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652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解决了分层挖掘基坑时,挡土墙支护力较为薄弱,基坑易发生坍塌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首先:对孤石的两侧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两侧的钻孔灌注桩其桩身钻进大孤石;其次:对孤石与基坑土方进行同步的分层挖掘,同时对每一层孤石位置的土坑进行挡土墙的浇筑,挡土墙与桩身浇筑粘合,通过钻孔灌注桩对孤石的夹持作用,以明挖的施工方式,基坑同时分层开挖,边支护边施工,达到提高了基坑分层开挖的安全性能的目的。

Construction Method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rphan Stone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孤石是独立存在于土壤中的石头块,一般在土壤中的深度不深。基坑支护排桩施工中,会遇到大孤石阻碍施工的难题。为了解决该技术难题,常规的方法是利用冲孔灌注桩钻孔施工,该法的技术要点是:利用冲击钻头先对大孤石进行冲孔贯穿,然后对冲孔完成灌桩等工序,再开挖基坑,该操作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周期长,施工进度慢。故为了提高对孤石处基坑的挖掘效率,现在采用分层挖掘土坑,采用基坑位置与孤石位置的同步挖掘,一边对孤石处所挖掘的土坑进行支护,现在施工过程孤石位置的土坑仅仅是利用挡土墙进行支撑保护。但是单单的挡土墙只能支护土坑侧面,对孤石的支护力较为薄弱,土坑挖掘过程中,孤石易发生偏动时,引发基坑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通过钻孔灌注桩对孤石的夹持作用,以明挖的施工方式,边支护边施工,提高了基坑分层开挖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首先:对孤石打孔并对所打的孔进行预支撑桩的灌注;其次:对孤石所在土方与基坑土方进行同步的分层挖掘,同时对每一层挖掘后孤石所在土坑进行挡土墙的浇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找出有大的孤石的桩位,预支撑桩对孤石进行预支撑固定,然后分层开挖土方。在分层施工的同时,灌注桩与挡土墙两者连为一体,对分层开挖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采用预支撑桩的效果还有以下三点:其一,预支撑桩的直径相对冲孔灌注桩的直径要小很多,那预支撑桩成型所需的孔的孔径相比冲孔的孔径要小,该孔的成形速度要比冲孔的成形速度快很多;伴随的优点还有,由于预支撑柱的孔径较小,预支撑柱的浇筑硬化也将大大提升,有利于缩短基坑施工的周期。其二,利用分层处理,基坑的挖掘与孤石上方的土方挖掘同步进行,每次挖到预定深度,对孤石所在的位置进行支护工作,使得孤石位置所挖掘的坑可以有良好的支撑作用,施工安全性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更优的还在于,在孤石位置挖掘与支护过程中,利用预支撑桩对孤石的初步支护工作,基坑保持持续挖掘施工,基坑的施工并没有因为孤石位置的挖掘与支护施工而耽误时间,有利于缩短基坑施工的周期。其三,在检测到孤石的存在后,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多次的探测到孤石的大体形状,然后在孤石靠中间位置进行冲孔灌注桩;而显然对土方下方孤石形状的探测需要大量的工作时间。而利用预支撑柱的优点在于,其探测到孤石后,直接对孤石进行打孔并有利于预支撑柱固定,然后以明挖的方式,一边挖掘一边确定孤石的形状,显然,这就大大节省了对孤石形状的探测,有利于节省探测孤石形状的时间,也节约了探测孤石形状的成本,当然此时的孤石上所挖掘出来土坑大小未必和孤石的形状相同,但是依旧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较佳的,以钻孔的方式对孤石两侧打孔,并在钻孔内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挡土墙与桩身浇筑粘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支撑桩采用钻孔灌注桩,在孤石两侧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利用钻孔灌注桩对孤石进行钳制,对孤石的预支撑效果更加显著。在分层施工的同时,钻孔灌注桩与挡土墙两者连为一体,彼此之间分担来自泥土的压力,对分层开挖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灌注桩是指代钻孔灌注桩。较佳的,在挖掘的土坑中放置提前制作的钢筋笼,混凝土浇筑钢筋笼形成挡土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笼起到加强挡土墙结构强度的效果,对桩身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提高分层开挖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钢筋笼的提前制作,有效压缩基坑开挖的施工周期。较佳的,灌注桩的桩身中植入锚固钢筋,锚固钢筋与钢筋笼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固钢筋充当桩身与挡土墙之间的骨架,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较佳的,灌注桩的桩身粘合在挡土墙的一面预先进行凿毛施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层开挖后,对挖掘的桩身进行凿毛处理,有利于增加桩身表面的粗糙度,使得桩身与挡土墙粘合的更加牢固。