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951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包括有若干个第一定位组件,若干个第一定位件组件沿带孔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传动带的侧边,若干个第一定位组件均包括有定位于支撑板上的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板,推板朝向底板的面上设置有复位件,底板上设置有与复位件对应的复位槽,复位槽或复位件上包括有两个倾斜面且两个倾斜面倾斜的方向相反,当传动带停止时,推动气缸推动推板靠近底板,在复位件卡入复位槽的过程中,复位件相对复位槽的槽壁滑动,传动带两端的底板均发生移动并使得支撑板上方的传动带部分恢复至初始状态,解决了接杆定位不准确而影响加工效率和质量的问题。

A pos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接杆压钢珠的生产过程中,接杆要先放置在承接组件上,并通过传动带将承接组件运动至各个工位使得接杆按照工序依次被加工,因承接组件运动至指定工序后,传动带就会停止运动,其中一个带轮在电机的控制下能够立马停下,但另一个带轮会因惯性而继续转动一小段位移,则会导致传动带上半部的长度增加,则有的工序下的承载组件无法定位准确,影响后续加工;随着技术的革新,会在带轮处增设能够让带轮立马停下的装置,以此保证带轮能在电机停止时也能够立即停止,因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带轮的惯性依旧存在,且两个带轮停下的时间存在差异,则会导致传动带上半部的状态存在松弛或紧绷,且定位不准确,这均会影响承接组件上接杆与工序间的定位,也会影响加工效率和次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接杆在各个工序中定位准确,传动带保持初始状态的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设置于一设备内,所述设备内设置有支撑板和传动组件,所述支撑板将设备内的空间划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传动带和成对的带轮,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成对的带轮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带孔,成对的所述带轮与设备的铰接处位于支撑板的下方,成对的所述带轮部分穿过带孔,所述传动带部分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承接杆的承接组件,所述承接组件包括有与传动带相连的底板,包括有若干个第一定位组件,若干个第一定位组件沿带孔长度方向设置于传动带的侧边,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均包括有定位于支撑板上的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朝向底板的面上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复位件对应的复位槽,所述复位槽或复位件上包括有两个倾斜面且两个倾斜面倾斜的方向相反,当传动带停止时,推动气缸推动推板靠近底板,在复位件卡入复位槽的过程中,复位件相对复位槽的槽壁滑动,传动带两端的底板均发生移动并使得支撑板上方的传动带恢复至初始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件和复位槽均包括有两个倾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槽呈三角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板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垂直于支撑板设置且连接槽两端延伸至推板的上边和下边,所述连接槽朝向底板的槽口的宽度小于连接槽的宽度,所述复位件包括有复位头和连接板,所述复位头用于与复位槽相卡,当连接板与连接槽相卡时,复位头穿过连接槽朝向底板的槽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顶件,所述气缸定位于设备上,所述顶件正对接杆的端部,顶件在气缸的驱动下推动接杆在承接组件上移动到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有支板和检测气缸,所述支板定位于支撑板上,所述检测气缸定位于支板上并相对底板垂直设置,所述检测气缸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探针,通过探针是否能插入接杆上的孔来检测接杆上的孔是否在加工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板上还设置有供探针穿过的套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相对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现有的基础上增设第一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有推动气缸、推板和复位件,通过推板在推动气缸的驱动下带动复位件向底板移动并在复位件卡入复位槽的过程中,复位槽与复位件通过倾斜面相对滑动,即底板带动传动带移动至初始状态,且传动带上与各个工序对应的承接组件均定位准确,以便各个工序对接杆的加工,且如此设计还能延长传动带的使用寿命以及保证传动组件的传动效率,避免传动带的松紧程度对传动带的寿命以及传动组件的传动效率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加工设备内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在加工设备内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设置于一设备1内,设备1内设置有支撑板11和传动组件13,支撑板11将设备1内的空间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传动组件13包括有传动带14和成对的带轮15,传动带14套设于成对的带轮15上,支撑板11上开设有带孔12,成对的带轮15与设备1的铰接处位于支撑板11的下方,即在支撑板12朝向地面的面上设置两组成对的板块,两组板块分别靠近带孔12的两端设置,每组成对的板块位于带孔12两侧,将成对的带轮15所套设的转轴分别旋转连接于每组成对的板块之间,并在其中一根转轴上外接驱动电机,成对的带轮15部分穿过带孔12且该部分高于支撑板11,传动带14位于带轮15上方的部分为紧带部,位于带轮15下方的部分为松弛部,则紧带部位于支撑板11的上方,传动带14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承接杆的承接组件2,承接组件2包括有与传动带14相连的底板21,设备1内的各个加工机构定位于支撑板11上并位于紧带部的侧边上,则位于紧带部上的承接组件2会通过各个加工机构被加工处理;第一定位组件3定位组件的数量可为两