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32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和充电线。充电线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连接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线体;第一端部与充电器本体可转动连接,第二端部与充电器本体可拆卸连接;第二端部设有用于与外部装置相插接的连接器;其中,第一端部相对于充电器本体转动至预设角度,使得连接线体绕在充电器本体上;第二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充电器本体上,使连接线体定位在充电器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器,实现了充电线、充电器本体的一体式设计,充电线和充电器本体融为一体,便于充电器的收纳保存和运输;在需要使用充电器时,只需要展开充电线、将第二端部从充电器本体上拆下即可使用,充电线和充电器本体无需二次组装。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充电线的充电器,例如用于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尤其是用于对农业用无人机(农用机)进行充电的充电器,充电线和充电器本体之间是插拔组装的关系,充电线的携带和收纳不便利且容易丢失。而且充电线和充电器本体组装后,充电器所占体积较大,不易收纳保存和运输。在使用充电器时,充电线每次都需要和充电器本体组装,一方面造成充电器使用不够便利,另一方面因为充电器是大功率设备,如果充电线和充电器本体组装不到位,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以及充电线,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线体;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充电器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充电器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用于与外部装置相插接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充电器本体转动至预设角度,使得所述连接线体绕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所述第二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使所述连接线体定位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充电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设有转动机构,所述充电器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机构相配合的转动配合机构,且所述转动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和所述转动配合机构两者中的一个包括转轴,另一个包括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孔,所述转轴转动配合在所述轴孔内。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或/及,所述连接线体的走线从所述转轴的中部穿入,并且从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线体包括正极线、负极线以及信号线,所述正极线用于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线用于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通信数据或/及控制信号。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通信数据包括所述电池状态数据,所述电池状态数据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当前电池电压,当前电池温度,当前充电电流,当前充电电压;或/及,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电源开关信号;或/及,所述第一端部设有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和信号线端子,所述正极端子、所述负极端子和所述信号线端子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紧固件或插接件与所述充电器本体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线体的走线穿过所述第一端部,并且设有连接端子,所述充电器本体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端子的安装槽。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走线限位部,用于对所述连接线体的走线进行限位。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走线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以及设于所述限位凸起的正极限位槽、负极限位槽和信号线限位槽,所述连接线体的走线包括正极线、负极线以及信号线,所述正极线、所述负极线和所述信号线分别限位于所述正极限位槽、所述负极限位槽和所述信号线限位槽内。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盖板,盖设在所述安装槽的开口,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充电器本体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充电器本体相卡接;或者,所述盖板与所述充电器本体螺纹连接;或者,所述盖板与所述充电器本体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或者,所述盖板与所述充电器本体相插接;或/及,所述充电器本体上设有转轴避让槽,所述转轴避让槽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转轴避让槽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轴孔;所述第一端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转轴避让槽内,所述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轴孔,另外一端插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且被所述盖板限位。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充电器还包括选配连接器,所述选配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连接器插接,所述选配连接器的接口类型与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连接器的接口类型不相同。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充电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选配连接器的连接器避让槽。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充电器还包括遮挡盖,所述遮挡盖盖设于所述连接器避让槽的开口处,并且与所述充电器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连接器插接有所述选配连接器时,所述遮挡盖从所述充电器本体上拆卸下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充电器本体设有快拆连接部,所述快拆连接部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快拆连接部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卡合部,螺纹连接部,插接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充电器本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端部的容纳槽;或/及,所述充电线的长度范围为0.2~2m。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充电器本体包括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顶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端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顶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相连的部位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线体绕过所述充电器本体的所述顶部,并且限位在所述限位槽。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充电线与充电器本体之间的连接,实现了充电线、充电器本体的一体式设计,充电线和充电器本体融为一体,便于充电器的收纳保存和运输;在需要使用充电器时,只需要展开充电线、将第二端部从充电器本体上拆下即可使用,充电线和充电器本体无需二次组装,有效提高了充电器的使用效率,同时有效避免了因为两者组装不到位可能导致的发热/短路等严重安全隐患。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充电线处于收纳状态;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充电线处于收纳状态,连接器上连接有选配连接器;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充电线处于打开状态;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充电线处于打开状态,连接器上连接有选配连接器;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充电线处于打开状态,连接器上连接有选配连接器;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充电线处于收纳状态;图8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第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第四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第五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第六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第七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1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充电器本体,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顶部,15转轴避让槽,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本体;以及充电线,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连接线体;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充电器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充电器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用于与外部装置相插接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充电器本体转动至预设角度,使得所述连接线体绕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所述第二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使所述连接线体定位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本体;以及充电线,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连接线体;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充电器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充电器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用于与外部装置相插接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充电器本体转动至预设角度,使得所述连接线体绕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所述第二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使所述连接线体定位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设有转动机构,所述充电器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机构相配合的转动配合机构,且所述转动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和所述转动配合机构两者中的一个包括转轴,另一个包括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孔,所述转轴转动配合在所述轴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或/及,所述连接线体的走线从所述转轴的中部穿入,并且从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体包括正极线、负极线以及信号线,所述正极线用于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线用于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通信数据或/及控制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数据包括电池状态数据,所述电池状态数据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当前电池电压,当前电池温度,当前充电电流,当前充电电压;或/及,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电源开关信号;或/及,所述第一端部设有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和信号线端子,所述正极端子、所述负极端子和所述信号线端子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紧固件或插接件与所述充电器本体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体的走线穿过所述第一端部,并且设有连接端子,所述充电器本体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端子的安装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走线限位部,用于对所述连接线体的走线进行限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以及设于所述限位凸起的正极限位槽、负极限位槽和信号线限位槽,所述连接线体的走线包括正极线、负极线以及信号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晖李日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