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13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直接进行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后的出水水质不易达到氮磷排放标准的技术问题,该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用于预存待处理的污水的入口区、浮选池、生化反应池、生物膜池和用于储存处理完成的污水的出口区;浮选池包括用于供待处理的污水进入的第一进水口和用于供处理后的污水流出的第一出水口,浮选池下部设置有用于生成微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上部设置有用于投放胞外酶的投放装置和用于去除反应生成浮渣的生成物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减少污水中氮磷含量以及减轻生物膜的负荷,提高生物膜的使用寿命。

A Deep Treatment Equipment for Extracellular Enzyme Fl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尖锐化迫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严格的氮磷排放标准,这也使污水脱氮除磷技术一度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经济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成为当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目前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均在好氧条件下通过硝化反应先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再通过缺氧条件下的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异化还原成气态氮从水中去除。由此而发展起来的生物脱氮工艺大多将厌氧区和好氧区分开,形成分级硝化反硝化工艺,以便硝化与反硝化能够独立进行。但是,污水直接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后的出水水质很难达到严格的氮磷排放标准,而且传统工艺中好氧区因要需要大量的游离氧,需要大量风机能耗。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直接进行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后的出水水质不易达到氮磷排放标准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直接进行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后的出水水质不易达到氮磷排放标准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用于预存待处理的污水的入口区、浮选池、生化反应池、生物膜池和用于储存处理完成的污水的出口区;浮选池包括用于供待处理的污水进入的第一进水口和用于供处理后的污水流出的第一出水口,所述浮选池下部设置有用于生成微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上部设置有用于投放胞外酶的投放装置和用于去除反应生成浮渣的生成物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浮选池设置有用于直接与所述出口区连接的第二出水口。优选地,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生成的微纳米气泡的直径均小于30微米。优选地,所述生化反应池包括厌氧池和与所述厌氧池相连通的好氧池。优选地,所述生物膜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对设置,所述生物膜池内的生物膜沿自身的进水口到出水口的方向设置有多层。优选地,所述入口区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集水箱的进水口处倾斜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中悬浮固体的格栅。优选地,所述浮选池包括设置于自身底部的第二进水口,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出口区包括用于储存经所述生化反应池处理后形成的清水的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生成物处理装置为真空泵。优选地,所述浮选池设置有用于使池内水循环流动的水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用于预存待处理的污水的入口区、浮选池、生化反应池、生物膜池和用于储存处理完成的污水的出口区,浮选池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用于供待处理的污水进入,第一出水口用于供处理后的污水流出,浮选池的下部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于生成大量的微纳米气泡。浮选池上部设置有投放装置,以将胞外酶均匀投放入浮选池中,并且浮选池上部设置有生成物处理装置,以去除反应生成的浮渣,如此设置,污水进入浮选池后,投放装置将胞外酶均匀投放入浮选池内并且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生成大量微纳米气泡,污水中的有机物与胞外酶在微纳米气泡内反应,反应生成的悬浮浮渣依托微纳米气泡上浮,达到浮选效果;然后污水进入生化反应池,进行深度处理,浮选池内的胞外酶辅料除去部分氮和磷,在生化反应池内将剩余的氮磷含量继续降低;随后,处理后的污水由生化反应池进入生化膜池,进行进一步深度反应以及过滤处理,逐渐达到各种出水标准,进行出水的回收利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厌氧区和好氧区的处理,本方案中将生物酶技术溶入到浮选设备内,同时通过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更能达到减量化及水循环使用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直接进行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后的出水水质不易达到氮磷排放标准的技术问题,同时,相对于单独设置生物膜池来说,在生物膜池之前增加多级预处理工序,能够减轻生物膜的负荷,以提高生物膜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浮选池;2-生化反应池;201-厌氧池;202-好氧池;3-生物膜池;4-第一进水口;5-第一出水口;6-生成物处理装置;7-集水箱;8-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投放装置;10-第二进水口;11-清水池;12-水泵;13-第二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直接进行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后的出水水质不易达到氮磷排放标准的技术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用于预存待处理的污水的入口区、浮选池1、生化反应池2、生物膜池3和用于储存处理完成的污水的出口区,浮选池1包括第一进水口4和第一出水口5,第一进水口4用于供待处理的污水进入,第一出水口5用于供处理后的污水流出,浮选池1的下部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8,用于生成大量的微纳米气泡。浮选池1上部设置有投放装置9,以将胞外酶均匀投放入浮选池1中,并且浮选池1上部设置有生成物处理装置6,以去除反应生成的浮渣。如此设置,污水进入浮选池1后,投放装置9将胞外酶均匀投放入浮选池1内并且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8生成大量微纳米气泡,污水中的有机物与胞外酶在微纳米气泡内反应,反应生成的悬浮浮渣依托微纳米气泡上浮,达到浮选效果;然后污水进入生化反应池2,进行深度处理,浮选池1内的胞外酶辅料除去部分氮和磷,在生化反应池2内将剩余的氮磷含量继续降低;随后,处理后的污水由生化反应池2进入生化膜池,进行进一步深度反应以及过滤处理,逐渐达到各种出水标准,进行出水的回收利用,本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出水能够达到国家地表水第四类标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厌氧区和好氧区的处理,本方案中将生物酶技术溶入到浮选设备内,同时通过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更能达到减量化及水循环使用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直接进行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后的出水水质不易达到氮磷排放标准的技术问题,同时,相对于单独设置生物膜池3来说,在生物膜池3之前增加多级预处理工序,能够减轻生物膜的负荷,以提高生物膜的使用寿命。另外,此胞外酶浮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用于预存待处理的污水的入口区、浮选池(1)、生化反应池(2)、生物膜池(3)和用于储存处理完成的污水的出口区;浮选池(1)包括用于供待处理的污水进入的第一进水口(4)和用于供处理后的污水流出的第一出水口(5),所述浮选池(1)下部设置有用于生成微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8),上部设置有用于投放胞外酶的投放装置(9)和用于去除反应生成浮渣的生成物处理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用于预存待处理的污水的入口区、浮选池(1)、生化反应池(2)、生物膜池(3)和用于储存处理完成的污水的出口区;浮选池(1)包括用于供待处理的污水进入的第一进水口(4)和用于供处理后的污水流出的第一出水口(5),所述浮选池(1)下部设置有用于生成微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8),上部设置有用于投放胞外酶的投放装置(9)和用于去除反应生成浮渣的生成物处理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池(1)设置有用于直接与所述出口区连接的第二出水口(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8)生成的微纳米气泡的直径均小于3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池(2)包括厌氧池(201)和与所述厌氧池(201)相连通的好氧池(2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秀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水清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