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91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包括面板、中间立柱、角立柱、固定针和支撑梁,中间立柱和角立柱通过固定针固定在地面上,相邻中间立柱和/或角立柱之间通过面板连接,通过支撑梁增加面板之间的强度;中间立柱两侧设置用于固定面板的第一安装槽,并且在中间贯穿设置容许固定针通过的第一固定孔;角立柱呈L形结构,并且在其两边上设置用于固定面板的第二安装槽,并且在中间贯穿设置容许固定针通过的第二固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针与中间立柱以及角立柱分体设计,方便对框架进行组装拼接;并且设置腰型孔,能够对中间立柱和角立柱进行位置的微调,使适配性更好。

A Composite Formwork for Cable Groo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
技术介绍
电缆沟槽通常埋设于地下,而且往往是后期施工,工期短,施工条件差,特别是施工空间受到限制,传统的建筑模板很难展开,加固支撑难度大,费时费力,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不但施工成本高,质量难以控制,而且现成杂乱无章,很难体现文明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包括面板、中间立柱、角立柱、固定针和支撑梁,所述中间立柱和所述角立柱通过所述固定针固定在地面上,相邻所述中间立柱和/或角立柱之间通过面板连接,通过所述支撑梁增加所述面板之间的强度;所述中间立柱两侧设置用于固定所述面板的第一安装槽,并且在中间贯穿设置容许所述固定针通过的第一固定孔;所述角立柱呈L形结构,并且在其两边上设置用于固定所述面板的第二安装槽,并且在中间贯穿设置容许所述固定针通过的第二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针的上端设置环形吊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孔为腰型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孔内设置两根所述固定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孔为腰型孔,并且设置在所述角立柱的一侧边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孔内设置两根所述固定针。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包括微调装置、支撑杆和固定块,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用于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固定块,另一端设置腰型孔,并且与所述微调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微调装置包括本体、对称设置用于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调节齿条、用于驱动所述调节齿条的调节齿轮、棘轮、锁定所述棘轮的锁舌和驱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的致动件,所述调节齿条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棘轮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且所述调节齿轮和所述棘轮同心转动,所述锁舌设置在所述棘轮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微调装置包括本体、滑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调节齿条、驱动所述调节齿条滑动的驱动齿轮、棘轮、锁定所述棘轮的锁舌和驱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的致动件,所述棘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同心设置,所述锁舌设置在所述棘轮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立柱和所述角立柱侧边设置拉环。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针与中间立柱以及角立柱分体设计,方便对框架进行组装拼接;并且设置腰型孔,能够对中间立柱和角立柱进行位置的微调,使适配性更好;支撑梁设置粗调与细调,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并且其中设置棘轮机构,在调节的同时进行锁定,操作更加快速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的拼接示意图;图2为中间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间立柱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角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支撑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微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微动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为另一拼接示意图;图10为转角井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十字井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T型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如图1所示,包括面板1、中间立柱2、角立柱3、固定针4和支撑梁5,根据工程图所需搭建的形状,将中间立柱2和角立柱3通过固定针4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在相邻的中间立柱和/或角立柱3之间安装面板1,并且相对面板1之间加设支撑梁5增加强度。