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针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84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针刺机,它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部一侧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皮带与水平转轴相连,所述水平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在所述水平转轴上设有两个连杆颈,所述连杆颈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与活塞相连,所述活塞与推杆相连,所述推杆和针板相连,在所述推杆外侧设有双向导柱,在所述双向导柱下方设有油缸,所述油缸与剥网板相连,在所述剥网板下方设有拖网板,在所述拖网板下部与丝杆相连,所述丝杆与蜗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连接性好不分层、无断针,进行连续针刺逐渐渗透若干固定层次,提高了预制件的纵向增强纤维含量,提高针刺效率。

An improved need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针刺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针刺机。
技术介绍
现有针刺机机械设备针刺纤维多层准三维预制件,为了达到针刺厚度、密度、垂直方向纤维含量的高要求,是由人工操作控制每个环节工艺,在针刺产品过程中,托网板、立柱等配套零件都是固定零件不能自动升降,每抬针一次,针刺设备要在时间上停一次进行人工向下抬针,这样造成抬针困难造成制品断针多、厚度层次不均、无纺纤维受弯曲、上下针刺连接使产品分层、密度不均匀,抗拉强度达不到,使后续制品CVD沉积工艺带来质量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产品连接性好不分层、无断针,进行连续针刺逐渐渗透若干固定层次,提高了预制件的纵向增强纤维含量,提高针刺效率的改进的针刺机。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针刺机,它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部一侧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皮带与水平转轴相连,所述水平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在所述水平转轴上设有两个连杆颈,分别为连杆颈Ⅰ和连杆颈Ⅱ,所述连杆颈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与活塞相连,所述活塞与推杆相连,所述推杆和针板相连,所述针板分为针板Ⅰ和针板Ⅱ,针板Ⅰ和针板Ⅱ相间设置,且针板Ⅰ和针板Ⅱ之间做往复交替运动,在所述推杆外侧设有双向导柱,在所述双向导柱下方设有油缸,所述油缸与剥网板相连,在所述剥网板下方设有拖网板,在所述拖网板下部与丝杆相连,所述丝杆与蜗轮相连。在所述针板的底面均匀设有刺针。所述蜗轮共设四个,均固定在机架底板上,丝杆由蜗轮驱动上下运动,丝杆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托网板,通过自动化调速电动机带动蜗轮丝杆控制托网板的升降。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通过调整托网板、以及在增设的油缸作用下使产品得到相应的针刺厚度,通过增加针刺厚度,可以将叠层的短切纤维网胎与长碳纤维平面织物进行连续针刺逐渐渗透若干固定层次,提高了预制件的纵向增强纤维含量,使产品连接性好不分层、无断针,有效控制了层间密度一致,优化了预制件内部结构及孔隙分布;在垂直方向增加了一定量的纵向连续贯穿性纤维,使之在CVD过程中容易吸附承载基体碳,从而大大提高了垂直方向的导热性能、抗拉强度以及剪切强度,设置两组针板,提高了针刺的效率,本装置运行平稳,使用可靠,符合实际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针板Ⅰ和针板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针刺机,它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上部一侧设有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通过皮带3与水平转轴4相连,所述水平转轴4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在所述水平转轴4上设有两个连杆颈,分别为连杆颈Ⅰ5和连杆颈Ⅱ6,所述连杆颈与连杆7相连,所述连杆7与活塞8相连,所述活塞8与推杆9相连,所述推杆9和针板相连,所述针板分为针板Ⅰ10和针板Ⅱ11,针板Ⅰ10和针板Ⅱ11相间设置,且针板Ⅰ10和针板Ⅱ11之间做往复交替运动,在所述推杆9外侧设有双向导柱12,在所述双向导柱12下方设有油缸13,所述油缸13与剥网板14相连,在所述剥网板14下方设有拖网板15,在所述拖网板15下部与丝杆16相连,所述丝杆16与蜗轮17相连;在所述针板的底面均匀设有刺针;所述蜗轮17共设四个,均固定在机架1底板上,丝杆16由蜗轮17驱动上下运动,丝杆16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托网板15,通过自动化调速电动机带动蜗轮17丝杆16控制托网板15的升降。本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通过调整托网板、以及在增设的油缸作用下使产品得到相应的针刺厚度,通过增加针刺厚度,可以将叠层的短切纤维网胎与长碳纤维平面织物进行连续针刺逐渐渗透若干固定层次,提高了预制件的纵向增强纤维含量,使产品连接性好不分层、无断针,有效控制了层间密度一致,优化了预制件内部结构及孔隙分布;在垂直方向增加了一定量的纵向连续贯穿性纤维,使之在CVD过程中容易吸附承载基体碳,从而大大提高了垂直方向的导热性能、抗拉强度以及剪切强度,设置两组针板,提高了针刺的效率,本装置运行平稳,使用可靠,符合实际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针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上部一侧设有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通过皮带(3)与水平转轴(4)相连,所述水平转轴(4)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在所述水平转轴(4)上设有两个连杆颈,分别为连杆颈Ⅰ(5)和连杆颈Ⅱ(6),所述连杆颈与连杆(7)相连,所述连杆(7)与活塞(8)相连,所述活塞(8)与推杆(9)相连,所述推杆(9)和针板相连,所述针板分为针板Ⅰ(10)和针板Ⅱ(11),针板Ⅰ(10)和针板Ⅱ(11)相间设置,且针板Ⅰ(10)和针板Ⅱ(11)之间做往复交替运动,在所述推杆(9)外侧设有双向导柱(12),在所述双向导柱(12)下方设有油缸(13),所述油缸(13)与剥网板(14)相连,在所述剥网板(14)下方设有拖网板(15),在所述拖网板(15)下部与丝杆(16)相连,所述丝杆(16)与蜗轮(1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针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上部一侧设有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通过皮带(3)与水平转轴(4)相连,所述水平转轴(4)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在所述水平转轴(4)上设有两个连杆颈,分别为连杆颈Ⅰ(5)和连杆颈Ⅱ(6),所述连杆颈与连杆(7)相连,所述连杆(7)与活塞(8)相连,所述活塞(8)与推杆(9)相连,所述推杆(9)和针板相连,所述针板分为针板Ⅰ(10)和针板Ⅱ(11),针板Ⅰ(10)和针板Ⅱ(11)相间设置,且针板Ⅰ(10)和针板Ⅱ(11)之间做往复交替运动,在所述推杆(9)外侧设有双向导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宜泰碳纤维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