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22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20
线圈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它涉及绕线机械技术领域。线圈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它包含支架、绕线轴、橡胶罩壳、定位轴、转轴、环状盘、传动机构、定位装置、卡接件,绕线轴设置在支架尾部上端,三个绕线轴呈三角形设置,绕线轴上段包覆有橡胶罩壳,绕线轴下方设置有定位轴,转轴设置在定位轴下方,环状盘设置在支架右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极少,省时省力,提高了绕线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绕线质量,能实现精准绕线,绕线均匀,外形美观,使绕制的结构紧凑。可以通过调节支架的张弛度来满足不同规格的线圈绕制工作,将低了线圈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可以推广使用。

Winding mechanism of coil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绕线机械
,具体涉及线圈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
技术介绍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线圈绕制。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绕线机来完成这一道或者多道加工。绕线机构是绕线机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在绕线机的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绕线机构不能实现自动化精准绕线,需要人工加机器对线圈进行绕制,这样一来容易降低绕线的效率,一来二去还容易造成线圈出现堆积或者打结的现象,绕线不均匀,外形不美观,并且绕制的结构不紧凑,不利于线圈的销售。因为线圈所使用的范围与工作要求不同,其所得到的线圈的规格及绕线的要求也是不同,而现有的绕线机构一般都有固固定的规定,故需要根据不同的线圈规格及绕线要求来更换不同的绕线机构来完成绕制工作,通用性不强,这对于线圈生产企业来说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已经不能满足线圈生产厂家对于绕线机构的要求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线圈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它的结构设计合理,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极少,省时省力,提高了绕线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绕线质量,能实现精准绕线,不容易出现堆积或者打结的现象,绕线均匀,外形美观,使绕制的结构紧凑。可以通过调节支架的张弛度来满足不同规格的线圈绕制工作,将低了线圈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可以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架1、绕线轴2、橡胶罩壳21、定位轴22、转轴23、环状盘3、传动机构4、定位装置5、卡接件6,绕线轴2设置在支架1尾部上端,三个绕线轴2呈三角形设置,绕线轴2上段包覆有橡胶罩壳21,绕线轴2下方设置有定位轴22,定位轴22上端与绕线轴2下表面固定连接,转轴23设置在定位轴22下方,转轴23与定位轴22活动连接,环状盘3设置在支架1右侧,传动机构4设置在绕线轴2右侧,定位装置5设置在环状盘3外侧,卡接件6与环状盘3边缘卡接设置。可以通过调节支架1的位置来调节绕线轴2的张弛程度。所述的环状盘3上部为活动弧段31,活动弧段31设置在固定弧段33上方,活动弧段31通过活动轴32与固定弧段33活动连接。所述的环状盘3左侧套合线圈载体7。所述的线圈载体7的外径与三个绕线轴2呈三角形设置的内接圆的内径相切。可以通过调节支架1上绕线轴2的张弛度来满足不同规格的线圈绕制工作,从而降低生产线圈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绕线轴2上设置的橡胶罩壳21可以夹紧线圈载体7使线圈能精准地在线圈载体中绕线,并且不出现线圈堆积或者打结的现象,使线圈绕制均匀,外形美观,绕制的结构紧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线圈载体的外径与三个绕线轴的内径相切,可以通过调节三个绕线轴的张弛度来满足不同规格的线圈绕制工作,可以因此降低线圈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绕线轴上端设置的橡胶罩壳用来夹紧线圈载体,使线圈能精准地在线圈载体中绕线,并且不出现线圈堆积或者打结的现象,使线圈绕制均匀,外形美观,绕制的结构紧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极少,省时省力,提高了绕线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绕线质量,能实现精准绕线,不容易出现堆积或者打结的现象,绕线均匀,外形美观,使绕制的结构紧凑。可以通过调节支架的张弛度来满足不同规格的线圈绕制工作,将低了线圈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可以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环状盘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支架1、绕线轴2、橡胶罩壳21、定位轴22、转轴23、环状盘3、活动弧段31、活动轴32、固定弧段33、传动机构4、定位装置5、卡接件6、线圈载体7。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支架1、绕线轴2、橡胶罩壳21、定位轴22、转轴23、环状盘3、传动机构4、定位装置5、卡接件6组成,绕线轴2设置在支架1尾部上端,三个绕线轴2呈三角形设置,绕线轴2上段包覆有橡胶罩壳21,绕线轴2下方设置有定位轴22,定位轴22上端与绕线轴2下表面固定连接,转轴23设置在定位轴22下方,转轴23与定位轴22活动连接,环状盘3设置在支架1右侧,传动机构4设置在绕线轴2右侧,定位装置5设置在环状盘3外侧,卡接件6与环状盘3边缘卡接设置。可以通过调节支架1的位置来调节绕线轴2的张弛程度。所述的环状盘3上部为活动弧段31,活动弧段31设置在固定弧段33上方,活动弧段31通过活动轴32与固定弧段33活动连接。所述的环状盘3左侧套合线圈载体7。所述的线圈载体7的外径与三个绕线轴2呈三角形设置的内接圆的内径相切。可以通过调节支架1上绕线轴2的张弛度来满足不同规格的线圈绕制工作,从而降低生产线圈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绕线轴2上设置的橡胶罩壳21可以夹紧线圈载体7使线圈能精准地在线圈载体中绕线,并且不出现线圈堆积或者打结的现象,使线圈绕制均匀,外形美观,绕制的结构紧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线圈载体的外径与三个绕线轴的内径相切,可以通过调节三个绕线轴的张弛度来满足不同规格的线圈绕制工作,可以因此降低线圈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绕线轴上端设置的橡胶罩壳用来夹紧线圈载体,使线圈能精准地在线圈载体中绕线,并且不出现线圈堆积或者打结的现象,使线圈绕制均匀,外形美观,绕制的结构紧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极少,省时省力,提高了绕线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绕线质量,能实现精准绕线,不容易出现堆积或者打结的现象,绕线均匀,外形美观,使绕制的结构紧凑。可以通过调节支架的张弛度来满足不同规格的线圈绕制工作,将低了线圈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可以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线圈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架(1)、绕线轴(2)、橡胶罩壳(21)、定位轴(22)、转轴(23)、环状盘(3)、传动机构(4)、定位装置(5)、卡接件(6),绕线轴(2)设置在支架(1)尾部上端,三个绕线轴(2)呈三角形设置,绕线轴(2)上段包覆有橡胶罩壳(21),绕线轴(2)下方设置有定位轴(22),定位轴(22)上端与绕线轴(2)下表面固定连接,转轴(23)设置在定位轴(22)下方,转轴(23)与定位轴(22)活动连接,环状盘(3)设置在支架(1)右侧,传动机构(4)设置在绕线轴(2)右侧,定位装置(5)设置在环状盘(3)外侧,卡接件(6)与环状盘(3)边缘卡接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线圈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架(1)、绕线轴(2)、橡胶罩壳(21)、定位轴(22)、转轴(23)、环状盘(3)、传动机构(4)、定位装置(5)、卡接件(6),绕线轴(2)设置在支架(1)尾部上端,三个绕线轴(2)呈三角形设置,绕线轴(2)上段包覆有橡胶罩壳(21),绕线轴(2)下方设置有定位轴(22),定位轴(22)上端与绕线轴(2)下表面固定连接,转轴(23)设置在定位轴(22)下方,转轴(23)与定位轴(22)活动连接,环状盘(3)设置在支架(1)右侧,传动机构(4)设置在绕线轴(2)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国明袁郭俊鄢富源王志波王应栋张瑞苗立峰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泰丰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