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554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05
一种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基架、主轴、主轴支撑轴承座、轴向加载组件及径向加载组件;主轴通过两个主轴支撑轴承座设在基架顶部且采用电机皮带驱动;两个轴承座的外侧主轴上各自安装有一个置于轴承箱内的待测高速列车轴承;轴向加载组件用于对待测高速列车轴承施加轴向载荷,径向加载组件用于对待测高速列车轴承施加径向载荷;轴向加载组件包括轴向加载框架及轴向加载液压缸,轴向加载液压缸连接在轴承箱与轴向加载框架之间,在轴向加载液压缸与轴承箱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径向加载组件包括径向加载液压缸及传力架,径向加载液压缸活塞杆通过传力架与轴承箱相连,传力架上安装有拉压传感器;轴向及径向加载液压缸底端均安装有激振器。

A Testing Device for Bearing Performance of High Speed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性能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高速列车的运行时速已经达到250km/h以上,而高速列车轴承作为行走支撑部件,是最容易损坏的列车部件之一,高速列车轴承所受的负载力复杂且多变,极易在高速行驶及剧烈振动的情况下破坏,因此,高速列车轴承的精度、寿命、可靠性等性能指标,对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高速列车车速的不断提高,对高速列车轴承的性能指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必要对高速列车轴承的性能进行测试。目前,能够用于对轴承性能进行测试的装置,普遍属于低速轴承测试装置,无法满足高速轴承的性能测试,如果强行提高测试转速,将严重降低测试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性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也会严重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能够有效满足高速轴承的性能测试要求,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可有效提高性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基架、主轴、主轴驱动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皮带、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轴向加载组件、第一径向加载组件及第二径向加载组件;所述主轴通过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和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水平设置在基架顶部,在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与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之间的主轴上固定设置从动带轮;所述主轴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基架上,主动带轮固定安装在主轴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外侧的主轴上安装有置于轴承箱内的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在所述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外侧的主轴上安装有置于轴承箱内的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所述轴向加载组件包括轴向加载框架及轴向加载液压缸,轴向加载框架采用矩形封闭式框架结构,轴向加载框架水平安装在基架顶部,且主轴位于轴向加载框架内侧;所述轴向加载液压缸水平设置在轴向加载框架与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之间,且轴向加载液压缸与主轴的轴向中心线相重合,轴向加载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相连;所述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与轴向加载框架顶靠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一径向加载组件和第二径向加载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径向加载液压缸及传力架;所述第一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竖直设置在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正下方且活塞杆朝上,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与第一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活塞杆之间通过传力架相连,第一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的缸筒底端与基架底部相固连;所述第二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竖直设置在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正下方且活塞杆朝上,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与第二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活塞杆之间通过传力架相连,第二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的缸筒底端与基架底部相固连。在所述轴向加载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第一径向加载组件和第二径向加载组件的传力架上均安装有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轴向加载液压缸的缸筒底端安装有第一激振器,第一激振器通过激振器支架与地面相固连;在所述径向加载液压缸的缸筒底端与基架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二激振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能够有效满足高速轴承的性能测试要求,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可有效提高性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轴、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及从动带轮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轴向加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第二径向加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架,2—主轴,3—主轴驱动电机,4—主动带轮,5—从动带轮,6—皮带,7—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8—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9—轴向加载组件,10—第一径向加载组件,11—第二径向加载组件,12—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3—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4—轴向加载框架,15—轴向加载液压缸,16—径向加载液压缸,17—传力架,18—压力传感器,19—拉压力传感器,20—第一激振器,21—激振器支架,22—第二激振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基架1、主轴2、主轴驱动电机3、主动带轮4、从动带轮5、皮带6、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7、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8、轴向加载组件9、第一径向加载组件10及第二径向加载组件11;所述主轴2通过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7和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8水平设置在基架1顶部,在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7与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8之间的主轴2上固定设置从动带轮5;所述主轴驱动电机3固定设置在基架1上,主动带轮4固定安装在主轴驱动电机3的电机轴上,主动带轮4与从动带轮5通过皮带6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