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23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染纺织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有立板,立板顶部设有摆动臂,两个摆动臂间设有冷水辊,立板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输出端与摆动臂一侧转动连接,立板一侧设有托臂,两个托臂间设有风冷槽,风冷槽内为空壳结构,风冷槽内侧设有冷风出口,底板的顶部在两个相对的立板之间固定设有冷风机,冷风机的输出端连通设有两根风管,风管的输出端分别与风冷槽的底部相连通,立板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冷却效率高,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

A Cooling Device for Printing and Dyeing Textile Fabr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染纺织布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印染业,各类平幅织物进行染色、印花、涂层、定型以及其它整理工艺时,均是在高温的工况条件下进行,而在织物平幅堆叠或成卷状堆放前,织物均需充分冷却以免染料、助剂等在高温状态下与空气接触产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因而冷却装置是纺织印染业大量使用的重要的通用装置。目前大量使用的均是以冷却水为介质的冷水辊冷却法,即在中空的大直径辊体一轴端连续通入自来水或地下水,高温织物绕覆在辊体外表面,冷却水通过辊体金属导热与高温织物进行热量交换后从另一端排出,这种冷却方式的冷却效果较差,因为连续运行的高温织物与冷水辊辊体表面发生接触换热后,大量的热能蓄积在辊体金属内未能及时与辊体内腔的冷却水换热而被导走,致使辊体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使得冷却效果不断变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冷水辊冷却印染纺织布的方式易集温,成品差,冷却效果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相对的两边均固定设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相对且竖直设置,所述立板顶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为U字型结构,两个所述摆动臂相对的U字型开口端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冷水辊,两个所述冷水辊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立板一侧设有与所述摆动臂摆动轨迹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摆动臂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立板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固定设有托臂,两个所述托臂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托臂的相对两端间均固定设有风冷槽,所述风冷槽为剖面圆弧状结构,所述风冷槽内为空壳结构,所述风冷槽的圆弧内侧等距均分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冷风出口,所述底板的顶部在两个相对的所述立板之间固定设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输出端连通设有两根风管,所述风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风冷槽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立板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单元。优选的,所述冷水辊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冷水辊的转轴两端分别连通设有冷水输入管和排水管。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导线外接电源。优选的,所述伸缩油缸为电动液压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及所述冷风机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风冷槽的圆弧半径大于所述冷水辊的半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带有伸缩油缸的摆动臂与两个相互平行的冷水辊间的相互配合,使单一冷水辊使用温度超标时,利用伸缩油缸的伸缩带动摆动臂旋转摆动,进而使摆动臂上闲置的冷水辊上升,超温的冷水辊下降,完成交替冷却印染纺织布的作业,同时通过超温的冷水辊下降至风冷槽内,由冷风机进行风冷,使其快速降温,达到等待更换的冷却状态,解决了冷水辊在冷却过程中金属面易积温的问题,提升了印染纺织布冷却的效率与成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提出的托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组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立板2、控制单元3、伸缩油缸4、摆动臂5、冷水辊6、风冷槽7、冷风出口8、冷风机9、风管10、凹槽11、托臂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相对的两边均固定设有立板2,两个立板2相对且竖直设置,立板2顶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摆动臂5,摆动臂5为U字型结构,两个摆动臂5相对的U字型开口端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冷水辊6,冷水辊6内部为中空结构,冷水辊6的转轴两端分别连通设有冷水输入管和排水管,两个冷水辊6相对且平行设置,立板2一侧设有与摆动臂5摆动轨迹相匹配的凹槽11,凹槽11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伸缩油缸4,伸缩油缸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摆动臂5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立板2远离凹槽11的一侧固定设有托臂12,两个托臂12相对设置,两个托臂12的相对两端间均固定设有风冷槽7,风冷槽7为剖面圆弧状结构,风冷槽7的圆弧半径大于冷水辊6的半径,风冷槽7内为空壳结构,风冷槽7的圆弧内侧等距均分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冷风出口8,底板1的顶部在两个相对的立板2之间固定设有冷风机9,冷风机9的输出端连通设有两根风管10,风管10的输出端分别与风冷槽7的底部相连通,立板2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为单片机,控制单元3通过导线外接电源,伸缩油缸4为电动液压伸缩油缸,伸缩油缸4及冷风机9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3电性连接。使用时,通过带有伸缩油缸4的摆动臂5与两个相互平行的冷水辊6间的相互配合,使单一冷水辊6使用温度超标时,利用伸缩油缸4的伸缩带动摆动臂5旋转摆动,进而使摆动臂5上闲置的冷水辊6上升,超温的冷水辊6下降,完成交替冷却印染纺织布的作业,同时通过超温的冷水辊6下降至风冷槽7内,由冷风机9进行风冷,使其快速降温,达到等待更换的冷却状态,解决了冷水辊6在冷却过程中金属面易积温的问题,提升了印染纺织布冷却的效率与成品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相对的两边均固定设有立板(2),两个所述立板(2)相对且竖直设置,所述立板(2)顶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摆动臂(5),所述摆动臂(5)为U字型结构,两个所述摆动臂(5)相对的U字型开口端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冷水辊(6),两个所述冷水辊(6)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立板(2)一侧设有与所述摆动臂(5)摆动轨迹相匹配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伸缩油缸(4),所述伸缩油缸(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摆动臂(5)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立板(2)远离所述凹槽(11)的一侧固定设有托臂(12),两个所述托臂(12)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托臂(12)的相对两端间均固定设有风冷槽(7),所述风冷槽(7)为剖面圆弧状结构,所述风冷槽(7)内为空壳结构,所述风冷槽(7)的圆弧内侧等距均分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冷风出口(8),所述底板(1)的顶部在两个相对的所述立板(2)之间固定设有冷风机(9),所述冷风机(9)的输出端连通设有两根风管(10),所述风管(1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风冷槽(7)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立板(2)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单元(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纺织布的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相对的两边均固定设有立板(2),两个所述立板(2)相对且竖直设置,所述立板(2)顶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摆动臂(5),所述摆动臂(5)为U字型结构,两个所述摆动臂(5)相对的U字型开口端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冷水辊(6),两个所述冷水辊(6)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立板(2)一侧设有与所述摆动臂(5)摆动轨迹相匹配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伸缩油缸(4),所述伸缩油缸(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摆动臂(5)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立板(2)远离所述凹槽(11)的一侧固定设有托臂(12),两个所述托臂(12)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托臂(12)的相对两端间均固定设有风冷槽(7),所述风冷槽(7)为剖面圆弧状结构,所述风冷槽(7)内为空壳结构,所述风冷槽(7)的圆弧内侧等距均分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冷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来兴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通盛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