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炉生产用的卧式台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457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炉生产用的卧式台钻,涉及台钻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右立柱,钻杆,钻机,钻箱,所述钻箱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钻箱顶部内侧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横杆固定安装在左立柱上,所述钻箱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位于钻箱两边的皮带轮驱动运动,所述钻机能穿过通孔进入到所述钻箱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台钻通过固定装置和夹紧装置同时对待钻孔的工件进行固定,无需人工握住工件,能避免伤人事故的发生,同时,在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切屑液集中落到钻箱内部的输送带上,由输送带输出,能避免环境的污染。

A Horizontal Bench Drill for Industrial Furnac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炉生产用的卧式台钻
本技术涉及台钻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炉生产用的卧式台钻。
技术介绍
台钻,是一种体积小巧,操作简便,通常安装在工作台上使用的钻孔加工机床,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如在生产工业炉的过程中,工业炉砌体、工业炉排烟系统、工业炉预热器和工业炉燃烧装置等各部件上,或者是在各部件的连接处一般都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即是由台钻加工而成,便于实现各设备之间的组装等功能。然而,传统的台钻在钻孔工作时,往往需要人工用手握住工件,对工件进行紧固钻孔,在钻头旋转工作时,容易引起伤人事故,以及设备损坏事故,同时,现有的台钻,在钻孔过程,会产生很多切屑液,这些切屑液一方面产生飞溅,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切屑液的到处飞溅也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一种工业炉生产用的卧式台钻通过固定装置和夹紧装置同时对待钻孔的工件进行固定,无需人工握住工件,能避免伤人事故的发生,同时,在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切屑液集中落到钻箱内部的输送带上,由输送带输出,能避免环境的污染。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卧式台钻,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右端设置有右立柱,所述右立柱上朝向底座中心一面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上设置有钻机,底座中部通过支撑柱设置有钻箱,所述钻箱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钻箱顶部内侧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横杆固定安装在左立柱上,所述左立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左端,所述钻箱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位于钻箱两边的皮带轮驱动运动,所述钻机能穿过通孔进入到所述钻箱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可伸缩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支撑杆上缠绕设置有弹簧。具体的,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与固定板高度一致的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与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杆下方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L形支杆,所述支杆伸入所述钻箱内部,支杆下方设置有夹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底部还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更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杆固定相连的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底部水平设置有凹槽,第一夹紧板两边分别对称铰接设置有第二夹紧板和第三夹紧板,所述第二夹紧板与第三夹紧板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相互吸引的条状磁铁。优选的,所述钻箱为透明的玻璃,输送带一侧位于所述钻箱内部,另一侧位于所述钻箱外部,且输送带的带宽等于所述钻箱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打开钻箱门,将待钻孔的工件利用固定装置进行左右固定,利用夹紧装置夹住工件一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夹紧装置的高度,使工件另一端待钻孔的部位对准钻机,然后关闭钻箱门,启动钻机工作,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切屑液落到钻箱内部的输送带上,经过输送带的作用输出钻箱外部,由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收集,不仅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握持工件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能避免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一种卧式台钻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中固定板固定工件时的俯视图;图4:本技术中夹紧装置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中夹紧装置夹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右立柱3、钻杆4、钻机5、钻箱6、夹紧装置7、横杆8、左立柱9、通孔10、输送带11、皮带轮12、滑轨13、伸缩杆14、固定板15、弹簧16、条状凸起17、电机18、螺杆19、固定座20、支杆21、限位杆22、支撑柱23、工件61、第一夹紧板62、凹槽63、第二夹紧板64、第三夹紧板65、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及实施方式显得更加清晰明了,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种卧式台钻,包括底座1,底座1右端设置有右立柱2,右立柱2上朝向底座中心一面设置有钻杆3,钻杆3上设置有钻机4,底座1中部通过支撑柱22设置有钻箱5,钻箱5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钻箱5顶部内侧设置有夹紧装置6,夹紧装置6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横杆7上,横杆7固定安装在左立柱8上,左立柱8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左端,钻箱5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通孔9,通孔9内穿设有输送带10,输送带10由位于钻箱5两边的皮带轮11驱动运动,钻机4能穿过通孔9进入到钻箱5内部。