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端板以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52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端板以及电池模组。复合端板包括:端板主体,具有自身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面向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设置;复合转接件,设置于端板主体,复合转接件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两者材质不同,复合转接件通过第一板件与端板主体连接固定,第二板件位于第二表面,能够与外部结构件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合端板应用于电池模组时,能够与侧板牢固连接,有效抵消单体电池膨胀变形作用力,阻止电池模组整体尺寸变大,提升电池模组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Composite end plate and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端板以及电池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端板以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生产或生活。动力电池也称二次电池,为可再充电电池。动力电池被广泛地使用。低容量的动力电池可用于小型电动车辆,高容量的动力电池可用于大型电动车辆,例如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组使用时,需要使用汇流排将每个动力电池串联或并联。通常汇流排与动力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焊接连接。每个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以及用于固定多个单体电池的端板和侧板。端板和侧板围绕所有单体电池设置。现有技术中,端板为一整体结构。端板与侧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随着电池模组的容量不断提升,单体电池在一些情况下自身会发生膨胀,从而会向端板和侧板施加膨胀力,这就导致端板和侧板容易发生变形位移,进而致使侧板与端板之间的焊缝失效。因此,传统的电池模组存在结构强度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端板以及电池模组。复合端板应用于电池模组时,能够与侧板牢固连接,有效抵消单体电池膨胀变形作用力,阻止电池模组整体尺寸变大,提升电池模组使用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复合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主体,具有自身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设置;复合转接件,设置于所述端板主体,所述复合转接件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两者材质不同,所述复合转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端板主体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板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能够与外部结构件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复合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主体,具有自身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设置;复合转接件,设置于所述端板主体,所述复合转接件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两者材质不同,所述复合转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端板主体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板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能够与外部结构件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均为金属材质;或者,所述第一板件为非金属材质,所述第二板件为金属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主体上设置有沿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定位部,所述复合转接件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定位部相连接,以定位于所述端板主体的预定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从所述第二表面朝所述第一表面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板件的至少一部分沉入所述定位槽、且与所述端板主体连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沿所述高度方向相继分布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书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