个,将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分别靠近成对的带轮15的位置设置,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能同时设置于带孔12的同一侧也可分别设置于带孔12两侧,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均包括有定位于支撑板11上的推动气缸31,推动气缸31可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定位于支撑板11上,推动气缸31位于带孔12的侧边,推动气缸3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板32,该推板32能在推动气缸31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底板21,推板32朝向底板21的面上设置有复位件33,底板21上设置有与复位件33对应的复位槽22,复位槽22或复位件33上包括有两个倾斜面34且两个倾斜面34倾斜的方向相反,则两个倾斜面34相互靠近的一边继续延伸能够相交在一起;当传动带14停止转动时,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分别对应紧带部上两个承接组件2的底板21,启动推动气缸31,推动气缸31带动推板32靠近底板21移动,复位件33伸入复位槽22内同时复位件33与复位槽22通过倾斜面34相对滑动,因复位件33定位于推板32上且推动气缸31固定于支撑板11上,所以复位件33只能直线移动,则复位槽22相对复位件33滑动的同时会带动底板21运动,底板21带动传动带14移动,成对的带轮15在传动带14的带动下转动,传动带14同时受到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的拉扯而恢复至初始的拉伸状态且紧带部上各个承接组件2均与每个工序对应,因底板21在第一定位组件3的作用下是微调,所以带轮15的转动也是很小的,这样能使得传动带14恢复至初始的拉伸状态后,带轮15的惯性小以便于带轮15即停,且底板21对复位件22的推力小,避免复位件33发生弯曲的情况;将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分别对应第一道工序和最后一道工序的承接组件2设置,以此保证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之间的承接组件2定位准确,以此弥补传动带14处于松弛状态的部分使得带轮15传动效率下降的缺陷以及传动带14处于紧绷状态的部分容易断裂的缺陷,保证了传动带14的传动效率以及延长传动带14的使用寿命;因对两个底板21进行定位就能使得传动带14恢复至初始状态,则第一定位组件3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设置于一设备(1)内,所述设备(1)内设置有支撑板(11)和传动组件(13),所述支撑板(11)将设备(1)内的空间划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传动组件(13)包括有传动带(14)和成对的带轮(15),所述传动带(14)套设于成对的带轮(15)上,所述支撑板(11)上开设有带孔(12),成对的所述带轮(15)与设备(1)的铰接处位于支撑板(11)的下方,成对的所述带轮(15)部分穿过带孔(12),所述传动带(14)部分位于支撑板(11)的上方,所述传动带(14)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承接杆的承接组件(2),所述承接组件(2)包括有与传动带(14)相连的底板(21),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个第一定位组件(3),若干个第一定位组件(3)沿带孔(12)长度方向设置于传动带(14)的侧边,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均包括有定位于支撑板(11)上的推动气缸(31),所述推动气缸(3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板(32),所述推板(32)朝向底板(21)的面上设置有复位件(33),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与复位件(33)对应的复位槽(22),所述复位槽(22)或复位件(33)上包括有两个倾斜面(34)且两个倾斜面(34)倾斜的方向相反,当传动带(14)停止时,推动气缸(31)推动推板(32)靠近底板(21),在复位件(33)卡入复位槽(22)的过程中,复位件(33)相对复位槽(22)的槽壁滑动,传动带(14)两端的底板(21)均发生移动而使得传动带(14)恢复至初始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设置于一设备(1)内,所述设备(1)内设置有支撑板(11)和传动组件(13),所述支撑板(11)将设备(1)内的空间划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传动组件(13)包括有传动带(14)和成对的带轮(15),所述传动带(14)套设于成对的带轮(15)上,所述支撑板(11)上开设有带孔(12),成对的所述带轮(15)与设备(1)的铰接处位于支撑板(11)的下方,成对的所述带轮(15)部分穿过带孔(12),所述传动带(14)部分位于支撑板(11)的上方,所述传动带(14)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承接杆的承接组件(2),所述承接组件(2)包括有与传动带(14)相连的底板(21),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个第一定位组件(3),若干个第一定位组件(3)沿带孔(12)长度方向设置于传动带(14)的侧边,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均包括有定位于支撑板(11)上的推动气缸(31),所述推动气缸(3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板(32),所述推板(32)朝向底板(21)的面上设置有复位件(33),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与复位件(33)对应的复位槽(22),所述复位槽(22)或复位件(33)上包括有两个倾斜面(34)且两个倾斜面(34)倾斜的方向相反,当传动带(14)停止时,推动气缸(31)推动推板(32)靠近底板(21),在复位件(33)卡入复位槽(22)的过程中,复位件(33)相对复位槽(22)的槽壁滑动,传动带(14)两端的底板(21)均发生移动而使得传动带(14)恢复至初始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33)和复位槽(22)均包括有两个倾斜面(3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旗凯盛晓祥朱振俞妙春张晋俞兴陈晓平洪灵陈源通王京陈卸件胡顺程朱鑫城黄兴曹俊汪小平徐悦新李陈凯张庆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