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及中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715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及中框结构。该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结构,以及后模结构;后模结构包括后模模芯,设于后模模芯上的注塑孔,以及设于后模模芯上的后模型腔分型面和后模内分模面;前模结构包括前模模芯,设于前模模芯上的前模型腔分型面和前模内分模面,前模内分模面与后模内分模面正对;前模型腔分型面与后模型腔分型面之间围设形成与注塑孔连通的型腔结构,前模内分模面与后模内分模面之间围设形成有与型腔结构连通的排气腔;前模型腔分型面包括与前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与前模内分模面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不仅成本低,还不会在分型面上产生披锋而影响产品质量。

Injection Mold for Plastic Medium Frame and Medium Fram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及中框结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是涉及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及中框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中的电视等各种显示设备,通常会利用显示设备前壳、模组前壳及光学内支架等结构形成的外壳结构,对显示屏幕进行固定和支撑。但是,这种外壳结构会在显示屏幕周围形成较大的黑框,同时也使得显示设备的厚度较厚,影响了美观。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电视等各种显示设备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无框显示设备逐渐出现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这种无框显示设备中,通常会利用一个中框结构代替传统的显示设备前壳、模组前壳及光学内支架等结构,可以减小显示屏幕周围的黑框,还可以减小显示设备的厚度。但是,根据液晶模组中框结构,即想达到无边框效果,又要克服塑胶产品成型后的缺陷,通常难以二者兼顾。若采用金属中框,成本高,加工工艺成本高不说,造价高,玻璃粘贴困难。若采用塑胶中框,塑胶中框在模具设计上,存在很多方案难以解决问题:如果在模具设计时将分型面设计在后模上,会造成排气困难分型面上容易产生披峰,不仅影响注塑出来产品质量,同时显示设备在运输过程中,还容易使得液晶模组光学膜片被划伤;如果在模具设计时将分型面设计在前模上,分型面上也容易产生披峰,影响玻璃粘贴及光的反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及中框结构,不仅成本低,还不会在分型面上产生披锋而影响产品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结构,以及与所述前模结构配合的后模结构;所述后模结构包括后模模芯,设于所述后模模芯上的注塑孔,以及设于所述后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后模型腔分型面和后模内分模面,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与所述注塑孔对应;所述前模结构包括前模模芯,设于所述前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前模型腔分型面和前模内分模面,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与所述注塑孔对应,所述前模内分模面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正对;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与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之间围设形成与所述注塑孔连通的用于注塑成型中框结构的型腔结构,所述前模内分模面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之间围设形成有与所述型腔结构连通的排气腔;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包括与所述前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包括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且所述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与所述前模内分模面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错位设置。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内分模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前模内分模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前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二前模内分模面;所述后模内分模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后模内分模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后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二后模内分模面;所述第一后模内分模面与所述第一前模内分模面正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后模内分模面与所述第二前模内分模面正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所述排气腔,所述排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型腔结构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前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第一排气槽,所述第一排气槽形成所述排气腔;或者,所述后模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后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形成所述排气腔;或者,所述前模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前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第一排气槽,所述后模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后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一排气槽与所述第二排气槽连通形成所述排气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模内分模面突出于所述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并靠近所述后模模芯,所述第一后模内分模面突出于所述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并靠近所述前模模芯,所述第一前模内分模面邻近所述第一后模内分模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模内分模面突出于所述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0.2-0.6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后模模芯的成型端面外侧的后模外分模面,所述后模外分模面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分别位于所述注塑孔外两侧;所述前模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前模模芯的成型端面外侧的前模外分模面,所述前模外分模面位于所述型腔结构外侧,且所述前模外分模面与所述后模外分模面相互对应、二者之间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外分模面包括与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后模外分模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后模外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二后模外分模面;所述前模外分模面包括与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前模外分模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前模外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二前模外分模面;所述第一后模外分模面与第一前模外分模面正对且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后模外分模面与第二前模外分模面正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前模外分模面相邻且错位的第一前模型腔外分型面,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后模外分模面相邻且对齐的第一后模型腔外分型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结构包括环设于所述后模模芯上的多个所述注塑孔,每个所述注塑孔均与所述型腔结构连通;还包括环设于所述后模模芯上的多个顶料孔,每个所述顶料孔均与所述型腔结构连通,且所述顶料孔与所述注塑孔相间设置。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一种中框结构,所述中框结构采用如上所述的塑胶中框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用于成型中框结构的内框部的内侧边的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与用于分开前模模芯内侧和后模模芯内侧的前模内分模面错位设置,将用于成型中框结构的内框部的外侧边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与用于分开前模模芯内侧和后模模芯内侧的后模内分模面错位设置,并在前模内分模面和后模内分模面之间设置与型腔结构连通的排气腔,从而使得在通过注塑孔向型腔结构中注塑成型熔融塑胶的过程中,型腔结构中的空气可从分型面排出并进入到排气腔中,从而可以避免在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和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处产生披锋。而且,即使产生披锋,披锋也是位于与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错位设置的前模内分模面处,或者位于与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错位设置的后模内分模面处,不影响成型后的中框结构组装玻璃和模组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中框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具有所述中框结构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C-C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局部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塑胶中框注塑模具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D-D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局部d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塑胶中框注塑模具的后模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E-E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结构,以及与所述前模结构配合的后模结构;所述后模结构包括后模模芯,设于所述后模模芯上的注塑孔,以及设于所述后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后模型腔分型面和后模内分模面,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与所述注塑孔对应;所述前模结构包括前模模芯,设于所述前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前模型腔分型面和前模内分模面,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与所述注塑孔对应,所述前模内分模面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正对;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与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之间围设形成与所述注塑孔连通的、用于注塑成型中框结构的型腔结构,所述前模内分模面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之间围设形成有与所述型腔结构连通的排气腔;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包括与所述前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包括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且所述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与所述前模内分模面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错位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结构,以及与所述前模结构配合的后模结构;所述后模结构包括后模模芯,设于所述后模模芯上的注塑孔,以及设于所述后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后模型腔分型面和后模内分模面,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与所述注塑孔对应;所述前模结构包括前模模芯,设于所述前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前模型腔分型面和前模内分模面,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与所述注塑孔对应,所述前模内分模面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正对;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与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之间围设形成与所述注塑孔连通的、用于注塑成型中框结构的型腔结构,所述前模内分模面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之间围设形成有与所述型腔结构连通的排气腔;所述前模型腔分型面包括与所述前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所述后模型腔分型面包括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且所述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与所述前模内分模面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与所述后模内分模面错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内分模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前模型腔内分型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前模内分模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前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二前模内分模面;所述后模内分模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后模型腔内分型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后模内分模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后模内分模面相邻且平行的第二后模内分模面;所述第一后模内分模面与所述第一前模内分模面正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后模内分模面与所述第二前模内分模面正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所述排气腔,所述排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型腔结构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中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前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第一排气槽,所述第一排气槽形成所述排气腔;或者,所述后模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后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形成所述排气腔;或者,所述前模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前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第一排气槽,所述后模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后模模芯的成型端面上的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一排气槽与所述第二排气槽连通形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敏王朝铭李见会李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