工作时,打开钻箱5门,将待钻孔的工件23利用固定装置进行左右固定,利用夹紧装置6夹住工件一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夹紧装置的高度,使工件另一端待钻孔的部位对准钻机4,然后关闭钻箱5门,启动钻机4工作,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切屑液落到钻箱内部的输送带10上,经过输送带10的作用输出钻箱5外部,由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收集,不仅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握持工件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能避免环境的污染。其中,固定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滑轨12,滑轨12上滑动设置有由多节直径逐渐缩小的套管套设而成的可伸缩支撑杆13,支撑杆13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且在固定板14两侧设置有与固定板高度一致的条状凸起16,如图2、图3所示,能将工件23卡在条状凸起16与固定板14之间,且条状凸起16与固定板14一体成型,支撑杆13上缠绕设置有弹簧15。根据待钻孔的工件的长度或者位置,滑动支撑杆13在滑轨12上的位置,一般将待钻孔的部件所处的高度低于固定板14高度的3-5cm左右,此位置能实现较好的固定。在钻孔前,利用固定装置和夹紧装置6对工件进行固定后,再将工件在高度调节装置的作用下,推送到最下端,使工件上最上端需钻孔的部位与钻机对准,然后钻机4启动工作,完成该处的钻孔工作后,再在高度调节装置的作用下,逐步控制工件上升,使工件在逐步上升的过程中,从上至下依次钻孔,直至完成整个工件的钻孔工作,在钻孔过程中,可以依实际情况滑动支撑杆13在滑轨12上的位置。在固定工件的过程中,工件23卡接在两固定装置的间隙处,此时弹簧15得到压缩,位于间隙处的工件则在弹簧15的反作用力下能进一步进行固定,避免钻孔时移动,有利于保证钻孔的精准性。本技术中,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横杆7下方的电机17,电机17输出轴上连接有螺杆18,螺杆18上设置有固定座19,固定座19上设置有L形支杆20,支杆20伸入钻箱5内部,支杆20下方设置有夹紧装置6。电机17驱动螺杆18转动,由于支杆20的位置限定,导致位于螺杆18上的固定座19在螺杆18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上下移动,则与固定座19固定连接的支杆20和夹紧装置6也随之上下移动,能夹持工件克服两固定板14之间的作用力,实现上下移动。此外,为了避免固定座19脱离下落出螺杆18,在螺杆18底部还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如图4、5所示,夹紧装置6包括与支杆20固定相连的第一夹板61,第一夹板61底部水平设置有凹槽62,第一夹紧板61两边分别对称铰接设置有第二夹紧板63和第三夹紧板64,且第二夹紧板63与第三夹紧板64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相互吸引的条状磁铁6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炉生产用的卧式台钻,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右端设置有右立柱,所述右立柱上朝向底座中心一面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上设置有钻机,底座中部通过支撑柱设置有钻箱,所述钻箱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钻箱顶部内侧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横杆固定安装在左立柱上,所述左立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左端,所述钻箱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位于钻箱两边的皮带轮驱动运动,所述钻机能穿过通孔进入到所述钻箱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炉生产用的卧式台钻,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右端设置有右立柱,所述右立柱上朝向底座中心一面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上设置有钻机,底座中部通过支撑柱设置有钻箱,所述钻箱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钻箱顶部内侧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横杆固定安装在左立柱上,所述左立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左端,所述钻箱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位于钻箱两边的皮带轮驱动运动,所述钻机能穿过通孔进入到所述钻箱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生产用的卧式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可伸缩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支撑杆上缠绕设置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炉生产用的卧式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与固定板高度一致的条状凸起,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澎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索立特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