7外侧的主轴2上安装有置于轴承箱内的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2,在所述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8外侧的主轴2上安装有置于轴承箱内的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3;所述轴向加载组件9包括轴向加载框架14及轴向加载液压缸15,轴向加载框架10采用矩形封闭式框架结构,轴向加载框架10水平安装在基架1顶部,且主轴2位于轴向加载框架10内侧;所述轴向加载液压缸15水平设置在轴向加载框架14与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2的轴承箱之间,且轴向加载液压缸15与主轴2的轴向中心线相重合,轴向加载液压缸15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2的轴承箱相连;所述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3的轴承箱与轴向加载框架14顶靠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一径向加载组件10和第二径向加载组件11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径向加载液压缸16及传力架17;所述第一径向加载组件10的径向加载液压缸16竖直设置在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2的轴承箱正下方且活塞杆朝上,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2的轴承箱与第一径向加载组件10的径向加载液压缸16活塞杆之间通过传力架17相连,第一径向加载组件10的径向加载液压缸16的缸筒底端与基架1底部相固连;所述第二径向加载组件11的径向加载液压缸16竖直设置在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3的轴承箱正下方且活塞杆朝上,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3的轴承箱与第二径向加载组件11的径向加载液压缸16活塞杆之间通过传力架17相连,第二径向加载组件11的径向加载液压缸16的缸筒底端与基架1底部相固连。在所述轴向加载液压缸15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2的轴承箱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8;在所述第一径向加载组件10和第二径向加载组件11的传力架17上均安装有拉压力传感器19。在所述轴向加载液压缸15的缸筒底端安装有第一激振器20,第一激振器20通过激振器支架21与地面相固连;在所述径向加载液压缸16的缸筒底端与基架1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二激振器22。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次使用过程:首先将置于轴承箱内的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2和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13分别安装到主轴2上的指定位置,再将轴向加载组件9、第一径向加载组件10及第二径向加载组件11分别安装到位,同时保证压力传感器18、拉压力传感器19、第一激振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主轴、主轴驱动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皮带、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轴向加载组件、第一径向加载组件及第二径向加载组件;所述主轴通过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和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水平设置在基架顶部,在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与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之间的主轴上固定设置从动带轮;所述主轴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基架上,主动带轮固定安装在主轴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外侧的主轴上安装有置于轴承箱内的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在所述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外侧的主轴上安装有置于轴承箱内的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所述轴向加载组件包括轴向加载框架及轴向加载液压缸,轴向加载框架采用矩形封闭式框架结构,轴向加载框架水平安装在基架顶部,且主轴位于轴向加载框架内侧;所述轴向加载液压缸水平设置在轴向加载框架与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之间,且轴向加载液压缸与主轴的轴向中心线相重合,轴向加载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相连;所述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与轴向加载框架顶靠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一径向加载组件和第二径向加载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径向加载液压缸及传力架;所述第一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竖直设置在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正下方且活塞杆朝上,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与第一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活塞杆之间通过传力架相连,第一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的缸筒底端与基架底部相固连;所述第二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竖直设置在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正下方且活塞杆朝上,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与第二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活塞杆之间通过传力架相连,第二径向加载组件的径向加载液压缸的缸筒底端与基架底部相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列车轴承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主轴、主轴驱动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皮带、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轴向加载组件、第一径向加载组件及第二径向加载组件;所述主轴通过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和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水平设置在基架顶部,在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与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之间的主轴上固定设置从动带轮;所述主轴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基架上,主动带轮固定安装在主轴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主轴支撑轴承座外侧的主轴上安装有置于轴承箱内的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在所述第二主轴支撑轴承座外侧的主轴上安装有置于轴承箱内的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所述轴向加载组件包括轴向加载框架及轴向加载液压缸,轴向加载框架采用矩形封闭式框架结构,轴向加载框架水平安装在基架顶部,且主轴位于轴向加载框架内侧;所述轴向加载液压缸水平设置在轴向加载框架与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之间,且轴向加载液压缸与主轴的轴向中心线相重合,轴向加载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相连;所述第二待测高速列车轴承的轴承箱与轴向加载框架顶靠接触在一起;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常有刘艺涵韩清凯黄贤振杨周张旭方姚国吕昊吕杭原谭学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