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13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该方法包括:(1)调节煮炼废水的pH,接着加入煮炼废水生物酶于反应;生物酶包括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过滤得到第一处理液;(2)向第一处理液中加入亚铁盐和双氧水处,过滤得到第二处理液;(3)向第二处理液中加入生石灰,搅拌后静置,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与其他经过过滤后的废水混合后,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过滤后滤液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和好氧池进行处理后,再经吸附剂进行吸附过滤得到处理后水。该工艺能够显著降低苎麻脱胶废水尤其是煮炼废水中污染物含量,使得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后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A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 of Ramie Degumming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在苎麻脱胶过程中,每个处理阶段都会产生废水,其中以煮炼废水最为难处理。煮炼废水量大,呈强碱性,含碱浓度约0.3%,废水呈深褐色,有机污染物浓度高,BOD和COD均高达每升数千毫克。现有技术中,导致苎麻脱胶废水的效果处理并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该工艺能够显著降低苎麻脱胶废水尤其是煮炼废水中污染物含量,使得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后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1)调节煮炼废水的pH至3-5,接着加入煮炼废水重量1.5-2%的生物酶于43-52℃条件下反应2-3h;生物酶包括质量比为1-2:2-3:1.5-2的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过滤得到第一处理液;(2)向第一处理液中加入亚铁盐和双氧水处理;亚铁盐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1-8‰;双氧水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2-4‰,处理60-80min,过滤得到第二处理液;(3)向第二处理液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4-12‰,搅拌后静置,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与其他经过过滤后的废水混合后,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过滤后滤液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和好氧池进行处理后,再经吸附剂进行吸附过滤得到处理后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该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将煮炼废水首先单独进行处理,分别经过生物酶处理分解煮炼废水中含有的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胶质物质,接着采用亚铁盐和双氧水处理配合以达到强氧化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絮凝沉淀后得到胶质物去除率高、COD去除率高、色度去除率高的清液。(2)本专利技术将经处理后的煮炼废水的上清液与苎麻脱胶过程中其他阶段产生的废水依次进行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吸附剂过滤,减少化学试剂的投入量,处理后的苎麻脱胶废水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进行具体说明。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1)调节煮炼废水的pH至3-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硫酸调节所述煮炼废水的pH,避免引入杂质元素。接着加入煮炼废水重量1.5-2%的生物酶于43-52℃条件下反应2-3h。生物酶包括质量比为1-2:2-3:1.5-2的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以充分降解煮炼废水中所含的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胶质物质,过滤得到第一处理液。(2)向第一处理液中加入亚铁盐和双氧水处理。二价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催化过氧化氢从而产生氧化能力更强的过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氧化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在本实施例中,铁盐进一步地为亚铁盐为硫酸亚铁。亚铁盐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1-8‰;双氧水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2-4‰,处理60-80min,以达到最佳的降解效果,过滤得到第二处理液。(3)向第二处理液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4-12‰,搅拌后静置,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与其他经过过滤后的废水混合后,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对胶体物质具有强烈的电中和作用;对水解产物对水中悬浮物具有优良架桥吸附作用;对溶解性物质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过滤后滤液依次进行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其中,水解酸化可通过水解发酵细菌的代谢活动降解水中的复杂有机物。厌氧生物处理可通过产甲烷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好氧生物处理可通过硝化细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再经吸附剂进行吸附过滤得到处理后水。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藻土、膨润土、陶瓷粉和凹凸棒土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吸附剂包括2-3份的硅藻土,3-4份的陶瓷粉和2-4份的活性炭。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1)采用硫酸调节煮炼废水的pH至3;接着加入煮炼废水重量1.5%的生物酶于43℃条件下反应3h。生物酶包括质量比为1:2:1.5的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过滤得到第一处理液;(2)向第一处理液中加入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处理。亚铁盐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重量的1‰;双氧水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2‰,处理60min,过滤得到第二处理液;(3)向第二处理液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4‰,搅拌后静置,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与其他经过过滤后的废水混合后,加入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过滤后滤液依次进行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后,再经吸附剂进行吸附过滤得到处理后水。按重量份数计,吸附剂包括2份的硅藻土,3份的陶瓷粉和2份的活性炭。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1)采用硫酸调节煮炼废水的pH至5;接着加入煮炼废水重量2%的生物酶于52℃条件下反应3h。生物酶包括质量比为2:3:2的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过滤得到第一处理液;(2)向第一处理液中加入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处理。亚铁盐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8‰;双氧水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4‰,处理80min,过滤得到第二处理液;(3)向第二处理液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12‰,搅拌后静置,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与其他经过过滤后的废水混合后,加入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过滤后滤液依次进行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后,再经吸附剂进行吸附过滤得到处理后水。按重量份数计,吸附剂包括3份的硅藻土,4份的陶瓷粉和4份的活性炭。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1)采用硫酸调节煮炼废水的pH至4;接着加入煮炼废水重量1.8%的生物酶于50℃条件下反应2.5h。生物酶包括质量比为1.5:2.5:1.8的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过滤得到第一处理液;(2)向第一处理液中加入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处理。亚铁盐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5‰;双氧水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3‰,处理70min,过滤得到第二处理液;(3)向第二处理液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为第一处理液的8‰,搅拌后静置,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与其他经过过滤后的废水混合后,加入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过滤后滤液依次进行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后,再经吸附剂进行吸附过滤得到处理后水。按重量份数计,吸附剂包括2.5份的硅藻土,3.5份的陶瓷粉和3份的活性炭。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1)采用硫酸调节煮炼废水的pH至4.8;接着加入煮炼废水重量1.9%的生物酶于47℃条件下反应2.2h。生物酶包括质量比为1.2:2.8:1.8的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过滤得到第一处理液;(2)向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1)调节煮炼废水的pH至3‑5,接着加入所述煮炼废水重量1.5‑2%的生物酶于43‑52℃条件下反应2‑3h;所述生物酶包括质量比为1‑2:2‑3:1.5‑2的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过滤得到第一处理液;(2)向所述第一处理液中加入亚铁盐和双氧水处理;所述亚铁盐的加入量为所述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1‑8‰;所述双氧水的加入量为所述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2‑4‰,处理60‑80min,过滤得到第二处理液;(3)向所述第二处理液中加入生石灰,静置收集上清液;所述生石灰的加入量为所述第一处理液的4‑12‰,搅拌后静置,取上清液;(4)将所述上清液与其他经过过滤后的废水混合后,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过滤后滤液依次进行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后,再经吸附剂进行吸附过滤得到处理后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苎麻脱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1)调节煮炼废水的pH至3-5,接着加入所述煮炼废水重量1.5-2%的生物酶于43-52℃条件下反应2-3h;所述生物酶包括质量比为1-2:2-3:1.5-2的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过滤得到第一处理液;(2)向所述第一处理液中加入亚铁盐和双氧水处理;所述亚铁盐的加入量为所述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1-8‰;所述双氧水的加入量为所述第一处理液的重量的2-4‰,处理60-80min,过滤得到第二处理液;(3)向所述第二处理液中加入生石灰,静置收集上清液;所述生石灰的加入量为所述第一处理液的4-12‰,搅拌后静置,取上清液;(4)将所述上清液与其他经过过滤后的废水混合后,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祝别晓东杨继前李文成王惠廖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