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15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包括线箍本体、限位环和护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箍本体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梯形所述的线箍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开放端所述的线箍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上端口的内径大于下端口的内径,所述上端口和下端口外周均设置有护边,所述上端口的护边的下方和下端口的护边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挡圈,所述上端口的护边的下方和下端口的护边和挡圈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在在保证对纱线进行收纳整理的同时且有效的避免了纱线在打圈成织物的过程中易脱线打结,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灵活性。

A New Type of Hoop for Knitting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
本技术涉及针织纱相关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
技术介绍
用织针将纱线构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针织物质地松软,除了有良好的抗皱性和透气性外,还其有较大的延伸性和弹性,而且应用广泛。通常纱线是收紧在线箍上,并且通过线箍将不同颜色的纱线进行区分。现有技术中的针织纱线用线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线箍两端的开口处多为光滑面,在将纱线进行打圈成织物的过程中,易造成纱线脱线打结,进入严重影响了纱线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针织纱线用线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线箍两端的开口处多为光滑面,在将纱线进行打圈成织物的过程中,易造成纱线脱线打结,进入严重影响了纱线加工的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包括线箍本体、限位环和护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箍本体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梯形所述的线箍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开放端所述的线箍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上端口的内径大于下端口的内径,所述上端口和下端口外周均设置有护边,所述上端口的护边的下方和下端口的护边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挡圈,所述上端口的护边的下方和下端口的护边和挡圈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线箍本体外周均匀的设置有限位环。进一步的,所述线箍本体的厚度以线箍本体的高度方向形依次递增,且线箍本体内壁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一步的,所述护边的外径均大于上端口和下端口的外径,且护边分别与上端口和下端口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倾斜设置,且倾斜设置的限位环与线箍本体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挡圈的外径小于上端口的护边和下端口的护边的外径,且挡圈的内壁与线箍本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截面设置为三角形,三角形所述的加强筋的一端分别与上端口的下端和下端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形所述的加强筋的另一端分别与挡圈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至少设置为三个,且相邻之间的加强筋距离相等,每个所述的加强筋均分别以线箍本体的上端口和下端口的圆心为轴阵列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在在保证对纱线进行收纳整理的同时且有效的避免了纱线在打圈成织物的过程中易脱线打结,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灵活性。(1)、本技术通过设置线箍本体、限位环和护边,线箍本体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梯形的线箍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且线箍本体的厚度以线箍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递增,进而便于使得收裹在线箍本体外周的针织纱处于同一水平面,进而有效的保证了针织纱收裹的紧固性,线箍本体外周均匀的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倾斜设置,且倾斜设置的限位环与线箍本体一体成型,进而便于通过限位环对针织纱进行限位,有效的避免了在加工打圈过程中脱线打结影响加工效率。(2)、本技术通过将开放端的线箍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上端口和下端口,上端口的内径大于下端口的内径,上端口和下端口外周均设置有护边,护边的外径均大于上端口和下端口的外径,且护边分别与上端口和下端口一体成型,进而便于通过护边对针织纱线进行限位且便于在加工过程中针织纱线直接与接触面接触,易沾染灰尘杂质,影响加工效率。(3)、本技术通过在上端口的护边的下方和下端口的护边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挡圈,挡圈的外径小于上端口的护边和下端口的护边的外径,上端口的护边的下方和下端口的护边和挡圈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截面设置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加强筋的一端分别与上端口的下端和下端口的下端固定连接,三角形的加强筋的另一端分别与挡圈的一端固定连接,加强筋至少设置为三个,且相邻之间的加强筋距离相等,每个的加强筋均分别以线箍本体的上端口和下端口的圆心为轴阵列设置,进而便于通过挡圈进一步的防止针织纱脱线影响加工效率,便于通过加强筋增加护边与挡圈之间连接的紧固性,且便于堆码放置时,增加了相邻之间的线箍本体的接触面,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线箍本体、2-上端口、3-下端口、4-限位环、5-护边、6-挡圈、7-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线箍本体1、限位环4和护边5,线箍本体1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梯形的线箍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且线箍本体1的厚度以线箍本体1的高度方向依次递增,进而便于使得收裹在线箍本体1外周的针织纱处于同一水平面,进而有效的保证了针织纱收裹的紧固性,线箍本体1外周均匀的设置有限位环4,限位环4倾斜设置,且倾斜设置的限位环4与线箍本体1一体成型,进而便于通过限位环4对针织纱进行限位,有效的避免了在加工打圈过程中脱线打结影响加工效率;开放端的线箍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上端口2和下端口3,上端口2的内径大于下端口3的内径,上端口2和下端口3外周均设置有护边5,护边5的外径均大于上端口2和下端口3的外径,且护边5分别与上端口2和下端口3一体成型,进而便于通过护边5对针织纱线进行限位且便于在加工过程中针织纱线直接与接触面接触,易沾染灰尘杂质,影响加工效率;上端口2的护边5的下方和下端口3的护边5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挡圈6,挡圈6的外径小于上端口2的护边5和下端口3的护边5的外径,上端口2的护边5的下方和下端口3的护边5和挡圈6之间设置有加强筋7,加强筋7的截面设置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加强筋7的一端分别与上端口2的下端和下端口3的下端固定连接,三角形的加强筋7的另一端分别与挡圈6的一端固定连接,加强筋7至少设置为三个,且相邻之间的加强筋7距离相等,每个的加强筋7均分别以线箍本体1的上端口2和下端口3的圆心为轴阵列设置,进而便于通过挡圈6进一步的防止针织纱脱线影响加工效率,便于通过加强筋7增加护边5与挡圈6之间连接的紧固性,且便于堆码放置时,增加了相邻之间的线箍本体1的接触面,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能。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时,根据需要将本技术的线箍本体1置于合适的加工位置即可,进而便于通过护边5对针织纱线进行限位且便于在加工过程中针织纱线直接与接触面接触,易沾染灰尘杂质,影响加工效率,便于通过挡圈6进一步的防止针织纱脱线影响加工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包括线箍本体(1)、限位环(4)和护边(5),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箍本体(1)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梯形所述的线箍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开放端所述的线箍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上端口(2)和下端口(3),所述上端口(2)的内径大于下端口(3)的内径,所述上端口(2)和下端口(3)外周均设置有护边(5),所述上端口(2)的护边(5)的下方和下端口(3)的护边(5)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挡圈(6),所述上端口(2)的护边(5)的下方和下端口(3)的护边(5)和挡圈(6)之间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线箍本体(1)外周均匀的设置有限位环(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包括线箍本体(1)、限位环(4)和护边(5),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箍本体(1)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梯形所述的线箍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开放端所述的线箍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上端口(2)和下端口(3),所述上端口(2)的内径大于下端口(3)的内径,所述上端口(2)和下端口(3)外周均设置有护边(5),所述上端口(2)的护边(5)的下方和下端口(3)的护边(5)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挡圈(6),所述上端口(2)的护边(5)的下方和下端口(3)的护边(5)和挡圈(6)之间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线箍本体(1)外周均匀的设置有限位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箍本体(1)的厚度以线箍本体(1)的高度方向形依次递增,且线箍本体(1)内壁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边(5)的外径均大于上端口(2)和下端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和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