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杆耐久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24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14
本公开涉及一种稳定杆耐久试验台,包括:台架座(1)、稳定杆固定套件(8)以及驱动机构。稳定杆固定套件(8)设置在台架座(1)上,用于安装稳定杆(7),稳定杆(7)的端部连接有稳定杆连杆(6),且稳定杆(7)和稳定杆连杆(6)分别以对应于实际工况的方向布设,台架座(1)的平台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架(2),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架(2)上,稳定杆连杆(6)连接在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驱动机构用于对稳定杆连杆(6)施加纵向跳动和转向的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试验台可以模拟出整车实际使用中车轮纵向跳动以及转向时稳定杆的实际受力状态,提高了稳定杆耐久试验的精度,节约了整车路试的成本。

Stable Rod Durability Test B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杆耐久试验台
本公开涉及汽车悬架系统试验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稳定杆耐久试验台。
技术介绍
稳定杆是车辆悬架系统常用的零部件之一,在车辆转向与侧倾的过程中,为车辆提供横向的恢复力矩,提升整车的横向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为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对稳定杆的耐久试验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稳定杆耐久试验大多只能进行一个自由度的运动,即稳定杆两端的反向扭转运动,而无法模拟当车辆转弯时对稳定杆施加的转向的力。因此,目前的稳定杆耐久试验装置所模拟的稳定杆在车辆行进过程中的受力状态与实际工况不相符,使得试验的偏差较大,进而出现因试验数据不准确导致的车辆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杆耐久试验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耐久试验时汽车稳定杆的受力状态与实际不符,导致试验数据精度不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稳定杆耐久试验台,包括:台架座,所述台架座的平台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架;稳定杆固定套件,设置在所述台架座上,用于安装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端部连接有稳定杆连杆,且所述稳定杆和所述稳定杆连杆分别以对应于实际工况的方向布设;以及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稳定杆连杆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对所述稳定杆连杆施加纵向跳动和转向的力。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传动轴,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以能够被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而同轴转动;以及直线驱动件,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直线驱动件与所述转动轴形成为直线滑移运动副并能够随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稳定杆连杆连接在所述直线驱动件上。可选地,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传动轴的轴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匹配的凸棱。可选地,所述直线驱动件构造为套筒状,所述直线驱动件套设在所述传动轴外,且所述直线驱动件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凸棱相匹配的第二卡槽。可选地,所述凸棱的横断面呈十字形。可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立于所述台架座的平台上的立柱和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的安装板,所述旋转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可选地,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旋转驱动件本体以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配合的安装孔。可选地,两个所述固定架镜像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台架座上。可选地,所述直线驱动件上设有稳定杆连杆支架,所述稳定杆连杆一端安装在所述稳定杆连杆支架上。可选地,所述稳定杆固定套件有供所述稳定杆穿过的孔,所述稳定杆固定套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台架座的平台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能够对稳定杆施加纵向跳动和转向的力,从而模拟出整车实际使用中,车轮纵向跳动以及转向时稳定杆的实际受力状态,提高了稳定杆耐久试验的精度,节约了整车路试的成本。稳定杆及稳定杆连杆以对应于实际工况的方向布设,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稳定杆耐久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稳定杆耐久试验台的爆炸分解图。图3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直线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稳定杆固定套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台架座2固定架21立柱22安装板3旋转驱动件31旋转驱动件本体32安装支座33第一卡槽4传动轴41凸棱5直线驱动件51第二卡槽6稳定杆连杆7稳定杆8稳定杆固定套件81安装孔9稳定杆连接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如图1和2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稳定杆耐久试验台,包括:台架座1、稳定杆固定套件8以及驱动机构。