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喷灯,喷雾器,汽灯等装置上使用的打气筒装置。本技术属于产生压缩空气的工具或附件。通常的打气筒的筒杆上下往复运动时,带动固定在上面的革质皮碗沿圆筒壁滑动,筒杆不能保持轴向往复运动,皮碗与圆筒壁以及筒杆与筒盖中心孔之间磨损较大,又皮碗易干燥变形,更易造成损坏或密封性能下降而不能使用。对于喷灯等小型燃烧器,摩擦产生的金属碎屑还可造成气筒前端的单向阀门关闭不严而漏油,引起着火,不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打气筒装置,它不但能润滑筒杆和皮碗这些运动部件,而且能减小固定于筒杆上的皮碗的径向晃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原气筒盖上附设一个带外丝的套筒结构,增加一个与气筒盖中心孔同轴心的较小的气筒下盖,在它们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浸油毡垫构成一个润滑室。另外,在筒杆细端部位设置一个空心压盘,将油浸毡碗与皮碗压合在一起,以润泽和夹持皮碗使之不易变形。该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为打气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一个固定在圆筒〔13〕上口的气筒上盖〔9〕,其盖内附设一个有外丝的套筒结构〔10〕,一个有内丝的气筒下盖〔7〕将多个浸油毡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气筒装置,它包括金属筒杆〔1〕,圆筒〔13〕,压帽〔6〕,平垫〔5〕,限位螺栓〔12〕,皮碗〔4〕,排气密封装置〔4〕及气筒盖,且压帽〔6〕,平垫〔5〕,皮碗〔4〕,组合一起构成跟随筒杆〔1〕在圆筒〔13〕内运动的活塞,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与皮碗〔4〕内腔贴合的浸油毡碗〔3〕,一个位于筒杆〔1〕细端并设有外丝的空心压盘〔2〕,一组浸油毡垫〔8〕,一个有内丝的气筒下盖〔7〕,且固定在圆筒〔13〕上的气筒盖是一个带有短套筒结构〔10〕的气筒上盖〔9〕,气筒上下盖〔9,7〕、短套筒〔10〕与浸油毡垫〔8〕形成一个润滑室,而压帽〔6〕将油毡碗〔3〕,皮碗〔4〕,平垫〔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气筒装置,它包括金属筒杆[1],圆筒[13],压帽[6],平垫[5],限位螺栓[12],皮碗[4],排气密封装置[14]及气筒盖,且压帽[6],平垫[5],皮碗[4],组合一起构成跟随筒杆[1]在圆筒[13]内运动的活塞,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与皮碗[4]内腔贴合的浸油毡碗[3],一个位于筒杆[1]细端并设有外丝的空心压盘[2],一组浸油毡垫[8],一个有内丝的气筒下盖[7],且固定在圆筒[13]上的气筒盖是一个带有短套筒结构[10]的气筒上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