其中,中间立柱2用于延长面板1,角立柱3用于改变面板1的方向。为了方便固定针4的拔离,在固定针4的上端设置环形吊圈41。浇筑完成后需要将面板1、中间立柱2以及角立柱3拆除,优选的,在中间立柱2和角立柱3侧边设置拉环6,在拆除时,勾住拉环6,向两侧拉拽,能够快速、方便的将面板1进行拆除。如图2-3所示,中间立柱2呈长方体,其两侧设置开设第一安装槽21,中间贯穿设置容许固定针4通过的第一固定孔22。在使用时,固定针4从第一固定孔22的一端插入后插入地面,将中间立柱2进行固定,面板1固定于侧面的第一安装槽21内。另外,第一固定孔22为腰型孔,为了能够对中间立柱2的位置进行微调,进而使其能够与面板1安装的更加匹配。优选的,第一固定孔22内安装两根固定针4,将中间立柱2进行固定,通过两根固定针4确定一个平面,进一步保证中间立柱2安装的牢固性。如图4所示,角立柱3呈L形结构,并且在其两边上设置用于固定面板1的第二安装槽31,并且在中间贯穿设置容许固定针4通过的第二固定孔32。在使用时,将固定针4从第二固定孔32的上端插入后插入地面,进而将角立柱3进行固定。面板1安装在角立柱3的两侧边的第二安装槽31内。同样的,第二固定孔32可以是腰型孔,并且设置在角立柱3的一侧边上。当固定针4插入地面后,能够通过腰型孔对角立柱3的位置进行小范围调节,以使得角立柱3与面板1安装的更匹配。优选的,第二固定孔32内安装两根固定针4,将角立柱3进行固定,通过两根固定针4确定一个平面,进一步保证角立柱3安装的牢固性。如图5和7所示,支撑梁5包括微调装置51、支撑杆52和固定块53,支撑杆52的一端设置用于与面板1连接的固定块53,另一端设置腰型孔54,并且与微调装置51连接。通常采用螺丝和螺母进行固定,通过条送螺母,沿腰型孔54引导方向调节,位置,到达指定位置后,锁紧螺母。在使用时,将微调装置51两端的支撑杆52架设在相对的面板1上方,通过固定块53与面板1固定。调松螺帽对支撑梁5整体长度进行粗条,完成后,通过微调装置51进行细调,将相对设置的两块面板1收紧加固。具体的,微调装置51包括本体511a、对称设置用于与支撑杆52连接的调节齿条512a、用于驱动调节齿条512a的调节齿轮513a、棘轮514a、锁定棘轮514a的锁舌515a和驱动调节齿轮513a的致动件(未示出),调节齿条512a滑动且平行的设置在本体511a上,在两条调节齿条512a之间转动的设置调节齿轮513a,通过调节齿轮513a同步驱动两侧的调节齿条512a。棘轮514a与调节齿轮513a同步设置,并且在棘轮514a的一侧设置锁舌515a,通过致动件转动调节齿轮513a的同时,棘轮514a也同时转动,并且锁舌515a控制锦纶514a只能单向转动,反向转动则会被锁舌515a卡死。致动件可以是手柄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在使用时,微调装置5的两根调节齿条512a均安装支撑杆52,;也可以在其中一根调节齿条512a上安装支撑杆52,另一根调节齿条512a安装固定块53。通过设置两根调节齿条512a,能够在两端同时设置支撑杆52以增加支撑梁5的长度。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8所示,支撑杆52的一端设置用于与面板1连接的固定块53,另一端设置腰型孔54,并且与微调装置51连接。通常采用螺丝和螺母进行固定,通过条送螺母,沿腰型孔54引导方向调节,位置,到达指定位置后,锁紧螺母。在使用时,将微调装置51两端的支撑杆52架设在相对的面板1上方,通过固定块53与面板1固定。微调装置51上也安装固定块53,也可以安装其他能够直接与面板1固定的结构。微调装置51包括本体511b、滑动设置在本体511b上的调节齿条512b、用于驱动调节齿条512b的调节齿轮513b、棘轮514b、锁定棘轮514b的锁舌515b和驱动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中间立柱、角立柱、固定针和支撑梁,所述中间立柱和所述角立柱通过所述固定针固定在地面上,相邻所述中间立柱和/或角立柱之间通过面板连接,通过所述支撑梁增加所述面板之间的强度;所述中间立柱两侧设置用于固定所述面板的第一安装槽,并且在中间贯穿设置容许所述固定针通过的第一固定孔;所述角立柱呈L形结构,并且在其两边上设置用于固定所述面板的第二安装槽,并且在中间贯穿设置容许所述固定针通过的第二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中间立柱、角立柱、固定针和支撑梁,所述中间立柱和所述角立柱通过所述固定针固定在地面上,相邻所述中间立柱和/或角立柱之间通过面板连接,通过所述支撑梁增加所述面板之间的强度;所述中间立柱两侧设置用于固定所述面板的第一安装槽,并且在中间贯穿设置容许所述固定针通过的第一固定孔;所述角立柱呈L形结构,并且在其两边上设置用于固定所述面板的第二安装槽,并且在中间贯穿设置容许所述固定针通过的第二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针的上端设置环形吊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为腰型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设置两根所述固定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为腰型孔,并且设置在所述角立柱的一侧边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沟槽组合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设置两根所述固定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沈峰陆家祥张历杜培王海华吴雨辰夏永强周于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太仓市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