较佳的,钻孔灌注桩的桩头进行冠梁浇筑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冠梁的浇筑,提高了桩身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分层开挖的安全性。较佳的,在冠梁浇筑施工之前,桩头进行破桩施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孔灌注桩的桩头具有浇灌的浮渣,其结构强度较低,故将桩头破除,在破除后的桩头位置进行冠梁的浇筑成型,有利于提高桩头与冠梁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分层开挖的安全性。较佳的,挖掘遇到孤石时,静力爆破置于维护结构外侧的孤石石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挖掘到孤石位置时,对基坑围护位置之外的孤石进行破除处理。静力爆破是指静力爆破技术其实质是在岩体上钻孔,在钻孔中灌装静力爆破剂,依靠其膨胀力使岩石产生裂隙或裂缝,从而达到破碎的目的,可在无振动、无飞石,无噪音、无污染的条件下破碎或切割岩石,爆破时不会损坏周围的挡土墙等支护结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又能达到破碎的目的。较佳的,对余下的孤石进行钻第二孔并植入筋条,并且孤石表面凿毛处理,以混凝土浇筑固定植入的筋条与挡土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挖掘到孤石位置时,孤石植入筋条后并通过混凝土浇筑将孤石与挡土墙再次一同固定,提高了孤石与挡土墙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佳的,用于植入筋条的第二孔以梅花型的分布布置在孤石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梅花形布置,就是像梅花花瓣那样的形状的布置,多为五点式形状。梅花形布置避免了钻孔集中在一条直线上,减少了孤石破碎的几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法主要应用于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采用灌注桩排桩的基坑临时支护工程。灌注桩排桩施工遇到大孤石,孤石强度高,钻孔进尺缓慢,灌注桩施工困难的情况,采用明挖方式施工,与基坑同时分层开挖,边支护边施工,静力爆破大孤石。相对于常规使用冲孔直接贯穿大孤石,完成灌注桩等工序后再开挖基坑土方的施工方法,可有效缩短工期,控制施工成本,减少泥浆排放,对节能减排有一定成效。该施工技术具有高效率、低风险、低投入等优点,在同类型地质条件下,能确保施工安全,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速度,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实施例中基坑支护施工的立面示意图;图3是孤石爆破前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孤石爆破后的平面示意图。图中:1、钻孔灌注桩;2、冠梁;3、混凝土挡土墙;4、腰梁;5、第一孔;6、第二孔;7、孤石;8、筋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说明:灌注桩是指钻孔灌注桩;桩身是指钻孔灌注桩的桩体。施工步骤第一步:在灌注桩施工前,对所有桩进行编号,每隔2m采用超前钻进行钻孔排查。当探明有孤石7时,利用超前钻探测出孤石形状,然后在孤石7的两侧进行钻孔灌注桩1施工,两侧桩身钻进孤石7,与孤石7连结成一体。无孤石7部位的灌注桩,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施工。排桩施工时采用间隔跳打,隔桩施工的方式进行。第二步:全部灌注桩施工完毕后,该部位与基坑土方同时采用分层明挖方式施工。根据地质情况及施工工艺要求,利用桩侧“土拱”作用,确定合理分层开挖高度,一般取1~3m。砼挡土墙(也就是混凝土挡土墙3)分层向下支护,分层施工。有孤石7的桩间部位,分层开挖后,桩身植入锚固钢筋,锚固钢筋与混凝土的混凝土挡土墙3连接,桩墙连成一体。注意事项:有孤石7的桩间部位与基坑土方分层开挖时,注意不能超挖,应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对孤石(7)打孔并对所打的孔进行预支撑桩的灌注;其次:对孤石(7)所在土方与基坑土方进行同步的分层挖掘,同时对每一层挖掘后孤石(7)所在土坑进行挡土墙的浇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对孤石(7)打孔并对所打的孔进行预支撑桩的灌注;其次:对孤石(7)所在土方与基坑土方进行同步的分层挖掘,同时对每一层挖掘后孤石(7)所在土坑进行挡土墙的浇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以钻孔的方式对孤石(7)两侧打孔,并在钻孔内进行钻孔灌注桩(1)的施工,挡土墙与桩身浇筑粘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挖掘的土坑中放置提前制作的钢筋笼,混凝土浇筑钢筋笼形成挡土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灌注桩(1)的桩身中植入锚固钢筋,锚固钢筋与钢筋笼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灌注桩(1)的桩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超邹钦鑫黄疆宇余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