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生产用反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23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生产用反应罐,包括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顶部一端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顶端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顶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伸缩罩,使得进料斗的长度得到提升,通过伸缩罩盖住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和贴近输送带的边部,减少石墨掉落时产生的扬尘,避免厂房内形成粉尘污染,同时利用卡柱在移动滑槽和卡槽内移动进行固定,避免进料时进料斗和伸缩罩发生晃动,导致石墨泄露和粉尘污染;设置了刮板和调节弹簧,通过调节弹簧挤压刮板,使得刮板有效对反应罐内壁进行刮拭,减少石墨停留在反应罐边部,导致部分石墨难以有效的和氢氧化钠充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生产用反应罐
本技术涉及石墨
,具体为一种石墨生产用反应罐。
技术介绍
我国是石墨产出大国,但是石墨纯度不能满足工业要求,目前石墨的化学提纯方法常用的有酸碱法、氢氟酸提纯法、高温提纯法和氯化焙烧法,其中酸碱法现有市场上的主要提纯方法,酸碱法是利用氢氧化钠与石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进行煅烧,水洗后再浸酸处理,在水洗后即可晾干后即可得到提纯后的石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酸碱法用的反应罐结构单一,进料斗的长度固定,通过螺旋输送机或传输带运输的石墨倒入到进料斗内,容易发生扬尘,导致厂房内的粉尘污染,同时现有的反应罐对煅烧的热量难以利用充分,在石墨和氢氧化钠混合时,加热器的预热温度只能提高石墨和底层的氢氧化钠充分接触,容易导致溶液上层氢氧化钠使用不充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市场上的酸碱法用的反应罐结构单一,进料斗的长度固定,通过螺旋输送机或传输带运输的石墨倒入到进料斗内,容易发生扬尘,导致厂房内的粉尘污染,同时现有的反应罐对煅烧的热量难以利用充分,在石墨和氢氧化钠混合时,加热器的预热温度只能提高石墨和底层的氢氧化钠充分接触,容易导致溶液上层氢氧化钠使用不充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生产用反应罐,包括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顶部一端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顶端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顶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罩,所述伸缩罩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移动滑槽,所述移动滑槽一侧位置处连接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部滑动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一端安装有联动杆;所述反应罐体内侧顶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部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底部嵌入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一端通过调节弹簧和搅拌叶片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顶部开设有透水孔;所述反应罐体内侧对应搅拌轴下方位置处环绕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和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反应罐体外壁对应加热器位置处环绕设置有蓄水壳体,所述蓄水壳体顶端安装有返流水管,所述蓄水壳体中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抽拉杆,所述抽拉杆一端安装有工型板,所述工型板中部套接有海绵套,所述抽拉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中部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底端安装有挡板,所述排水槽顶端摆动连接有阻水板。优选的,所述移动滑槽的宽度和卡槽的宽度均和卡柱的外直径相契合。优选的,所述刮板外边缘粘结有防刮垫片。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内边缘和阻水板的外边缘相契合。优选的,所述返流水管两端均和蓄水壳体顶端固定连接,且返流水管贯穿反应罐体顶部。优选的,所述滑动板外边缘贴覆有密封垫片,且密封垫片的表面和蓄水壳体的内壁相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了伸缩罩,使得进料斗的长度得到提升,通过伸缩罩盖住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和贴近输送带的边部,减少石墨掉落时产生的扬尘,避免厂房内形成粉尘污染,同时利用卡柱在移动滑槽和卡槽内移动进行固定,使得伸缩罩伸出一定长度后保持稳定,避免进料时进料斗和伸缩罩发生晃动,导致石墨泄露和粉尘污染。2、设置了刮板和调节弹簧,通过调节弹簧挤压刮板,使得刮板有效对反应罐内壁进行刮拭,减少石墨停留在反应罐边部,导致部分石墨难以有效的和氢氧化钠充分接触,解决了现有的反应罐为了便于活动连接板分离选择方形罐体,所导致的石墨难以充分被搅拌的情况。3、设置了返流水管、滑动板和阻水板,通过返流水管内的水液,将加热器预加热的热量携带到反应罐体顶部,通过温度提高加快分子活跃程度,使得反应罐体内溶液上层的氢氧化钠充分的和石墨接触,提高对混合液的预热,便于接下来的煅烧操作,同时通过滑动板、阻水板、排水槽和挡板,在滑动板移动过程中能有效为水液提供动力,保证返流水管内的水液流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伸缩罩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阻水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反应罐体的顶部剖视图;图中标号:1、反应罐体;2、进料管;3、进料斗;4、伸缩罩;5、移动滑槽;6、卡槽;7、卡柱;8、联动杆;9、蓄水壳体;10、返流水管;11、抽拉杆;12、工型板;13、海绵套;14、滑动板;15、排水槽;16、挡板;17、阻水板;18、搅拌轴;19、搅拌叶片;20、刮板;21、调节弹簧;22、透水孔;23、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生产用反应罐,包括反应罐体1,反应罐体1顶部一端安装有进料管2,进料管2顶端安装有进料斗3,进料斗3顶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罩4,伸缩罩4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移动滑槽5,移动滑槽5一侧位置处连接开设有卡槽6,卡槽6中部滑动连接有卡柱7,为了保证卡柱7能稳定的在移动滑槽5的宽度和卡槽6内滑动,移动滑槽5的宽度和卡槽6的宽度均和卡柱7的外直径相契合,卡柱7一端安装有联动杆8。