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45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包括圆环形的砂圈本体,砂圈本体包括用于插入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的支撑部和与支撑部连接的限位部,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支撑部的直径,砂圈本体的中心孔为圆锥孔或台阶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通过将砂圈本体的中心孔设置成圆锥孔或台阶孔,使得砂圈能够对管件泡沫模型起到支撑的同时,可以增加砂圈的抗弯强度,砂圈结构强度高,可以提高使用的可靠性,而且相比同直径的直孔,这种砂圈在制作时用砂量会减少,方便制作,成本低。

Sand Ring Suitable for EPC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
本技术属于管件生产工艺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
技术介绍
采用真空消失模铸造生产铸件尤其是生产球墨铸铁管件,精确控制模型圆整度是获得合格铸件的基础,防止消失模模型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形,成为关键的技术突破点。现有防变形的做法为上铁圈和干套砂圈,采用上铁圈的方式会导致模型的承口面的泡沫破坏,导致铸造后的铸件产生外观缺陷;采用干套砂圈的方式,容易直接撑裂模型,同时模型与砂圈配合面容易粘砂、烧结,对后续的清理工作增加难度,而且砂圈的结构强度低,使用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目的是提高使用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包括圆环形的砂圈本体,所述砂圈本体包括用于插入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的支撑部和与支撑部连接的限位部,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支撑部的直径,砂圈本体的中心孔为圆锥孔或台阶孔。所述支撑部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限位部具有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上设有用于与管件泡沫模型的内圆面贴合的第一涂料层,第二接触面上设有用于与管件泡沫模型的端面贴合的第二涂料层。所述砂圈本体的材质为树脂。所述砂圈本体的材质为呋喃树脂或碱酚醛树脂。所述砂圈本体为采用热芯盒成型工艺制成。本技术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通过将砂圈本体的中心孔设置成圆锥孔或台阶孔,使得砂圈能够对管件泡沫模型起到支撑的同时,可以增加砂圈的抗弯强度,砂圈结构强度高,可以提高使用的可靠性,而且相比同直径的直孔,这种砂圈在制作时用砂量会减少,方便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支撑部;2、限位部;3、中心孔;4、管件泡沫模型;5、模型涂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包括圆环形的砂圈本体,砂圈本体包括用于插入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的支撑部1和与支撑部1连接的限位部2,限位部2的直径大于支撑部1的直径,砂圈本体的中心孔3为圆锥孔或台阶孔。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支撑部1和限位部2均为圆环形结构,支撑部1的外直径小于限位部2的外直径,支撑部1和限位部2为同轴固定连接,支撑部1的厚度大于限位部2的厚度,确保防变形效果。砂圈本体的中心孔3为沿砂圈本体的轴向(也即支撑部1和限位部2的轴向)贯穿设置的通孔,在管件泡沫模型完成浸涂后,将支撑部1完全插入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的圆孔中,砂圈本体与管件泡沫模型为同轴状态,限位部2的外直径大于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的圆孔的直径,限位部2位于管件泡沫模型的外部,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可以准确确定砂圈的插入深度。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砂圈本体的中心孔3为圆锥孔,由于中心孔3为贯穿设置,因此中心孔3分别在支撑部1和限位部2的端面上形成一个圆形的开口,该中心孔3在支撑部1的端面上形成的圆形开口的直径大于中心孔3在支撑部1的端面上形成的圆形开口的直径,中心孔3的直径为沿砂圈本体的轴向从限位部2的端面开始至支撑部1的端面为逐渐增大的,形成的砂圈的抗弯强度更高,砂圈结构强度高,从而可以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将管件泡沫模型撑圆,有效防止管件泡沫模型产生变形,有助于提高管件的铸件质量。如图1所示,支撑部1具有第一接触面,限位部2具有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上设有用于与管件泡沫模型的内圆面贴合的第一涂料层,第二接触面上设有用于与管件泡沫模型的端面贴合的第二涂料层。第一接触面为支撑部1的外圆面,第一接触面的轴线也即支撑部1的轴线,在第一接触面上涂覆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涂料,干燥后形成第一涂料层。