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23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其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以及搅拌叶,所述搅拌轴包括上轴和下轴,所述电机驱动上轴转动,所述上轴与下轴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且相互转动连接,搅拌叶分别固定于上轴和下轴上,所述上轴通过支架同轴固定有齿圈,所述齿圈内沿其周向均匀啮合有若干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齿圈上,所述下轴同轴固定有同时与若干行星齿轮啮合的太阳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电机单向转动过程中,搅拌桨同时正反转动,对物料进行充分混合的同时,有利于对电机起到保护作用,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A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生产聚苯乙烯共聚物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现有中公开号为CN2057005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外调节温度反应釜,包括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夹套、搅拌器和反应釜支架,搅拌器包括伺服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搅拌桨固定于搅拌轴上,搅拌轴上端与伺服电机连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搅拌桨转动,实现物料混合工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般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搅拌桨正反转动,驱使物料做正反径向流工作,使其物料对冲,扰乱其流向使其物料搅拌更加充分;但此种方式,需电机持续正反转动,对电机本身造成损伤较大,缩短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釜,具有电机单向转动过程中,搅拌桨同时正反转动,对物料进行充分混合的同时,有利于对电机起到保护作用,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以及搅拌叶,所述搅拌轴包括上轴和下轴,所述电机驱动上轴转动,所述上轴与下轴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且相互转动连接,搅拌叶分别固定于上轴和下轴上,所述上轴通过支架同轴固定有齿圈,所述齿圈内沿其周向均匀啮合有若干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齿圈上,所述下轴同轴固定有同时与若干行星齿轮啮合的太阳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带动上轴自转,进而通过支架带动齿圈自转,齿圈自转过程中,带动行星齿轮随齿圈转动的同时,行星齿轮在同时与齿圈以及太阳齿轮的啮合作用下自转,从而带动太阳齿轮相对齿圈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下轴相对上轴反向转动,使其电机单向转动过程中,可实现上轴、下轴的反向转动,对物料起到充分搅拌混合的作用,从而减少其电机的损伤,能够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轴上端同轴固定有轴承一,所述上轴下端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同时紧固于上轴以及轴承一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箍将轴承一固定于上轴上,实现上轴与下轴的轴向固定,使其下轴仅能相对上轴周向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箍内壁沿其上轴轴线方向设置有两组定位块,所述上轴与轴承一外壁分别开设有供定位块插接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箍内壁两组定位块分别与上轴、轴承一上的定位槽插接配合关系,增强对上轴与下轴之间的轴向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沿上轴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组,上轴外壁对应开设有若干供支架上端插接的插槽,支架下端与齿圈可拆卸连接;当所述支架下端与齿圈固定时,支架上端插接于上轴的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架下端固定于齿圈上时,支架无法相对齿圈径向位移,从而使其支架上端稳定的插接于插槽内,实现上轴带动齿圈的转动工作;进而通过支架相对齿圈可拆连接,可便于其各零部件进行清理或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处于插槽内一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插槽内开设有供限位块插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支架沿上轴径向的横截面为T型;所述上轴上开设有与插槽、限位槽上端连通且供支架与限位块插接的开口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架处于插槽内一端固定的限位块与上轴内的限位槽插接配合,使其支架稳定的限位于上轴内,避免支架在工作过程中形变,造成支架上端脱离插槽的情况出现;进而通过插槽上端连通的开口槽,使其需拆装支架时,可将支架下端相对齿圈拆卸后,从开口槽中拔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槽插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通过锁紧螺栓可拆卸于开口槽内且安装块安装于开口槽内时,下端与支架上侧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紧螺栓将安装框固定于开口槽内,使其限制支架的上移,驱使支架稳定的固