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支撑钢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34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支撑钢梁结构,包括多道主梁、多道次梁,所述次梁设置在相邻两根主梁之间,所述次梁顶部两端设置有用于抵靠在主梁上端的悬挂件,相邻所述次梁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次梁铰接。通过上述设置,在次梁顶部两端设置悬挂件可以使次梁在安装过程中,利用主梁作一个临时支撑,然后再由工人进行焊接或拴接操作使次梁与主梁固定,提高了起重机的利用率;因为两根主梁之间一般会固定多根次梁,通过在相邻次梁之间设置连杆,可以使起重机一次吊装多根次梁,将多根次梁放置在主梁上之后再铺开,完成一次吊装使多根次梁就位,极大地提高了吊装效率,并且也提高了单根次梁的支撑能力。

A Building Supported Steel Beam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支撑钢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支撑钢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建筑的楼面支撑钢梁在安装时,通常是采用起重机进行吊装。在主梁和支撑柱安装好后,次梁的安装过程是,将楼面次梁起吊至安装位置后,工人对次梁进行螺栓安装或焊接安装,而在楼面螺栓安装或焊接安装的过程中,起重机械需要始终悬吊次梁,不能进行其他工作,直到次梁安装结束,并且一次吊装只能吊装一根次梁,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吊装多根次梁进行安装的建筑支撑钢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支撑钢梁结构,包括多道主梁、多道次梁,所述次梁设置在相邻两根主梁之间,所述次梁顶部两端设置有用于抵靠在主梁上端的悬挂件,相邻所述次梁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次梁铰接。通过上述设置,在次梁顶部两端设置悬挂件可以使次梁在安装过程中,起吊机将次梁通过悬挂件悬挂在主梁上,利用主梁作一个临时支撑,然后再由工人进行焊接或拴接操作使次梁与主梁固定,从而无须起重机长时间地吊装次梁,可以在放置次梁后随即进行下一轮吊装工作,提高了起重机的利用率;因为两根主梁之间一般会固定多根次梁,通过在相邻次梁之间设置连杆,可以使起重机一次吊装多根次梁,将多根次梁放置在主梁上之后再铺开,实现一次吊装使多根次梁就位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吊装效率,并且次梁之间设置有连杆可以使多根次梁在吊装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行的姿态,方便吊装和在主梁上的铺设,提高吊装和安装效率;连杆的设置也可以使相邻的次梁形成整体,提高了单根次梁的支撑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杆包括套杆,以及在套杆内滑动的滑杆。通过上述设置,将连杆分为套杆和滑杆,可以实现连杆的可伸缩功能,因为在吊装时需将多根次梁并排捆绑吊装,而次梁与主梁安装时又需要将次梁铺开,所以连杆必须为可伸缩设计才能满足次梁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滑杆滑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套杆开口处设置有限制所述限位块滑出的挡边。通过上述设置,当滑杆和套杆滑动至极限位置时,限位块与挡边抵接,限制滑杆进一步滑动,可以防止滑杆与套杆脱离,使两根次梁失去连接关系,在高空作业环境下容易造成坠落的危险,并且滑杆与套杆失去连接降低了单根次梁的支撑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悬挂件设置为L型,从主梁上顶面向远离次梁的主梁侧面弯折。通过上述设置,悬挂件L型设计使悬挂件向主梁侧壁有一个弯折,安全系数更高,降低次梁在悬挂过程中掉落的风险,使次梁在小角度的转动情况下,悬挂件与主梁侧壁抵接,对次梁起到限制作用;并且L型悬挂件设计可以方便次梁吊装过程中的对准,以及增大次梁与主梁的焊接或拴接面积,使次梁与主梁的连接关系更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悬挂件设置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主梁对应次梁的安装位置设置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悬挂件可通过螺栓与所述主梁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在前期支撑梁设计中,次梁与主梁的连接一般都有既定的位置,将主梁和悬挂件先在预定的安装位置设置好对应的螺纹孔,工人可以用螺栓将其中一根次梁与主梁固定,再将其余次梁进行铺开,可以使次梁铺开的时候有一个着力点,实现了一个工人也能进行次梁安装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悬挂件与所述主梁远离次梁的侧面留有空隙,所述悬挂件弯折处设置有吊装槽。通过上述设置,因为多根次梁一起通过起吊机吊装时,钢缆捆绑在次梁的中部容易滑动,增加高空作业风险,在次梁次两边的悬挂件弯折处设置吊装槽,可以使钢缆卡在吊装槽上,在重力作用下卡在吊装槽内不脱出,方便吊装;悬挂件与主梁侧面的空隙则可以方便次梁吊装到位后,使钢缆从空隙脱出,进行下一次吊装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次梁两侧的铰接点设置在次梁的同一端。