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离合器半结合点的自学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离合器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半结合点的自学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双离合变速器中,离合器的打开和结合是通过油压来实现的,而油压是液压模块中的VFS电磁阀建立的,在变速器控制单元(TCU)对离合器的内部控制逻辑中,不同的温度范围内正确的离合器充油状态对于良好的压力跟随是非常重要的,充油状态最直观的表现是活塞行程,活塞的行程直接体现当前的实际油液装填,而间接来说,也就是离合器的油液压力和电磁阀电流,多大的压力对应多大的扭矩,也就可以反映压力和扭矩的对应关系。目前在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中的离合器半结合点(Kisspoint点)的定义和规范中,离合器半结合点是由离合器零部件厂家提供的,且零部件厂家一般会定义两个半结合点。一个是基于扭矩的半结合点,也即当扭矩达到大约3-5Nm时所对应的离合器油压力,另一个是容积半结合点,也即当压力和扭矩刚开始呈现线性关系时的所对应的离合器压力,此时的扭矩大约为6-10Nm。从控制逻辑中讲,离合器需要得到一条相对准确的T扭矩-P压力-I电流图谱,以应用于离合器的不同状态,适应实时的发动机扭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离合器半结合点的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下线检测台架自学习过程:s11、满足下线检测台架自学习条件,自学习过程开始;s12、控制与离合器连接的驱动电机启动,以模拟整车怠速;s13、操作变速器换挡拨叉进入设定挡位,以使与所述离合器连接的变速器输入轴处于静止状态;s14、通过电磁阀向所述离合器施加油压初始值,并操作变速器换挡拨叉进入空挡状态;s15、检测变速器输入轴的角加速度,并以施加于所述离合器上的所述油压初始值为第一油压基础值,逐步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一油压基础值,直至施加于所述离合器上的所述第一当前油压值使得所述变速器输入轴的角加速度与转动惯量的乘积等于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离合器半结合点的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下线检测台架自学习过程:s11、满足下线检测台架自学习条件,自学习过程开始;s12、控制与离合器连接的驱动电机启动,以模拟整车怠速;s13、操作变速器换挡拨叉进入设定挡位,以使与所述离合器连接的变速器输入轴处于静止状态;s14、通过电磁阀向所述离合器施加油压初始值,并操作变速器换挡拨叉进入空挡状态;s15、检测变速器输入轴的角加速度,并以施加于所述离合器上的所述油压初始值为第一油压基础值,逐步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一油压基础值,直至施加于所述离合器上的所述第一当前油压值使得所述变速器输入轴的角加速度与转动惯量的乘积等于离合器设定扭矩值;s16、由所述第一当前油压值减去油压偏移值得到所述离合器半结合点对应的第一半结合点油压值,并存储所述第一半结合点油压值于所述变速器的控制单元内,其中,所述油压偏移值为使所述离合器扭矩由“0”增加至所述离合器设定扭矩值时所需施加于所述离合器上的油压量;s2、整车自适应过程:s21、满足整车自适应条件,整车自适应过程开始;s22、于所述双离合器中的非工作离合器施加所述第一半结合点油压值,操作与所述非工作离合器对应的变速器换挡拨叉进入设定挡位,以使与所述非工作离合器连接的变速器输入轴处于静止状态;s23、操作与所述非工作离合器对应的变速器换挡拨叉进入空挡状态,检测与所述非工作离合器连接的变速器输入轴的当前角加速度,并判断所述当前角加速度与目标角加速度间是否有偏差量,其中,所述目标角加速度为所述离合器设定扭矩值和与所述非工作离合器连接的变速器输入轴转动惯量间的比值;s24、若所述当前角加速度与目标角加速度间有偏差量,根据所述偏差量,以所述半结合点油压值为第二油压基础值,通过重复s21-s23,以在后续多次整车自适应过程中逐次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二油压基础值,直至施加于所述非工作离合器上的第二当前油压值使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炯,方志朋,霍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