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782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烹调装置,在食材的加热烹调中使用,能够抑制多余的水分、油脂向已加热的食材附着,并且没有烧焦,能够实现均匀的烹制程度。该烹调装置具备:容器体(3),所述容器体(3)具有底部(3a)和从底部(3a)的周缘(3b)立设的周壁(3c);及把手(5),所述把手(5)设置在周壁(3c)的外侧面。通过在形成底部(3a)的内表面的平坦部(3d)以纵横呈直角交叉的格子状排列多个压花突起(7),从而形成有凹凸区域(7a)。

Coo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调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于加热烹调食材的烹调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烹调装置的构造的一例,公开了一种烹调用锅,该烹调用锅使在外侧面部层叠重合不锈钢材、在中间部层叠重合铝材、在内侧面部层叠重合不锈钢材的容器体成型,并在该内侧面部的表面形成由规定高度和间隔构成的压花突起(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5280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明确表示压花突起5的排列,但参照该公报的图1能够推测,在一个压花突起5的周围以等间隔并呈同心圆状地配置有六个压花突起5,在相邻的压花突起5彼此之间形成有凹槽部6。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没有压花突起的情况下,由于烹调装置的平坦的底面与食材始终以面直接地接触,因此存在加热时若仅水平摇动烹调装置则容易烧焦的课题。另外,由于从食材排出的多余水分、油脂持续地与食材的周缘接触,因此还存在食材未被均匀加热的问题。但是,即使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存在压花突起的情况下,由于在相邻的压花突起5之间凹槽部6的宽度窄且蜿蜒形成,因此存在烹调中从食材排出的水分、油脂难以从内侧面部3的表面流动,不能够充分抑制多余的水分、油脂向已加热的食材附着的课题。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因此,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本技术的烹调装置,[1]具备:容器体,所述容器体具有底部和从该底部的周缘立设的周壁;及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周壁的外侧面,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底部的内表面的平坦部以纵横呈直角交叉的格子状排列多个压花突起而形成有凹凸区域。由此,由于将所述凹凸区域的凹部以直线状纵横形成,因此在烹调中从食材排出的水分、油脂容易沿着该凹部移动,不会残留在所述凹凸区域,容易聚集到该凹凸区域的外缘。另外本技术[2]根据所述[1]所述的烹调装置,所述压花突起形成为与所述平坦部接触的线为圆形的冠状球体。由此,由于与在压花突起形成有平坦面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食材与由所述冠状球体形成的凸部的接触面积更小,因此能够使所述压花突起和食材进行烧焦少的局部接触。另外本技术[3]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烹调装置,所述平坦部的周缘部形成为在所述周壁和所述凹凸区域的外缘之间形成的槽部。由此,在烹调中从食材排出的水分、油脂沿所述凹凸区域的凹部移动而存积在所述槽部,能够在烹调中将多余的水分、油脂通过擦除等方式除去。另外本技术[4]根据所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调装置,在所述底部及所述周壁的内表面整体形成有多个压花突起。由此,由于食材与所述周壁也是直接接触,因此能够加热烹调大约始终与所述周壁接触的量的大量的食材。另外本技术[5]根据所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调装置,所述容器体形成为,从所述周壁的上端开口面看为圆角的方形。由此,能够形成呈面积比圆形大的所述方形且形成有所述压花突起的大致方形的平底锅。此外,圆形的平底锅也是优选的。另外,若降低所述周壁则能够作为平底锅使用,若增高所述周壁则能够作为锅使用。所述压花突起能够将金属板由压延法或冲压法等形成。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烹调装置,在加热烹调中,由于烹调者能够手持把手,使食材始终在烹调装置的接触部分和非接触部分上移动,因此能够提供不会烧焦的烹调装置。另外,即使不挪动烹调装置地加热食材也不会大面积产生烧焦,能够在牛排等现状食材上留下看上去新颖的水滴状焦痕,制作出赋予看上去柔和的印象的菜肴。另外,由于压花突起由冠状球体形成,由冠状球体形成的凸部的前端部分形成为球体,因此能够使烹调中的食材的移动顺畅。再者,由于将压花突起彼此以纵横呈直角交叉的格子状排列多个而形成有凹凸区域,因此从食材排出的多余的水分和油脂沿纵横的直线状的凹部移动而容易流到槽部,能够提供可抑制多余的水分、油脂向已加热的食材附着的烹调装置。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的烹调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是平底锅1的正视图。图2表示本技术的烹调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是平底锅1的后视图。图3表示本技术的烹调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是表示平底锅1的曲线状态的状态的参考立体图。图4是图1的A-A放大剖视图。图5是将图3的平底锅1的四个角的一个角部切掉一部分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平底锅;3:容器体;3a:底部;3b:周缘;3c:周壁;3d:平坦部;3e:上端开口面;3f:槽部;5:把手;7:压花突起;7a:凹凸区域;7b:凹部;7c:凸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烹调装置的实施方式。作为本技术的烹调装置的平底锅1,如图1至图3所示,具备:容器体3,该容器体3具有底部3a和从底部3a的周缘3b立设的周壁3c;及把手5,该把手5设置在周壁3c的外侧面。另外,在平底锅1中,通过在形成底部3a的内表面的平坦部3d以纵横呈直角交叉的格子状排列多个压花突起7,从而形成有凹凸区域7a。另外,在平底锅1中,容器体3形成为从周壁3c的上端开口面3e看为圆角的方形。压花突起7如图4及图5所示形成为与平坦部3d接触的线为圆形的冠状球体。另外,平坦部3d的周缘部形成为在周壁3c和凹凸区域7a的外缘之间形成的槽部3f。另外,由于通过使凹凸区域7a形成为格子状,从而凹凸区域7a的凹部7b能够以直线状纵横形成,因此在烹调中从食材排出的水分、油脂容易沿凹部7b移动而聚集到槽部3f。另外,由于压花突起7形成在冠状球体的凸部7c,凸部7c的前端部分形成为球体,因此能够使烹调中的食材的移动顺畅。另外,由于与压花突起的前端部分形成为平坦面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食材与凸部7c的接触面积更小,因此能够使压花突起7与食材进行烧焦少的局部接触。优选在底部3a及周壁3c的内表面整体形成有多个压花突起7。由于食材与周壁3c也是直接接触,因此能够加热烹调始终与周壁3c接触的程度的量的大量的食材。像这样,根据本技术,以纵横呈直角交叉的格子状排列多个压花突起7,而形成有由凹部7b和凸部7c构成的凹凸区域7a,因此能够使凸部7c和食材局部接触。另外,从食材排出的水分和油脂容易沿纵横的直线状的凹部7b移动而聚集到槽部3f,能够提供可抑制多余的水分、油脂向已加热的食材附着的平底锅1。另外,由于由冠状球体形成的凸部7c的前端部分形成为球体,因此烹调中的食材的移动顺畅,凸部7c和食材为局部接触而不会烧焦,能够提供可实现均匀的烹制程度的平底锅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体,所述容器体具有底部和从该底部的周缘立设的周壁;及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周壁的外侧面,在形成所述底部的内表面的平坦部以纵横呈直角交叉的格子状排列多个压花突起而形成有凹凸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6 JP 2018-0010821.一种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体,所述容器体具有底部和从该底部的周缘立设的周壁;及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周壁的外侧面,在形成所述底部的内表面的平坦部以纵横呈直角交叉的格子状排列多个压花突起而形成有凹凸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突起形成为与所述平坦部接触的线为圆形的冠状球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部的周缘部形成为在所述周壁和所述凹凸区域的外缘之间形成的槽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田广次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福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