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91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该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旋转活动连接有蜗轮和蜗杆,所述的蜗轮和蜗杆啮合;所述的蜗杆与壳体之间通过轴承和连接座连接;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座与壳体之间的弹簧,所述的弹簧提供蜗轮与蜗杆之间的径向压紧力。以上所述的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具有自动消除间隙,确保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的优点。

A steering mechanism with adjustable cl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动转向系统(EPS)基本包含:转向机构、扭矩传感器、控制器(ECU)。其中转向机构中常用蜗轮蜗杆机构来传递动力。蜗轮蜗杆传动的优点在于传动比大、传动平稳。但也存在着传动效率低,传动过程中磨损严重的问题,这是因为蜗轮蜗杆传动之间啮合的轮齿在传动的过程中有较大的相对滑动速度,会导致齿面的磨损、发热和能量消耗。磨损后蜗轮蜗杆配合中出现间隙,导致操作时手感上存在空旷感,并降低传动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具有自动消除间隙,确保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旋转活动连接有蜗轮和蜗杆,所述的蜗轮和蜗杆啮合;所述的蜗杆与壳体之间通过轴承和连接座连接;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座与壳体之间的弹簧,所述的弹簧提供蜗轮与蜗杆之间的径向压紧力;所述蜗杆与外接动力源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弹簧设置在与自由端对应的连接座上;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并与蜗杆的自由端对应的密封端盖,所述的密封端盖位于连接座外侧;所述连接座与密封端盖对应的表面围绕蜗杆中心环形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弹簧的弹力压紧蜗轮与蜗杆啮合部位,增大蜗轮与蜗杆轮齿间的压力,进而增大摩擦力,减小涡轮与蜗杆轮齿间的相对滑动,进而起到减小磨损量的作用。另外,在轮齿磨损一定量后,弹簧的弹力驱动蜗杆向蜗轮靠近,消除间隙,提高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当开始转向时,蜗轮与蜗杆之间的作用力较大,当该作用力大于弹簧和密封圈的弹力时,连接座即有可能相对于壳体轴向运动,长时间使用过后,连接座的端面会与密封端盖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快速转向,安装座即会相对有密封端盖滑动,从而发出噪音。连接座端面的凸起可以减小连接座与密封端盖的接触面积,进而达到减小摩擦噪音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座外套设有密封圈,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不仅能起到密封作用,还能在换向过程中缓冲轴承保持架对壳体的冲击。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周面上远离蜗轮的一侧设有弹簧安装座,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弹簧安装座对应的安装槽;所述的弹簧安装座部分置于安装槽内,所述的弹簧设置在弹簧安装座与安装槽之间。弹簧安装座和安装槽,用于安装弹簧,同时,对连接座起到定位和周向限位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包括安装基片和弹片,所述的安装基片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滑块;所述的弹簧安装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延伸至轴承端盖的一个端面,并在滑槽的侧壁上设有与安装滑块匹配的插槽;所述的安装基片置于滑槽内并通过安装滑块和插槽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弹片的数量为偶数,并平均分布在安装基片的两侧。保证弹簧的弹力对称,避免弹簧弹力不平衡而影响蜗轮蜗杆传动结构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中连接座部位的局部爆炸图;图3为本实施例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中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内旋转活动连接有蜗轮2和蜗杆7,所述的蜗轮2和蜗杆7啮合;所述蜗杆7与外接动力源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8,另一端为自由端3。所述的蜗杆7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和连接座5连接;所述的连接座5外套设有密封圈,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不仅能起到密封作用,还能在换向过程中缓冲轴承保持架对壳体1的冲击。包括设置在连接座5与壳体1之间的弹簧6,所述的弹簧6提供蜗轮2与蜗杆7之间的径向压紧力,所述的弹簧6设置在与自由端3对应的连接座5上。弹簧6的弹力压紧蜗轮2与蜗杆7啮合部位,增大蜗轮2与蜗杆7轮齿间的压力,进而增大摩擦力,减小涡轮与蜗杆7轮齿间的相对滑动,进而起到减小磨损量的作用。另外,在轮齿磨损一定量后,弹簧6的弹力驱动蜗杆7向蜗轮2靠近,消除间隙,提高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5周面上远离蜗轮2的一侧设有弹簧安装座52,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与弹簧安装座52对应的安装槽11;所述的弹簧安装座52部分置于安装槽11内,所述的弹簧6设置在弹簧安装座52与安装槽11之间。弹簧安装座52和安装槽11,用于安装弹簧6,同时,对连接座5起到定位和周向限位的作用。如图4所示,所述的弹簧6包括安装基片61和弹片62,所述的安装基片61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滑块63;所述的弹簧安装座52上设有滑槽54,所述的滑槽54延伸至轴承端盖的一个端面,并在滑槽54的侧壁上设有与安装滑块63匹配的插槽53;所述的安装基片61置于滑槽54内并通过安装滑块63和插槽53滑动连接。所述弹片62的数量为偶数,并平均分布在安装基片61的两侧。保证弹簧6的弹力对称,避免弹簧6弹力不平衡而影响蜗轮2蜗杆7传动结构的工作性能。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并与蜗杆7的自由端3对应的密封端盖4,所述的密封端盖4位于连接座5外侧;所述连接座5与密封端盖4对应的表面围绕蜗杆7中心环形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51。当开始转向时,蜗轮2与蜗杆7之间的作用力较大,当该作用力大于弹簧6和密封圈的弹力时,连接座5即有可能相对于壳体1轴向运动,长时间使用过后,连接座5的端面会与密封端盖4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快速转向,安装座即会相对有密封端盖4滑动,从而发出噪音。连接座5端面的凸起51可以减小连接座5与密封端盖4的接触面积,进而达到减小摩擦噪音的目的。以上所述的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具有自动消除间隙,确保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的优点。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内旋转活动连接有蜗轮(2)和蜗杆(7),所述的蜗轮(2)和蜗杆(7)啮合;所述的蜗杆(7)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和连接座(5)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座(5)与壳体(1)之间的弹簧(6),所述的弹簧(6)提供蜗轮(2)与蜗杆(7)之间的径向压紧力;所述蜗杆(7)与外接动力源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8),另一端为自由端(3);所述的弹簧(6)设置在与自由端(3)对应的连接座(5)上;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并与蜗杆(7)的自由端(3)对应的密封端盖(4),所述的密封端盖(4)位于连接座(5)外侧;所述连接座(5)与密封端盖(4)对应的表面围绕蜗杆(7)中心环形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隙可调的转向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内旋转活动连接有蜗轮(2)和蜗杆(7),所述的蜗轮(2)和蜗杆(7)啮合;所述的蜗杆(7)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和连接座(5)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座(5)与壳体(1)之间的弹簧(6),所述的弹簧(6)提供蜗轮(2)与蜗杆(7)之间的径向压紧力;所述蜗杆(7)与外接动力源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8),另一端为自由端(3);所述的弹簧(6)设置在与自由端(3)对应的连接座(5)上;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并与蜗杆(7)的自由端(3)对应的密封端盖(4),所述的密封端盖(4)位于连接座(5)外侧;所述连接座(5)与密封端盖(4)对应的表面围绕蜗杆(7)中心环形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5)外套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竹强裘诚张晓刚蔡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世宝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