其中,稳定杆固定套件8设置在台架座1上,用于安装稳定杆7,稳定杆7的端部连接有稳定杆连杆6,且稳定杆7和稳定杆连杆6分别以对应于实际工况的方向布设,台架座1的平台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架2,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架2上,稳定杆连杆6连接在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驱动机构用于对稳定杆连杆6施加纵向跳动和转向的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能够对稳定杆7施加纵向跳动和转向的力,从而模拟出整车实际使用中,车轮上下跳动以及转向时稳定杆7的实际受力状态,提高了稳定杆耐久试验的精度,节约了整车路试的成本。稳定杆7及稳定杆连杆6以对应于实际工况的方向布设,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为模拟整车车轮纵向跳动以及转向时稳定杆7的实际受力状态,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驱动机构可以包括:旋转驱动件3、转动轴4以及直线驱动件5。旋转驱动件3安装在固定架2上;传动轴4连接在旋转驱动件3的输出端,以能够被旋转驱动件3驱动而同轴转动;直线驱动件5连接在传动轴4上,直线驱动件5与转动轴4形成为直线滑移运动副并能够随传动轴4转动;稳定杆连杆6连接在直线驱动件5上。本公开驱动机构中的旋转驱动件3、转动轴4以及直线驱动件5可以视作一个整体,并对应于整车悬架系统中的减震器的位置及方向进行布设。可根据试验需要单独模拟车轮纵向跳动或整车转向时的稳定杆7的受力状态,或二者同时作用时稳定杆7的受力状态。为实现传动轴4与旋转驱动件3的同轴转动,如图4和图5所示,旋转驱动件3的输出端可以开设第一卡槽33,传动轴4的轴体形成有与第一卡槽33相匹配的凸棱41。旋转驱动件3的输出端开设的第一卡槽33能够对插入到其中的传动轴4在周向的旋转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旋转驱动件3转动时,能够带动传动轴4同轴转动。转动轴4通过直线驱动件5与稳定杆连杆6相连,从而可以将旋转驱动件3的产生的转向力传递给稳定杆7,以模拟整车转向时稳定杆7的实际受力状态。其中旋转驱动件3以及直线驱动件5的驱动源可以采用电动、气动、液动或者磁力的方式。在本公开中,如图5和图6所示,直线驱动件5可以构造为套筒状,直线驱动件5套设在传动轴4外,且直线驱动件5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与凸棱41相匹配的第二卡槽5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直线驱动件5的套筒状结构指的是其主体的外观形状,该直线驱动件5还包括提供直线驱动力的驱动部分,该驱动部分可以用任意适当的方式来实现。例如,为实现传动轴4与直线驱动件5之间的直线滑移,直线驱动件5可以设置成包含有直线推杆(图中未示出)的套筒状,直线推杆的固定端与传动轴相连,伸缩端与套筒相连接,以驱动套筒上下运动,并与套设于套筒内的传动轴4在轴向上产生相对直线滑移;或者也可以将直线推杆的固定端与套筒相连,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杆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座(1),所述台架座(1)的平台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架(2);稳定杆固定套件(8),设置在所述台架座(1)上,用于安装稳定杆(7),所述稳定杆(7)的端部连接有稳定杆连杆(6),且所述稳定杆(7)和所述稳定杆连杆(6)分别以对应于实际工况的方向布设;以及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上,所述稳定杆连杆(6)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对所述稳定杆连杆(6)施加纵向跳动和转向的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杆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座(1),所述台架座(1)的平台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架(2);稳定杆固定套件(8),设置在所述台架座(1)上,用于安装稳定杆(7),所述稳定杆(7)的端部连接有稳定杆连杆(6),且所述稳定杆(7)和所述稳定杆连杆(6)分别以对应于实际工况的方向布设;以及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上,所述稳定杆连杆(6)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对所述稳定杆连杆(6)施加纵向跳动和转向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3),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上;传动轴(4),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件(3)的输出端,以能够被所述旋转驱动件(3)驱动而同轴转动;以及直线驱动件(5),连接在所述传动轴(4)上,所述直线驱动件(5)与所述转动轴(4)形成为直线滑移运动副并能够随所述传动轴(4)转动;所述稳定杆连杆(6)连接在所述直线驱动件(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杆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件(3)的输出端开设有第一卡槽(33),所述传动轴(4)的轴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槽(33)相匹配的凸棱(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杆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件(5)构造为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勇孙佳姜金玉王万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