式换热器100,该板壳式换热器100能够进行在线(即,实时)除垢。板壳式换热器100主要可以包括芯体110、壳体180、超声波除垢装置140和控制装置170。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板壳式换热器100。如图1和图2所示,芯体110可以大致构造为圆柱形结构。壳体180可以套设在芯体110的外侧,且能够与芯体沿径向方向间隔开。也就是芯体110的外圆周表面与壳体180的内圆周表面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芯体110中可以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未示出)和与第一流体通道(未示出)不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可以与壳体180连通。第一流体通道用于容纳第一流体,在壳体180和芯体110之间的间隙以及芯体110的第二流体通道之中可以用于容纳第二流体。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温度不同,使得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之间能够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换热的目的。壳体18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端(图1和图2中的右端)的第一端板181、位于第二端(图1和图2中的左端)的第二端板182以及位于第一端板181和第二端板182之间且且沿周向方向延伸的侧板183。第一端板181和第二端板182可以平行地设置且构造为圆形板状结构。侧板183可以构造为环形柱状结构,使得其两端能够分别连接至第一端板181和第二端板182。图2和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芯体110可以包括多个单片板111。单片板111可以构造为圆形的波纹板状结构。多个单片板111可以并排连接在一起,以在多个单片板111之间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和与第一流体通道不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并且第二流体通道连通至壳体180。例如,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可以间隔设置,以能够更好地换热,提高换热效率。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除垢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壳体,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芯体外侧,且能够与所述芯体沿径向方向间隔开;超声波除垢装置,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并能够延伸进入所述芯体;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至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并能够控制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工作,以对所述板壳式换热器进行除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除垢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壳体,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芯体外侧,且能够与所述芯体沿径向方向间隔开;超声波除垢装置,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并能够延伸进入所述芯体;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至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并能够控制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工作,以对所述板壳式换热器进行除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壳式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第一流体入口管道和第一流体出口管道,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管道分别与所述芯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壳式换热器还包括: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管道,以采集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管道的静压差信号;以及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电连接至所述压差传感器和所述控制装置,以接收所述压差传感器采集的所述静压差信号,且将所述静压差信号转换成结垢参数,并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结垢参数大于所述阈值时,所述数据采集处理装置能够对所述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启动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除垢装置包括超声波换能器、连接至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超声波变幅杆和连接至所述超声波变幅杆的工具头,所述超声波变幅杆和所述工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晶张世程迟浩淼郑伟业栾辉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