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132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包括:预处理、絮凝沉淀、电解、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二次电解和电容脱盐,调节垃圾渗滤液PH值,将高浓度氨氮转换成游离的氨吹出,采用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及钙、镁、磷、金属离子等,采用三维电化学处理和三维电生物处理,去除COD,降解有机胺及氨氮,依次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分解有机物,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BOD,并再次进行三维电化学处理和三维电生物处理,使其中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链,提高可生化性,再将出水引入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器,脱去盐分;脱盐深度处理后的出水引入出水池进行排放,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能耗低。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acitance Deioniz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Landfill Leac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难于进行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垃圾渗滤液,其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填埋场内的自然降雨和径流;2、垃圾自身含有的水;3、在垃圾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厌氧分解而产生的水。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主要方法之一是采用“预处理+MBR膜生物系统+反渗透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虽然该组合工艺能够有效解决垃圾渗滤液达标排放的问题,但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反渗透浓水,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水盐度高、毒性大、难于生化降解,已经成为我国污水治理的难点和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水进入调节池,均衡水量,在调节池中通过加药装置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后流入氨氮吹脱装置或者反应池中,在氨氮吹脱装置中通过蒸汽或空气吹脱使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转换成游离的氨而被吹出;b、絮凝沉淀垃圾渗滤液脱氨氮后流入混凝沉淀反应池,在混凝沉淀反应池中通过加药装置加入适量絮凝剂进行化学混凝反应和沉淀,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钙镁离子;c、电解将絮凝沉淀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泵入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废水在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中进行三维电化学降解和三维电生物降解,电解后进入中间池,并投加还原剂,脱除电解产生的残余自由基;电解机的相邻两电极间的电压为2~12V,电流密度为10~320mA/cm2;d、厌氧处理电解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和缺氧池中,在水解酸化池内垃圾渗滤液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产酸菌的作用下水解酸化成小分子有机物,再经过缺氧池中厌氧菌、兼氧菌的吸附、发酵、产甲烷共同作用下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e、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入含有好氧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的好氧池内,利用好氧微生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深度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BOD,同时利用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和亚硝化细菌的亚硝化作用使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或亚硝态氮;f、二次电解将经过好氧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泵入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进行二次电解,使其中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链,提高可生化性,且电解时,电解机的相邻两电极间的电压为3~18V,电流密度为20~320mA/cm2;g、电容脱盐二次电解理后的出水引入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器,脱去盐分;脱盐深度处理后的出水引入出水池进行排放。优选地,所述在调节池中通过加药装置加入pH调节剂,调节污水pH为5~10。优选地,所述氨氮吹脱装置为吹脱塔、填料塔或重力机的任意一种;所述吹脱出的氨气用盐酸吸收生成氯化铵可回用于纯碱生产作母液,也可用水吸收生产氨水或用硫酸吸收生产硫酸铵副产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脱氨氮装置、混凝沉淀反应池、电解装置A、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电解装置B、电容脱盐装置和出水池;所述的调节池的进口与垃圾渗滤液的出口连接,调节池的出口与脱氨氮装置的进口连接,脱氨氮装置的出口与混凝沉淀反应池的进口连接,混凝沉淀反应池的出口与电解装置A的进口连接,电解装置A的出口与水解酸化池的进口连接,水解酸化池的出口与缺氧池的进口连接,缺氧池的出口与好氧池的进口连接,好氧池的出口与电解装置B的进口连接,电解装置B的出口与电容脱盐装置的进口连接,电容脱盐装置的出口与出水池的进口连接,所述出水池的出水口设置有过滤装置。优选地,所述脱氨氮装置为吹脱塔、填料塔或重力机的任意一种;所述吹脱出的氨气用盐酸吸收生成氯化铵可回用于纯碱生产作母液,也可用水吸收生产氨水或用硫酸吸收生产硫酸铵副产品。优选地,所述电解装置A和电解装置B分别由至少一个三维电化学反应器和至少一个三维电生物反应器任意组合相串联组成。优选地,所述三维电化学反应器包括被中间隔板分隔的至少两个反应室和反应室下端的布气排渣室;所述三维电生物反应器包括被中间隔板分隔的至少两个反应室和反应室下端的布气排渣室,所述三维电化学反应器和三维电生物反应器的反应室内设置至少两块垂直平行排列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正极和负极交替设置,并联连接至外置电源。优选地,所述三维电化学反应器的电极板之间填充粒子电极,粒子电极上负载催化剂;所述三维电生物反应器的电极板之间填充微生物载体填料;粒子电极和微生物载体填料堆置于反应室底部的孔板上。优选地,所述布气排渣室为倒锥体或矩形体结构,内设有曝气板、管或盘,通过气体管道连接外置空压机,布气排渣室下端设有排空口,用于进行泥渣的清理及污水的排空。