定于插槽内,增强其整体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圈外壁开设有与支架一一对应且供支架下端插接的安装槽,通过紧固螺栓穿过齿圈以及支架,实现齿圈与支架的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架下端插接于齿圈上的安装槽内,再通过紧固螺栓实现支架与安装槽的固定,实现支架与齿圈的可拆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齿圈、行星齿轮以及太阳齿轮的啮合关系,使其电机仅需驱动上轴同一方向转动,即可同步带动下轴相对上轴的的反向转动工作,保证物流搅拌混合充分的同时,能够减小对电机本身的损伤,从而达到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齿圈、行星齿轮以及太阳齿轮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1中支架与上轴之间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1中上轴、下轴之间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釜体;2、搅拌装置;21、电机;22、搅拌叶;23、搅拌轴;231、上轴;232、下轴;3、支架;4、齿圈;5、行星齿轮;6、太阳齿轮;7、卡箍;8、轴承一;9、连接柱;10、定位块;11、定位槽;12、插槽;13、限位槽;14、限位块;15、开口槽;16、安装块;17、锁紧螺栓;18、安装槽;19、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装置2,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21、搅拌轴23以及搅拌叶22,电机21固定于釜体1上端,搅拌轴23与釜体1同轴线设置且伸入釜体1内部,搅拌轴23上端与电机2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搅拌叶22固定于搅拌轴23处于釜体1内的一段上;电机21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连通,通电时,带动搅拌轴23自转,对釜体1内物料进行搅拌。参照图1和4,上述搅拌轴23包括由处于同一轴线的上轴231与下轴232构成,下轴232上端同轴固定有轴承一8,上轴231下端延伸有一与轴承一8直径同等大小的连接柱9,通过卡箍7同时套设于连接柱9与轴承一8上,实现上轴231与下轴232的轴向固定,参照图1和2:上轴231通过支架3固定有齿圈4,齿圈4内壁设置有一圈凸齿;齿圈4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三个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5与齿圈4内壁凸齿啮合且转动连接于齿圈4上;下轴232下端同轴固定有一太阳齿轮6,太阳齿轮6同时与三个行星齿轮5啮合;当电机21驱动上轴231转动时,齿圈4自转,驱使行星齿轮5带动太阳齿轮6转动,从而带动下轴232相对上轴231同步反向转动。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齿圈4对应行星齿轮5焊接固定有三安装板,每个安装板上分别固定有一与行星齿轮5同轴线设置的转轴,行星齿轮5通过轴承二(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于转轴上。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卡箍7内壁沿上轴231轴线方向设置有上下两组定位块10,连接柱9、轴承一8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供定位块10插接的定位槽11。参照图2和3,上述支架3沿上轴231周向均匀设置有三组、且支架3呈U型,齿圈4外壁开设有三个分别供支架3插接的安装槽18,通过紧固螺栓19穿过齿圈4、支架3与螺母螺纹配合,实现支架3与齿圈4的固定工作;上轴231外壁上开设有三分别供支架3上端插接的插槽12,支架3下端与齿圈4固定时,上端正好插接于上轴231的插槽12内。上述支架3处于插槽12的一端上固定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与支架3沿上轴231径向的横截面呈T型,上轴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21)、搅拌轴(23)以及搅拌叶(2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3)包括上轴(231)和下轴(232),所述电机(21)驱动上轴(231)转动,所述上轴(231)与下轴(232)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且相互转动连接,搅拌叶(22)分别固定于上轴(231)和下轴(232)上,所述上轴(231)通过支架(3)同轴固定有齿圈(4),所述齿圈(4)内沿其周向均匀啮合有若干行星齿轮(5),所述行星齿轮(5)转动连接于齿圈(4)上,所述下轴(232)同轴固定有同时与若干行星齿轮(5)啮合的太阳齿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21)、搅拌轴(23)以及搅拌叶(2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3)包括上轴(231)和下轴(232),所述电机(21)驱动上轴(231)转动,所述上轴(231)与下轴(232)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且相互转动连接,搅拌叶(22)分别固定于上轴(231)和下轴(232)上,所述上轴(231)通过支架(3)同轴固定有齿圈(4),所述齿圈(4)内沿其周向均匀啮合有若干行星齿轮(5),所述行星齿轮(5)转动连接于齿圈(4)上,所述下轴(232)同轴固定有同时与若干行星齿轮(5)啮合的太阳齿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232)上端同轴固定有轴承一(8),所述上轴(231)下端设置有卡箍(7),所述卡箍(7)同时紧固于上轴(231)以及轴承一(8)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7)内壁沿其上轴(231)轴线方向设置有两组定位块(10),所述上轴(231)与轴承一(8)外壁分别开设有供定位块(10)插接的定位槽(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