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78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和烹饪器具,壳体组件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合而成,第二壳体包括接合部分和露出部分,第一壳体覆盖在接合部分外侧,且第一壳体的外侧面与露出部分的外侧面共同形成壳体组件的外侧面,接合部分的上侧和下侧中的一个设置有卡口,第二壳体的上侧设置有上方卡角且下侧设置有下方卡角,上方卡角和下方卡角中的一个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可插接到卡口中,上方卡角和下方卡角中的另一个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为金属材质,另一个为塑胶或塑料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壳体组件采用金属壳体和塑胶壳体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结构的强度,又保证了安全,还能保证壳体组件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炊具
,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和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例如电饭煲的烹饪器具产品,其煲身的壳体一般为全五金材质,但是这种结构一般强度较弱、容易凹陷,且尾部连接位置容易开裂。此外,五金壳体在异常情况下会有电压存在,导致消费者有触电感觉等问题。还有的煲身壳体采用全塑胶材质,这种煲身通常外观质感不够好,且塑胶表面还通常会存在注塑成型的缺陷。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壳体组件和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壳体组件,用于安装至烹饪器具,所述壳体组件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合而成,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接合部分和露出部分,所述第一壳体覆盖在所述接合部分外侧,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与所述露出部分的外侧面共同形成所述壳体组件的外侧面,所述接合部分的上侧和下侧中的一个设置有卡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设置有上方卡角且下侧设置有下方卡角,所述上方卡角和所述下方卡角中的一个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可插接到所述卡口中,所述上方卡角和所述下方卡角中的另一个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为金属材质,另一个为塑胶或塑料材质。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二壳体为塑胶或塑料材质。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构造为封闭的环形,且所述接合部分相对于所述露出部分侧向设置。优选地,所述接合部分的上侧和下侧中的另一个也设置有卡口。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所述煲体包括中板、底座和如上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中板设置于所述煲体的顶部,所述壳体组件设置于所述煲体的上侧部,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煲体的下侧部和底部;内锅,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煲体中;以及盖体,所述盖体可盖合至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至所述煲体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根据本技术的壳体组件和烹饪器具,通过使壳体组件采用金属壳体和塑胶壳体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结构的强度,又保证了安全性能,还能保证壳体组件经久耐用。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组装立体图,其中省略了盖体;以及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和烹饪器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各种功能。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与常规的烹饪器具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下文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立体图。烹饪器具1一般包括煲体10和盖体20。煲体10通常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50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50的清洗。内锅50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10中还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盖体20优选地枢转地连接至煲体10,且盖体20能够盖合在煲体10上,当盖体20盖合在煲体10上时,盖体20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煲体10包括中板11、底座12和壳体组件30。中板11设置于煲体10的顶部,底座12设置于煲体10的下侧部和底部,壳体组件30设置于煲体10的上侧部并连接至中板11且装配在底座12上。优选地,壳体组件30可以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连接至中板11。或者,两者也可以通过卡合方式固定,或者壳体组件30与中板11可以不单独固定,而是将壳体组件30压合固定在中板11与底座12之间。下文将对壳体组件30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组件30优选为环绕煲体10的环形形状,壳体组件30由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接合而成,使得第一壳体31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壳体32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共同形成壳体组件30的外侧面,也就是说,当从外侧观看壳体组件30时,既能看到第一壳体31,又能看到第二壳体32。进一步,第一壳体31为金属材质,第二壳体32为塑胶或塑料材质。其中金属可以采用例如不锈钢、铝合金、马口铁、镀铬铁等材料,塑胶或塑料可以采用例如PVC膜、PC膜、PP、PC+ABS等材料。该方案通过使壳体组件30采用金属壳体和塑胶或塑料壳体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壳体组件的结构的强度,又保证了安全性能,使得壳体组件30经久耐用。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32构造为封闭的环形,且包括接合部分321和相对于接合部分321侧向设置的露出部分322。第一壳体31的形状与接合部分321的形状匹配,第一壳体31覆盖在接合部分321外侧,且第一壳体31的外侧面与露出部分322的外侧面共同形成壳体组件30的外侧面,从而使得壳体组件30同时具有金属和塑胶的质感。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接合部分321的体积大于露出部分322的体积,但是接合部分321的体积也可以小于或等于露出部分322的体积。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31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卡角,且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31上侧的多个上卡角313和设置在第一壳体31下侧的多个下卡角314。优选地,多个卡角为与第一壳体31一体形成的一体件。第二壳体32的接合部分321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卡口,且包括设置在接合部分321上侧的多个上卡口323和设置在第一壳体31下侧的多个下卡口324。优选地,上卡角313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下卡角314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上卡口323设置为向上开口,下卡口324设置为向下开口。该方案可以提高装配的便利性,使得当将第一壳体31装配到接合部分321上时,只需将第一壳体31从上往下直接装配,使上卡角313套设在上卡口323中即可。待第一壳体31在第二壳体32外侧安装就位,可将下卡角314向内弯折成水平状态,并使其插接到下卡口324中,以此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装配的便利性,还可将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稳固地装配在一起。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下卡口324,而使下卡角314直接抵靠接合部分321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用于安装至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合而成,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接合部分和露出部分,所述第一壳体覆盖在所述接合部分外侧,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与所述露出部分的外侧面共同形成所述壳体组件的外侧面,所述接合部分的上侧和下侧中的一个设置有卡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设置有上方卡角且下侧设置有下方卡角,所述上方卡角和所述下方卡角中的一个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可插接到所述卡口中,所述上方卡角和所述下方卡角中的另一个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为金属材质,另一个为塑胶或塑料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用于安装至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合而成,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接合部分和露出部分,所述第一壳体覆盖在所述接合部分外侧,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与所述露出部分的外侧面共同形成所述壳体组件的外侧面,所述接合部分的上侧和下侧中的一个设置有卡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设置有上方卡角且下侧设置有下方卡角,所述上方卡角和所述下方卡角中的一个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可插接到所述卡口中,所述上方卡角和所述下方卡角中的另一个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为金属材质,另一个为塑胶或塑料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