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烧嘴,包括烧嘴壳体、内壳体和送气盘管,所述烧嘴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套管,内壳体与内套管之间设置有夹层腔室,同时内壳体的外侧壁上均匀缠绕有送气盘管,所述烧嘴壳体顶部通过送气管固定支撑有进气盒,进气盒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的顶部并列安装有燃气管和冷空气管,所述进气盒的输出端通过送气管与送气盘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燃气和冷空气注入时带动涡轮叶片转动,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然气的燃烧效率,且节约燃料,燃气和冷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经过送气盘管的时,能够有效对烧嘴进行换热冷却,延长烧嘴的使用寿命减少和维护成本。
A burner of regenerative 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烧嘴
本技术涉及加热炉
,具体为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烧嘴。
技术介绍
蓄热式加热炉烧嘴是冶金行业常用的燃烧器,在加热炉燃烧系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各种加热炉烧嘴中,空气和煤气是组合在一体的,而烧嘴砖与烧嘴确是分体的,普遍存在一下缺陷:1、传统的烧嘴的冷却保护装置,要靠大功率的鼓风机,通过氧气供给管道向烧嘴内吹入大量的空气,从而达到烧嘴冷却的目的,采用这样的冷却保护装置,造成了电力资源的浪费,而且鼓风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2、燃气在注入烧嘴时,由于烧嘴内的温度与燃气的温差大,导致燃料消耗较多;3、烧嘴点火燃烧时,燃气出口单一,使得烧嘴内部气体分布不均匀,烧嘴内的不同区域出现温度差,影响烧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烧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通过氧气供给管道向烧嘴内吹入大量的空气,从而达到烧嘴冷却的目的,采用这样的冷却保护装置,造成了电力资源的浪费,而且鼓风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燃气出口单一,使得烧嘴内部气体分布不均匀、燃气在注入烧嘴时,由于烧嘴内的温度与燃气的温差大,导致燃料消耗较多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烧嘴,包括烧嘴壳体、内壳体和送气盘管,所述烧嘴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法兰安装有喷管,烧嘴壳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安装有点火枪,并且烧嘴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套管,内壳体与内套管之间设置有夹层腔室,同时内壳体的外侧壁上均匀缠绕有送气盘管,所述烧嘴壳体顶部靠近点火枪的一端设置通过送气管固定支撑有进气盒,进气盒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的顶部并列安装有燃气管和冷空气管,并且燃气管和冷空气管的输入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所述进气盒的输出端通过送气管与送气盘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送气盘管的输出端并列设置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输出端分别延伸至夹层腔室的内部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注气支管和第二注气支管,第一注气支管和第二注气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注气孔和第二注气孔。优选的,所述进气盒的内部固定有横杆,横杆底部的进气盒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涡轮叶片。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气支管和第二注气支管皆呈“U”型管结构,并且第一注气支管和第二注气支管相互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气支管和第二注气支管沿着夹层腔室的长度方向铺设,第一注气支管和第二注气支管在夹层腔室的内部环形设置。优选的,所述内套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喷孔,喷孔与第一注气孔和第二注气孔一一对应,并且第一注气孔和第二注气孔通过喷孔构成注气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蓄热式加热炉烧嘴,通过进气盒顶部的密封盖上并列设置燃气管和冷空气管,使得燃气和冷空气同时注入,并且在燃气和冷空气注入时带动涡轮叶片转动,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然气的燃烧效率,且节约燃料,燃气和冷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经过送气盘管的时,能够有效对烧嘴进行换热冷却,延长烧嘴的使用寿命减少和维护成本,且无需设置鼓风机,降低噪音污染;(2)该蓄热式加热炉烧嘴,燃气和冷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经过涡轮叶片时,可以加速混合气体的流速,提高冷却气体的流动性,并且在换热冷却的同时,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上升,降低混合气体与烧嘴内部的温度差,降低燃料的升温消耗;(3)该蓄热式加热炉烧嘴,通过在夹层腔室的内部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一注气支管和第二注气支管,第一注气支管和第二注气支管上分别设置第一注气孔和第二注气孔,使得第一注气孔和第二注气孔与内套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的喷孔一一对应,使得燃气均匀的注入烧嘴的内部,保证烧嘴内部受热均匀,同时在第一注气支管和第二注气支管上设置电磁阀,可以控制器燃气的流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壳体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壳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点火枪;2、进气盒;201、送气管;202、横杆;203、轴承;204、涡轮叶片;3、密封盖;4、燃气管;401、第一法兰盘;5、冷空气管;501、第二法兰盘;6、烧嘴壳体;601、第一连接法兰;602、第二连接法兰;7、内壳体;701、夹层腔室;8、送气盘管;801、第一支管;8011、第一电磁阀;8012、第一注气支管;8013、第一注气孔;802、第二支管;8021、第二电磁阀;8022、第二注气支管;8023、第二注气孔;9、