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296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线盘,包括柱形本体,该柱形本体包括上盖、下盖、转动轴、侧壁,上盖、下盖、侧壁构成柱形本体的外壳,内部形成空腔设置转动轴,转动轴轴线与柱形本体轴线重合,上盖可带动转动轴转动;上盖端面设置有一可收纳的把手,收纳状态时,把手隐藏于上盖内;该把手包括一旋转基座和活动件,旋转基座与上盖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可收纳把手,将把手隐藏在上盖内,当活动件旋转至凸出上盖端面时即可作为把手进行线缆的收放,当活动件转至上盖内时即保持线盘外形的平滑性,便于收纳线盘。

Handheld Wire D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线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电线的绕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线盘。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在生活或者工程中经常使用,尤其是户外或者面积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电器时需要拖拽较长的电源线,为了方便收纳电线电缆往往使用线盘对电线电缆进行卷绕,以此达到收卷和随时移动长电线电缆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满足质轻便捷的需求,手持式线盘应运而生。现有的手持式线盘结构为一扁圆柱或接近扁圆柱形外壳,扁圆柱轴线上布置有一转动轴,可带动电线电缆转动并缠绕在转动轴上。但是由于上述扁圆柱外壳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收放电线的操作性便捷性较低,此外,对于家庭应用来说线盘本身的收纳也较占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收放线缆方便的线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持式线盘,包括柱形本体,该柱形本体包括上盖、下盖、转动轴、侧壁,上盖、下盖、侧壁构成柱形本体的外壳,内部形成空腔设置转动轴,转动轴轴线与柱形本体轴线重合,上盖可带动转动轴转动;上盖端面设置有一可收纳的把手,收纳状态时,把手隐藏于上盖内;该把手包括一旋转基座和活动件,旋转基座与上盖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可收纳把手,将把手隐藏在上盖内,当活动件旋转至凸出上盖端面时即可作为把手进行线缆的收放,当活动件转至上盖内时即保持线盘外形的平滑性,便于收纳线盘。较佳的,上盖端面设置有一容置把手的凹槽,旋转基座设置于凹槽一端且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凹槽。较佳的,上盖端面设置有多个插座用于连接电器,且线盘设置有插座总控按钮。较佳的,上盖与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悬挂件,可用于将线盘悬挂收纳或者使用线盘过程中将其悬挂使用。较佳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凹陷,优选至少两个对向设置的凹陷,便于移动线盘时进行抓握。较佳的,线盘侧壁设置有供线缆进出的通孔。较佳的,下盖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挂孔,方便将线盘悬挂收纳或者使用线盘过程中将其悬挂使用。较佳的,转动轴内部布置有电线线路,以保证线盘的线缆能够连通外界电源以及插座能够通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手持式线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手持式线盘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手持式线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手持式线盘的另一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6是图1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手持式线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11-凹槽,12-插座,13-插座总控按钮,2-下盖,21-挂孔,3-旋转轴,4-侧壁,41-凹陷,42-通孔,5-把手,51-旋转基座,52-活动件,53-旋转轴,6-悬挂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线盘,如图1至7所示,包括柱形本体,该柱形本体包括上盖1、下盖2、转动轴3、侧壁4,上盖1、下盖2、侧壁4构成柱形本体的外壳,内部形成空腔设置转动轴3,转动轴3轴线与柱形本体轴线重合,上盖1可带动转动轴3转动;上盖1端面设置有一可收纳的把手5,收纳状态时,把手5隐藏于上盖1内;该把手5包括一旋转基座51和活动件52,旋转基座51与上盖1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可收纳把手5,将把手5隐藏在上盖1内,当活动件52旋转至凸出上盖1端面时即可作为把手5进行线缆的收放,当活动件52转至上盖1内时即保持线盘外形的平滑性,便于收纳线盘。作为进一步改进,上盖1端面设置有一容置把手的凹槽11,旋转基座51设置于凹槽11一端且通过旋转轴53转动连接于凹槽11。作为进一步改进,旋转基座51具有一连接孔511,对应地活动件52具有一连接柱能够插接于连接孔511,旋转基座51侧面设置旋转轴53;旋转轴53的具体形式如图5所示,可以是旋转基座51的一个侧面设有枢接凸起,另一与之相对的侧面同样设有枢接凸起,枢接凸起能够枢接与凹槽11的侧面中,从而完成转动功能。作为进一步改进,上盖1端面设置有多个插座12用于连接电器,且线盘设置有插座总控按钮13,以便控制插座是否通电,避免线盘通电但不使用插座时发生触电事故。作为进一步改进,上盖1与侧壁4的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悬挂件6,可用于将线盘悬挂收纳或者使用线盘过程中将其悬挂使用,以适应不能将线盘放置在地面的场景,也可充分利用收纳空间。作为进一步改进,侧壁4设置有至少两个凹陷41,如图3所示,优选至少两个对向设置的凹陷41,便于移动线盘时进行抓握。作为进一步改进,线盘侧壁4设置有供线缆进出的通孔42。作为进一步改进,下盖2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挂孔21,方便将线盘悬挂收纳或者使用线盘过程中将其悬挂使用,以适应不能将线盘放置在地面的场景,也可充分利用收纳空间;可与上述悬挂件配合使用,增加悬挂牢固度。作为进一步改进,转动轴3内部布置有电线线路,以保证线盘的线缆能够连通外界电源以及插座能够通电。上述手持式线盘在收卷线缆时,将把手5转出上盖1端面,握持把手5即可方便进行线缆的缠绕,线缆穿过侧壁4上的通孔42被卷绕在旋转轴3上,当线缆收卷完成时,由上盖1、下盖2、侧壁4形成的柱形本体外壳能够保护线缆防止积尘、老化,以及避免收纳好的线缆松脱。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到的材料、试剂和实验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符合电器元件领域的市售产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核心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手持式线盘,包括柱形本体,该柱形本体包括上盖、下盖、转动轴、侧壁,所述上盖、下盖、侧壁构成柱形本体的外壳,内部形成空腔设置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轴线与所述柱形本体轴线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可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上盖端面设置有一可收纳的把手,收纳状态时,所述把手隐藏于上盖内;所述把手包括一旋转基座和活动件,所述旋转基座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持式线盘,包括柱形本体,该柱形本体包括上盖、下盖、转动轴、侧壁,所述上盖、下盖、侧壁构成柱形本体的外壳,内部形成空腔设置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轴线与所述柱形本体轴线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可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上盖端面设置有一可收纳的把手,收纳状态时,所述把手隐藏于上盖内;所述把手包括一旋转基座和活动件,所述旋转基座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端面设置有一容置所述把手的凹槽,所述旋转基座设置于所述凹槽一端且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基座的一个侧面设有枢接凸起,另一与之相对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意缆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