通过上述设置,使次梁在铺开时,单根次梁两侧的受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使次梁不会转动,方便工人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悬挂件可以通过主梁对次梁进行暂时支撑,使起吊机吊装一批次梁之后马上可以进行下一次吊装,提高起吊机的效率;在次梁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连杆,使多根次梁在吊装过程中保持一个整体的姿态,从而方便工人将多根次梁同时放置在主梁上,进一步提高了起吊机的吊装效率2.吊装槽的设置可以提高吊装次梁时的安全性,使钢缆不会随意滑动,并且悬挂件与主梁之间设置空隙可以方便钢缆吊装完成后的脱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次梁和连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悬挂件;图4为连杆的剖面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次梁未铺开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梁;2、次梁;3、悬挂件;31、螺纹孔;32、吊装槽;4、连杆;41、套杆;411、挡边;42、滑杆;421、限位块;5、转轴;6、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建筑支撑钢梁结构,包括两根主梁1,多根次梁2,次梁2设置在两根主梁1之间,次梁2与主梁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拴接。次梁2顶面两端固定有悬挂件3,悬挂件3设置为L型向下弯折,悬挂件3用于将次梁2吊装在主梁1上后,次梁2通过悬挂件3悬挂在主梁1上,再进行次梁2与主梁1的固定,从而使起吊机吊装次梁2后可以马上进行下一次起吊工作。相邻次梁2之间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有可伸缩的连杆4,连杆4可以加强单根次梁2的支撑能力,并且因为连杆4将相邻两根次梁2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使起吊机同时吊起多根次梁2,并且次梁2在起吊过程中可以保持一个整体的姿态(如图5所示),方便工人将多根次梁2放置在主梁1上,提高了起吊机的工作效率。连杆4包括中间贯通的套杆41,以及在套杆41中滑动的滑杆42,滑杆42在套筒内一端设置有限位块421,套筒在开口端设置有限制限位块421不会脱出的挡边411(如图4所示),从而防止滑杆42滑出使相邻两根次梁2失去连接关系。每根次梁2两侧各铰接一根连杆4,两侧连杆4与次梁2铰接的转轴5都设置在次梁2的同一端,使次梁2在铺开时,两侧受力在同一直线上,使次梁2不会因受力不均而转动。如图3所示,主梁1在次梁2对应的安装位置上开有螺纹孔31(如图5所示),悬挂件3也设有贯通的螺纹孔31,使悬挂件3可以通过螺栓与主梁1连接,从而在铺开次梁2的时候有着力点;悬挂件3与主梁1远离次梁2的侧面留有供吊装钢缆脱离的,方便吊装完成后钢缆移出,悬挂件3弯折的位置设置有吊装槽32,可以方便起吊次梁2的时候对钢缆在张紧力作用下,卡在吊装槽32内,防止钢缆滑动,提高了高空作业时的安全性。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主梁1与支撑柱6安装完成后,进行次梁2和主梁1的吊装和安装,在吊装前先将连杆4收缩,使多根次梁2之间贴紧,方便捆绑吊装;捆绑时将两根钢缆分别通过吊装槽32,钢缆与起吊机吊钩连接,在起吊机提起钢缆时,钢缆在吊装槽32内卡紧不再滑动,方便起吊。将次梁2放置在主梁1之间,次梁2两端的悬挂件3与主梁1上端面抵接,实现对次梁2的支撑,此时钢缆从悬挂件3与主梁1侧面的空隙中移出,进行下一次吊装工作,提高了起吊机的效率。将相连的若干根次梁2最外端的一根次梁2与主梁1固定,通过螺栓将悬挂件3的螺纹孔31与主梁1上的螺纹孔31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支撑钢梁结构,包括多道主梁(1)、多道次梁(2),所述次梁(2)设置在相邻两根主梁(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顶部两端设置有用于抵靠在主梁(1)上端的悬挂件(3),相邻所述次梁(2)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连杆(4),所述连杆(4)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次梁(2)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支撑钢梁结构,包括多道主梁(1)、多道次梁(2),所述次梁(2)设置在相邻两根主梁(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顶部两端设置有用于抵靠在主梁(1)上端的悬挂件(3),相邻所述次梁(2)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连杆(4),所述连杆(4)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次梁(2)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钢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杆(4)包括套杆(41),以及在套杆(41)内滑动的滑杆(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钢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滑杆(42)滑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421),所述套杆(41)开口处设置有限制所述限位块(421)滑出的挡边(4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朝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