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磷脂检测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60319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脂检测方法及应用,其中一种磷脂检测方法,其为用乙腈和乙酸铵洗脱;一种磷脂检测洗脱液,其包括,乙腈、乙酸铵,其中,按体积百分数计,所述乙腈为50%~95%,所述乙酸铵为5%~50%;一种磷脂检测方法的应用,其为用于检测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甘油磷脂酸、鞘磷脂、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分析的磷脂种类多,峰型好,保留时间短,方便快捷,可靠实用。

A Method for Detecting Phospholipid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脂检测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磷脂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磷脂检测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根据其极性酰基头基,磷脂分为六类: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s,P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s,PS)、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PG)、甘油磷脂酸(phosphatidicacid,PA)和鞘磷脂(sphingolipid,SM),磷脂的Sn-2酰基链发生降解可以变成溶血磷脂,如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础结构,人们对磷脂的生命功能的认识始于生物膜的基本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细胞在细胞膜和胞内膜水平所完成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磷脂定位及结构变化的影响,之后磷脂的重要功能被不断发掘出来。生物体内的膜的组成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外界的扰动及生物体的内部变化都可能引起膜上磷脂组成的变化。对膜上磷脂变化的研究有助于侧面理解外界环境导致的细胞生长代谢机制的变化。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针对磷脂组学的研究型模式生物,膜脂质由结构脂质(膜脂如PL)和储存脂质(主要是中性脂质)组成,磷脂组成多样。极性头部组,甘油骨架,磷脂类或立体特异性的变化将强烈影响机体的生物学活性。因此快速定量检测磷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关于磷脂的检测,国内外一般采用正相或反相液相色谱的方法,正相色谱多采用硅胶色谱柱,一般只对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响应较强,对其他种类的磷脂洗脱能力较弱,其次检测需要的平衡时间过长,不适用于快速分析复杂的生物膜磷脂。而反相色谱是根据磷脂化合物酰基链长度的不同导致的疏水性差异进行分离,故各大类磷脂很容易在同一时间段内被洗脱,从而导致峰型重叠。此外在检测器上也有报道质谱法检测磷脂,然而其价格高昂,维护成本高,磷脂分子电离出现抑制,影响峰型。相比而言,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成本低,已有研究对相关方法进行了探索,但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如流动相大多采用正己烷和异丙醇,对色谱柱、液相泵、分流环等硬件损害大,会使其寿命缩短,且已报道的检测方法只能检测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有限数量磷脂,或是平衡时间长、峰型拖尾、难分离导致定量不准,随着磷脂分子种类的增加,所需分离时间增加,选择合适的洗脱梯度和色谱参数,对兼具分离效果与分析效率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的技术缺陷,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作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磷脂检测方法及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磷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乙腈和乙酸铵洗脱。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磷脂检测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洗脱为梯度洗脱。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磷脂检测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梯度洗脱,其为0~2min时用第一体积比的所述乙腈和所述乙酸铵淋洗,2~20min时用第二体积比的所述乙腈和所述乙酸铵淋洗,再使用所述第一体积比的所述乙腈和所述乙酸铵淋洗;其中,所述第一体积比为95:5,所述第二体积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体积比。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磷脂检测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体积比为(95:5)~(50:50)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磷脂检测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体积比为90:10、80:20、70:30或60:40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磷脂检测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洗脱,其色谱柱的柱温为30~40℃,其漂移管温度为50~5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磷脂检测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洗脱,其进样量为5~20μL,流速为0.8~2.0mL/min,载气压力为2.50bar。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磷脂检测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检测区间为3.125~100mg/L。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磷脂检测洗脱液,其包括,乙腈、乙酸铵;其中,按体积百分数计,所述乙腈为50%~95%,所述乙酸铵为5%~5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磷脂检测方法的应用,其为用于检测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甘油磷脂酸、鞘磷脂、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检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保留时间短,色谱图的质量高,分离效果好,分离所需时间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实施例1磷脂标准样品的检测UPLC-Q-TOF-MS谱图。图2为磷脂标准混合样品的检测HPLC-ELSD谱图,其中图2a为实施例2的检测图谱;图2b为实施例3的检测图谱;图2c为实施例4的检测图谱。图3为实施例5不同色谱柱温度下磷脂标准混合样品的HPLC-ELSD谱图,其中图3a为30℃,图3b为35℃,图3c为40℃。图4为实施例6不同漂移管温度下磷脂标准混合样品的HPLC-ELSD谱图,其中图4a为45℃,图4b为50℃,图4c为55℃。图5为实施例8低浓度为0.002mg/mL磷脂标准混合样品的HPLC-ELSD谱图。图6为实施例8高浓度为0.2mg/mL磷脂标准混合样品的HPLC-ELSD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选用的试验仪器为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公司,美国),2414型蒸发光检测器,所用载气为氮气,配备氮气发生器。实施例1:分别称取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酸各0.1mg,溶于1mL氯仿-甲醇溶液中(2:1,v/v)都配成100mg/L单标溶液,过0.45μm膜后,进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检测。色谱实验条件为CORTECSUPLCHILIC色谱柱(φ2.1mm×150mm,1.6μm);流动相:A是乙腈,B是10mM醋酸铵水溶液(包含0.1%的甲酸,pH≈3.65);洗脱程序:0~2min,95%A,5%B;2~15min,95%~70%A,5%~30%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乙腈和乙酸铵洗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乙腈和乙酸铵洗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磷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为梯度洗脱。3.如权利要求2所述磷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洗脱,其为0~2min时用第一体积比的所述乙腈和所述乙酸铵淋洗,2~20min时用第二体积比的所述乙腈和所述乙酸铵淋洗,再使用所述第一体积比的所述乙腈和所述乙酸铵淋洗;其中,所述第一体积比为95:5,所述第二体积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体积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磷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体积比为(95:5)~(50:50)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磷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体积比为90:10、80:20、70:30或60:40的一种或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明赵品贞陶冠军刘睿杰张涛王兴国金青哲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