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绪诚专利>正文

管子微量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05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压力很低、流量很小而流量调节范围很大的管子泵。其结构原理是用滚子〔7〕挤压软管〔3〕。将管内空气挤出而形成真空,使需要输送的流体从入口〔E〕吸入,然后又被滚子〔7〕挤压,由出口〔F〕排出。把流体由一处输送到另一处。在低流量时,可同时装数根管子输送数种不同性质和不同流量的流体。输送强腐蚀性或剧毒性流体时,不会腐蚀泵的本身和周围器械,也不会污染环境,输送流体的方向可以随时任意变换。(*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压力很低、流量很小,而流量调节范围很大的的管子泵。现有离心泵、滑片泵、齿轮泵、轴流泵、柱塞泵、螺杆泵、转子泵、隔膜泵等,不适于在低压力、低流量状况下工作,而且由低流量到高流量间的调节范围很小,如果用同一个泵经常要变更输送不同性质的流体时,往往要花较长时间清洗泵系统,很不方便。而且由此容易污染周围环境(尤其是有害气体和液体、腐蚀性强的流体)。有许多泵不能反转,当在同一个地方要同时输送几种不同性质的流体时,就必须采用几台泵工作,这样处理有可能不方便,甚至很难办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低压力下输送液体或气体,每分钟由9000~0.09Cm3(毫升)的管子微型流量泵。这种可以频繁改变输送流体的方向,在低流量下可以同时输送多种不同性质的流体,而且输送有剧毒和强腐蚀性的流体,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本技术是用微电机5,带动转子4上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滚子7挤压装在泵体2内的软管3,把管内空气挤出而形成真空。使需要输送的流体从入口吸入,然后又被滚子挤压至出口排出,转子不停地旋转,周而复始。把流体由一处输送到另一处。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不但可以在很低的流量下工作,而且流量变化调节范围很大,可达到10万倍以上。2、在低流量工作时,可同时装数根软管工作,即在一个泵内同时可进行数种不同性质和不同流量的流体输送工作。3、由输送一种性质的流体转换输送另一种性质的流体时,只需要更换一根软管,不用清洗泵的任何零部件,更换简便迅速。4、输送流体时,完全在密闭状况的软管里进行,不会污染周围环境,尤其对有害流体(剧毒和 强腐蚀性)更合适。5、输送流体的方向可以随时任意变换。6、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携带方便,可放在任何地方工作。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根据附图及实施例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并配有全套电器部件和箱子7的纵剖面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转子4的纵剖面放大图。微电机5(图1)带动装在其轴上的转子4(图1及2),而转子4上装有两个滚子7。泵体2上部有两个长孔,软管3的两端由此两长孔中伸到泵外。端盖1泵体2用螺钉固定到箱子6上,微电机5也固定在6上。这样,泵与微电机都固定在箱子上成为一个整体。当微电机5的轴旋转时,转子4随同旋转,滚子7就连续挤压贴在泵体2内壁上的软管3,把管内的空气挤出形成真空,需要输送的流体从入口E吸入,然后又被滚子挤压到出口F排出,于是流体就源源不断地由E处吸入而从F处流出。若将微电机旋转方向变换,则输送的流体就从F处流入而由E处排出。转子4的结构(图3)是在两块连接板11的两端夹装两个滚子7,其内装有轴承8、内隔套10、外隔套14及垫圈9,并用细管13作为轴兼铆钉,铆接在11上,固定在微电机5轴上的转子壳12也是用4个细钢管13(图2)铆接在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低流量而流量调节范围很大的管子泵,其结构主要是由形似盾状的泵体2、软管3、类似椭圆形的转子4、微电机5及箱子6组成。而泵体2及微电机5均用螺钉固定在箱子6上,软管3的两端从泵体2的上部两个长孔中伸到泵外软管中部则贴在泵体内壁的半圆周上成为“U”字形。转子4装在微电机5的转轴上,其特征在于:输送流体是用滚子7在泵体2的内壁上挤压软管3,将管内空气挤出而形成真空,使需要输送的流体从入口E吸入,然后又被滚子7挤压而由出口F排出,把流体由管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低流量而流量调节范围很大的管子泵,其结构主要是由形似盾状的泵体2、软管3、类似椭圆形的转子4、微电机5及箱子6组成。而泵体2及微电机5均用螺钉固定在箱子6上,软管3的两端从泵体2的上部两个长孔中伸到泵外软管中部则贴在泵体内壁的半圆周上成为“U”字形。转子4装在微电机5的转轴上,其特征在于输送流体是用滚子7在泵体2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绪诚李耀诚李翰诚
申请(专利权)人:李绪诚李翰诚李耀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