第二接触面为限位部2的与支撑部1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面,第二接触面为与限位部2的轴线相垂直的圆形平面,第一接触面的一端边缘与第二接触面连接,第二接触面的外直径大于第一接触面的直径,在第二接触面上涂覆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涂料,干燥后形成第二涂料层。在砂圈插入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中后,第一涂料层与管件泡沫模型开口端的内圆面贴合,第二涂料层与管件泡沫模型开口端的端面贴合,管件泡沫模型开口端的端面也为平面。通过在砂圈本体表面上涂覆涂料,主要目的为减少砂圈上的与管件泡沫模型相接触的配合面(也即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上的坑洞,提高防变形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砂圈本体的材质为树脂,作为优选的,砂圈本体的材质可以为呋喃树脂或碱酚醛树脂,砂圈本体采用冷芯盒树脂砂工艺制成。而且由于砂圈本体的中心孔3为圆锥孔,相比同直径的直孔,这种砂圈在制作时用砂量会减少,方便制作,成本低。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包括圆环形的砂圈本体,砂圈本体包括用于插入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的支撑部1和与支撑部1连接的限位部2,限位部2的直径大于支撑部1的直径,砂圈本体的中心孔3为圆锥孔或台阶孔。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支撑部1和限位部2均为圆环形结构,支撑部1的外直径小于限位部2的外直径,支撑部1和限位部2为同轴固定连接,支撑部1的厚度大于限位部2的厚度,确保防变形效果。砂圈本体的中心孔3为沿砂圈本体的轴向(也即支撑部1和限位部2的轴向)贯穿设置的通孔,在管件泡沫模型完成浸涂后,将支撑部1完全插入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的圆孔中,砂圈本体与管件泡沫模型为同轴状态,限位部2的外直径大于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的圆孔的直径,限位部2位于管件泡沫模型的外部,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可以准确确定砂圈的插入深度。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砂圈本体的中心孔3为圆锥孔,由于中心孔3为贯穿设置,因此中心孔3分别在支撑部1和限位部2的端面上形成一个圆形的开口,该中心孔3在支撑部1的端面上形成的圆形开口的直径大于中心孔3在支撑部1的端面上形成的圆形开口的直径,中心孔3的直径为沿砂圈本体的轴向从限位部2的端面开始至支撑部1的端面为逐渐增大的,形成的砂圈的抗弯强度更高,砂圈结构强度高,从而可以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将管件泡沫模型撑圆,有效防止管件泡沫模型产生变形,有助于提高管件的铸件质量。如图1所示,支撑部1具有用于与管件泡沫模型的内圆面贴合的第一接触面,限位部2具有用于与管件泡沫模型的端面贴合的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为支撑部1的外圆面,第一接触面的轴线也即支撑部1的轴线,第二接触面为限位部2的与支撑部1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面,第二接触面为与限位部2的轴线相垂直的圆形平面,第一接触面的一端边缘与第二接触面连接,第二接触面的外直径大于第一接触面的直径。在砂圈插入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中后,第一接触面与管件泡沫模型开口端的内圆面贴合,第二接触面与管件泡沫模型开口端的端面贴合,管件泡沫模型开口端的端面也为平面。在本实施例中,砂圈本体采用热芯盒成型工艺制成。采用热芯盒成型工艺制成的砂圈本体上未设置实施例一中的涂料层,制成的砂圈本体也即砂圈本身。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包括圆环形的砂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圈本体包括用于插入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的支撑部和与支撑部连接的限位部,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支撑部的直径,砂圈本体的中心孔为圆锥孔或台阶孔。

【技术特征摘要】
1.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包括圆环形的砂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圈本体包括用于插入管件泡沫模型的开口端的支撑部和与支撑部连接的限位部,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支撑部的直径,砂圈本体的中心孔为圆锥孔或台阶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砂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限位部具有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上设有用于与管件泡沫模型的内圆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刘善江胡磊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兴新材料产业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