反应罐体1内侧顶部设置有搅拌轴18,搅拌轴18底部安装有搅拌叶片19,搅拌叶片19底部嵌入安装有刮板20,为了避免刮板20刮坏反应罐体1内壁,刮板20外边缘粘结有防刮垫片,刮板20一端通过调节弹簧21和搅拌叶片19内部固定连接,搅拌叶片19顶部开设有透水孔22。反应罐体1内侧对应搅拌轴18下方位置处环绕安装有加热器23,加热器23的输入端和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反应罐体1外壁对应加热器23位置处环绕设置有蓄水壳体9,蓄水壳体9顶端安装有返流水管10,为了保证返流水管10的水液循环,并对反应罐体1顶部进行加热,提高氢氧化钠分子活跃度,使得氢氧化钠充分和石墨接触,返流水管10两端均和蓄水壳体9顶端固定连接,且返流水管10贯穿反应罐体1顶部,蓄水壳体9中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抽拉杆11,抽拉杆11一端安装有工型板12,工型板12中部套接有海绵套13,抽拉杆1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板14,为了保证滑动板14能稳定的在蓄水壳体9内部滑动,同时减少水液从滑动板14和蓄水壳体9之间的缝隙流动,滑动板14外边缘贴覆有密封垫片,且密封垫片的表面和蓄水壳体9的内壁相贴合,滑动板14中部开设有排水槽15,排水槽15底端安装有挡板16,排水槽15顶端摆动连接有阻水板17,为了阻水板17收纳到排水槽15内,减少水液从排水槽15和阻水板17之间流动,排水槽15的内边缘和阻水板17的外边缘相契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石墨生产用反应罐体使用时,将装置移动到石墨输送带或螺旋输送机下方,拉动伸缩罩4,使得伸缩罩4和石墨排出位置靠近,此时通过拉动联动杆8,使得卡柱7在移动滑槽5内滑动,并将卡柱7滑入到合适的卡槽6内进行固定,减少石墨进入到进料斗3内部产生的粉尘,降低厂房内的粉尘污染,再通过反应罐体1另一端的进液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反应罐原有的设置,启动反应罐体1顶端的电机,带动搅拌轴18和搅拌叶片19转动,现有的反应罐为了保证活动连接板的开启和闭合,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生产用反应罐,包括反应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体(1)顶部一端安装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顶端安装有进料斗(3),所述进料斗(3)顶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罩(4),所述伸缩罩(4)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移动滑槽(5),所述移动滑槽(5)一侧位置处连接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中部滑动连接有卡柱(7),所述卡柱(7)一端安装有联动杆(8);所述反应罐体(1)内侧顶部设置有搅拌轴(18),所述搅拌轴(18)底部安装有搅拌叶片(19),所述搅拌叶片(19)底部嵌入安装有刮板(20),所述刮板(20)一端通过调节弹簧(21)和搅拌叶片(19)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19)顶部开设有透水孔(22);所述反应罐体(1)内侧对应搅拌轴(18)下方位置处环绕安装有加热器(23),所述加热器(23)的输入端和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反应罐体(1)外壁对应加热器(23)位置处环绕设置有蓄水壳体(9),所述蓄水壳体(9)顶端安装有返流水管(10),所述蓄水壳体(9)中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抽拉杆(11),所述抽拉杆(11)一端安装有工型板(12),所述工型板(12)中部套接有海绵套(13),所述抽拉杆(1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中部开设有排水槽(15),所述排水槽(15)底端安装有挡板(16),所述排水槽(15)顶端摆动连接有阻水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生产用反应罐,包括反应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体(1)顶部一端安装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顶端安装有进料斗(3),所述进料斗(3)顶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罩(4),所述伸缩罩(4)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移动滑槽(5),所述移动滑槽(5)一侧位置处连接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中部滑动连接有卡柱(7),所述卡柱(7)一端安装有联动杆(8);所述反应罐体(1)内侧顶部设置有搅拌轴(18),所述搅拌轴(18)底部安装有搅拌叶片(19),所述搅拌叶片(19)底部嵌入安装有刮板(20),所述刮板(20)一端通过调节弹簧(21)和搅拌叶片(19)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19)顶部开设有透水孔(22);所述反应罐体(1)内侧对应搅拌轴(18)下方位置处环绕安装有加热器(23),所述加热器(23)的输入端和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反应罐体(1)外壁对应加热器(23)位置处环绕设置有蓄水壳体(9),所述蓄水壳体(9)顶端安装有返流水管(10),所述蓄水壳体(9)中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抽拉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朋杨恩辉周邦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兴华石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