优选地,所述电容脱盐装置内设置有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将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在调节池中通过加药装置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并在脱氨氮装置中通过蒸汽或空气吹脱使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转换成游离的氨而被吹出,将脱氨氮后的垃圾渗滤液采用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及钙、镁、磷、金属离子等,同时去除一定的COD,将絮凝沉淀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三维电化学处理和三维电生物处理,大幅度去除COD,降解有机胺及氨氮,并在电化学分解和微生物降解的共同作用下,完成COD的进一步降解及氨氮的去除,电解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依次进行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分解有机物,深度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BOD,将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二次电解,使其中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链,提高可生化性,二次电解后的出水引入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器,脱去盐分;脱盐深度处理后的出水引入出水池进行排放,可以解决难降解垃圾渗滤液的治理问题,同时具有工艺流程短而紧凑、操作方便灵活,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能耗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样,“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水进入调节池,均衡水量,在调节池中通过加药装置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后流入氨氮吹脱装置或者反应池中,在氨氮吹脱装置中通过蒸汽或空气吹脱使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转换成游离的氨而被吹出;b、絮凝沉淀垃圾渗滤液脱氨氮后流入混凝沉淀反应池,在混凝沉淀反应池中通过加药装置加入适量絮凝剂进行化学混凝反应和沉淀,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钙镁离子;c、电解将絮凝沉淀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泵入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废水在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中进行三维电化学降解和三维电生物降解,电解后进入中间池,并投加还原剂,脱除电解产生的残余自由基;电解机的相邻两电极间的电压为2~12V,电流密度为10~320mA/cm2;d、厌氧处理电解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和缺氧池中,在水解酸化池内垃圾渗滤液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产酸菌的作用下水解酸化成小分子有机物,再经过缺氧池中厌氧菌、兼氧菌的吸附、发酵、产甲烷共同作用下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e、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入含有好氧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的好氧池内,利用好氧微生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深度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BOD,同时利用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和亚硝化细菌的亚硝化作用使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或亚硝态氮;f、二次电解将经过好氧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泵入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进行二次电解,使其中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链,提高可生化性,且电解时,电解机的相邻两电极间的电压为3~18V,电流密度为20~320mA/cm2;g、电容脱盐二次电解理后的出水引入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器,脱去盐分;脱盐深度处理后的出水引入出水池进行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水进入调节池,均衡水量,在调节池中通过加药装置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后流入氨氮吹脱装置或者反应池中,在氨氮吹脱装置中通过蒸汽或空气吹脱使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转换成游离的氨而被吹出;b、絮凝沉淀垃圾渗滤液脱氨氮后流入混凝沉淀反应池,在混凝沉淀反应池中通过加药装置加入适量絮凝剂进行化学混凝反应和沉淀,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钙镁离子;c、电解将絮凝沉淀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泵入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废水在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中进行三维电化学降解和三维电生物降解,电解后进入中间池,并投加还原剂,脱除电解产生的残余自由基;电解机的相邻两电极间的电压为2~12V,电流密度为10~320mA/cm2;d、厌氧处理电解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和缺氧池中,在水解酸化池内垃圾渗滤液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产酸菌的作用下水解酸化成小分子有机物,再经过缺氧池中厌氧菌、兼氧菌的吸附、发酵、产甲烷共同作用下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e、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入含有好氧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的好氧池内,利用好氧微生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深度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BOD,同时利用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和亚硝化细菌的亚硝化作用使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或亚硝态氮;f、二次电解将经过好氧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泵入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进行二次电解,使其中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链,提高可生化性,且电解时,电解机的相邻两电极间的电压为3~18V,电流密度为20~320mA/cm2;g、电容脱盐二次电解理后的出水引入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器,脱去盐分;脱盐深度处理后的出水引入出水池进行排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调节池中通过加药装置加入pH调节剂,调节污水pH为5~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电容去离子脱盐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吹脱装置为吹脱塔、填料塔或重力机的任意一种;所述吹脱出的氨气用盐酸吸收生成氯化铵可回用于纯碱生产作母液,也可用水吸收生产氨水或用硫酸吸收生产硫酸铵副产品。4.一种垃圾渗滤液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树郭彧王光照刘国均谢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盘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