喷管;10、内套管;1001、喷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烧嘴,包括烧嘴壳体6、内壳体7和送气盘管8,烧嘴壳体6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法兰601安装有喷管9,烧嘴壳体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602安装有点火枪1,并且烧嘴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7,内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内套管10,内壳体7与内套管10之间设置有夹层腔室701;内套管10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喷孔1001,喷孔1001与第一注气孔8013和第二注气孔8023一一对应,并且第一注气孔8013和第二注气孔8023通过喷孔1001构成注气结构,混合气体经过第一注气支管8012和第二注气支管8022的第一注气孔8013和第二注气孔8023时,混合气体皆通过喷孔1001注入内套管10的内部,保证注气的均匀效果;同时内壳体7的外侧壁上均匀缠绕有送气盘管8,烧嘴壳体6顶部靠近点火枪1的一端设置通过送气管201固定支撑有进气盒2,进气盒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3,密封盖3的顶部并列安装有燃气管4和冷空气管5,并且燃气管4和冷空气管5的输入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盘401和第二法兰盘501,进气盒2的输出端通过送气管201与送气盘管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进气盒2的内部固定有横杆202,横杆202底部的进气盒2内部通过轴承203安装有涡轮叶片204,燃气和空气经过燃气管4和冷空气管5同时注入进气盒2的内部,混合气体在经过涡轮叶片204时,带动涡轮叶片204通过轴承203安转动,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同时可以加速混合气体的流速,提高冷却气体的流动性;送气盘管8的输出端并列设置有第一支管801和第二支管802,第一支管801和第二支管80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8011和第二电磁阀8021,第一支管801和第二支管802的输出端分别延伸至夹层腔室701的内部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注气支管8012和第二注气支管8022,第一注气支管8012和第二注气支管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烧嘴,包括烧嘴壳体(6)、内壳体(7)和送气盘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壳体(6)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法兰(601)安装有喷管(9),烧嘴壳体(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602)安装有点火枪(1),并且烧嘴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7),内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内套管(10),内壳体(7)与内套管(10)之间设置有夹层腔室(701),同时内壳体(7)的外侧壁上均匀缠绕有送气盘管(8),所述烧嘴壳体(6)顶部靠近点火枪(1)的一端设置通过送气管(201)固定支撑有进气盒(2),进气盒(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3),密封盖(3)的顶部并列安装有燃气管(4)和冷空气管(5),并且燃气管(4)和冷空气管(5)的输入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盘(401)和第二法兰盘(501),所述进气盒(2)的输出端通过送气管(201)与送气盘管(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送气盘管(8)的输出端并列设置有第一支管(801)和第二支管(802),第一支管(801)和第二支管(80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8011)和第二电磁阀(8021),所述第一支管(801)和第二支管(802)的输出端分别延伸至夹层腔室(701)的内部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注气支管(8012)和第二注气支管(8022),第一注气支管(8012)和第二注气支管(80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注气孔(8013)和第二注气孔(80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烧嘴,包括烧嘴壳体(6)、内壳体(7)和送气盘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壳体(6)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法兰(601)安装有喷管(9),烧嘴壳体(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602)安装有点火枪(1),并且烧嘴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7),内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内套管(10),内壳体(7)与内套管(10)之间设置有夹层腔室(701),同时内壳体(7)的外侧壁上均匀缠绕有送气盘管(8),所述烧嘴壳体(6)顶部靠近点火枪(1)的一端设置通过送气管(201)固定支撑有进气盒(2),进气盒(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3),密封盖(3)的顶部并列安装有燃气管(4)和冷空气管(5),并且燃气管(4)和冷空气管(5)的输入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盘(401)和第二法兰盘(501),所述进气盒(2)的输出端通过送气管(201)与送气盘管(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送气盘管(8)的输出端并列设置有第一支管(801)和第二支管(802),第一支管(801)和第二支管(80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8011)和第二电磁阀(8021),所述第一支管(801)和第二支管(802)的输出端分别延伸至夹层腔室(701)的内部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注气支管(8012)和第二注气支管(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杨,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索立特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