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36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3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装配式墙体组合而成负压病房,负压病房内设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转动设有一号平疫转换门,负压病房的一侧装配式墙体为第一墙体,负压病房垂直于第一墙体的装配式墙体为第二墙体,第二墙体转动设有二号平疫转换门,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均可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时,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相互配合形成有新墙体,新墙体与第一墙体配合形成有防疫通道,负压病房内设有固定组件。本申请在建设防疫通道时,无需拆除原有的混凝土墙体再砌筑新墙,具有建设工期较短,便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效果。便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效果。便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

技术介绍

[0002]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响应疫情防控需求,各大定点医院需要将负压病房的平时状态转换成疫情状态。负压病房在“平时”时,医务人员通过主道进出,但在“疫情”期间,为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在疫情期间要求医务人员在通过主道进入负压病房后,负压病房后面必须有一条单独的防疫通道给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并进入缓冲间区域,脱下旧防护服及口罩后再进入安全区域,不能再从原来的主道离开负压病房。
[0003]相关技术中,医院为建设一条单独的防疫通道供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时,需要通过拆除部分原有旧墙,再根据施工要求砌筑新墙的施工工序来达到施工目的。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负压病房的墙体均使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建设防疫通道时,需要拆除原有的混凝土墙体再砌筑新墙的工序比较繁琐,工期较长,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危重症负压病房在平时状态及疫情状态之间的转换时,施工的工期较长,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装配式墙体组合而成负压病房,所述负压病房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转动设置有一号平疫转换门,所述负压病房的一侧装配式墙体为第一墙体,所述负压病房垂直于第一墙体的装配式墙体为第二墙体,所述第二墙体转动设置有二号平疫转换门,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均可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时,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相互配合形成有用于封堵负压病房的一侧的新墙体,所述新墙体与第一墙体之间配合形成有用于供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的防疫通道,所述负压病房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新墙体的固定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负压病房的平时状态转换成疫情状态时,推动一号平疫转换门绕固定柱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后,推动二号平疫转换门绕第二墙体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此时,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配合形成的新墙体成为负压病房的墙体,固定组件对新墙体进行固定;新墙体与第一墙体之间形成有防疫通道,医生医务人员可通过转动一号平疫转换门或二号平疫转换门后进入防疫通道从而离开负压病房,并进入缓冲间区域,脱下旧防护服及口罩后再进入安全区域;这种建设防疫通道的方式,无需要拆除原有的混凝土墙体再砌筑新墙,建设工序较为简单,工期较短,便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负压病房内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上设置有用于卡接配合于所述卡接槽的卡接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一号平疫转换门或二号平疫转换门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时,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上的卡接块卡接配合与固定框上的卡接槽,从而使得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固定连接与固定框,此时,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配合形成的新墙体可以较为稳定地封堵负压病房的一侧,以令新墙体与第一墙体之间能够较为稳定地配合形成防疫通道。同时,利用卡接槽和卡接块配合连接的方式,使得建设防疫通道时更加地便捷。
[0011]优选的,所述卡接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磁吸条,所述卡接块的材质可与所述第一磁吸条相互吸引。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条的设置使得固定框在连接固定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时更加稳定,不易脱离。
[0013]优选的,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上设置有用于供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的防疫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号平疫转换门上设置防疫门,从而使得医生医务人员无需通过转动一号平疫转换门或二号平疫转换门进入防疫通道,只需直接打开防疫门从负压病房进入防疫通道即可,防疫门的设置使得医生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时更加地便捷。
[0015]优选的,所述防疫门上开设有用于供医务人员观察负压病房内情况的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处设置有玻璃透光面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口的设置以便于位于负压病房外的人员观测负压病房内的情况,从而确保居住在负压病房内的病患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更够被及时地发现,并得到救助。玻璃透光面板封堵观察窗口,以令负压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不易泄露出去,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可能。
[0017]优选的,所述负压病房的墙角处设置有便于清洁的圆弧压脚。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病房为重污染源区域,其墙角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之一,圆弧压脚的设置使得负压病房的墙角更易清洁打理。
[0019]优选的,所述负压病房的墙角处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圆弧压脚的压脚龙骨,所述压脚龙骨位于圆弧压脚的下方。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脚龙骨用于支撑圆弧压脚,从而使得圆弧压脚不易发生变形,且圆弧压脚设置于压脚龙骨上使得圆弧压脚安装时更加牢固,不易滑动。
[0021]优选的,所述负压病房除承重墙体外的其他墙体均为装配式墙体,所述装配式墙体包括设置于楼板上的装配式墙体龙骨以及设置于所述装配式墙体龙骨的侧壁的装配式墙板,所述装配式墙体龙骨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装配式墙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扣。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式墙体通过卡槽与卡扣进行安装,这种安装负压病房除承重墙体外的其他墙体时方式较为便捷。并且,装配式墙体相较于砌筑的混凝土墙体而言,减轻了楼板的承受荷载。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在需要将负压病房的平时状态转换成疫情状态,建设防疫通道时,只需转动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即可,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配合形成的新墙体连接固定于固定框,此时,新墙体与第一墙体之间配合形成防疫通道,医务人员只需打开防疫门即可离开负压病房进入到防疫通道内,这种建设防疫通道的方式工序较为简单,工期较短,便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0025]2.通过在固定框上开设卡接槽,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上设置有卡接配合与卡接槽的卡接块,利用卡接块与卡接槽卡接配合的连接方式,从而使得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配合形成新墙体时更加地快速,以令新墙体与第一墙体之间更快地配合形成防疫通道。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装配式墙体龙骨与装配式墙板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9]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防疫通道的展示图;
[0030]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装配式墙体(1)组合而成负压病房(6),所述负压病房(6)内设置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上转动设置有一号平疫转换门(201),所述负压病房(6)的一侧装配式墙体(1)为第一墙体(7),所述负压病房(6)垂直于第一墙体(7)的装配式墙体(1)为第二墙体(8),所述第二墙体(8)转动设置有二号平疫转换门(202),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均可转动至与第一墙体(7)呈平行状态,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转动至与第一墙体(7)呈平行状态时,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相互配合形成有用于封堵负压病房(6)的一侧的新墙体(2),所述新墙体(2)与第一墙体(7)之间配合形成有用于供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6)的防疫通道(20),所述负压病房(6)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新墙体(2)的固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负压病房(6)内的固定框(21),所述固定框(21)上开设有卡接槽(23),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上设置有用于卡接配合于所述卡接槽(23)的卡接块(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喆林强黄疆宇丁广城陈伟鹏陈世柱刘浩肖创赵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