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冲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641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铝膜冲壳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冲坑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冲压机构、上压板、凹模板、压力调节机构和顶升压力调节机构的升降机构,所述冲压机构为空气冲压机构,所述上压板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凹模板开设有避空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冲坑装置,在上压板上开设通气孔,通过冲压机构通入压缩空气,迫使被压紧的铝膜向凹模板上开设的避空位方向变形,形成变形凹坑。变形量通过设计凹模板的避空位大小以及压缩空气的压力、吹气时间来控制。凹模板避空位尺寸设计时应当小于铝壳实际冲壳尺寸,其作用也是为了尽量消除预冲壳对最终冲壳的影响。

A Pre-flushing Pi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冲坑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铝膜冲壳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预冲坑装置。
技术介绍
铝膜冲壳成型是目前软包锂电池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冲壳速度与质量是目前进步的方向;目前的铝膜冲坑机构多采用一次成型,拉伸深度与拉伸后壳四角铝层厚度成为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冲坑装置,配合冲壳成型装置使用,提高了冲坑深度,冲壳成型后铝壳四角铝层厚度更厚。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冲坑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冲压机构、上压板、凹模板、压力调节机构和顶升压力调节机构的升降机构,所述冲压机构为空气冲压机构,所述上压板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凹模板开设有避空位。优选的,所述避空位由底壁和自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围成,所述侧壁为从上至下向内弯曲的圆弧型,所述底壁设置有排气口。优选的,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具有多个弹性出力点,所述弹性出力点作用于所述凹模板,可使所述凹模板发生变形。优选的,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基座、活动设置于基座并贯穿基座的多个出力杆、位于基座底部并与基座连接的气路汇流板以及位于基座顶部用于限位出力杆的限位板。优选的,所述气路汇流板为中空状结构,所述气路汇流板设置有多个进气孔和多个出气孔;所述基座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出力杆安装于所述通槽;所述气路汇流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通槽一一对应的凹槽,每一个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通槽连通。优选的,所述出力杆包括相互连接的顶杆和底杆,所述顶杆的外径小于所述底杆的外径;所述限位板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径大于所述顶杆的外径并小于所述底杆的外径,所述顶杆可穿过所述限位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预冲坑装置,在上压板上开设通气孔,通过冲压机构通入压缩空气,迫使被压紧的铝膜向凹模板上开设的避空位方向变形,形成变形凹坑。变形量通过设计凹模板的避空位大小以及压缩空气的压力、吹气时间来控制。凹模板避空位尺寸设计时应当小于铝壳实际冲壳尺寸,其作用也是为了尽量消除预冲壳对最终冲壳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预冲壳成型的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压力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压力调节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上压板;11、通气孔;2、凹模板;21、避空位;22、排气口;3、压力调节机构;31、基座;311、通槽;32、出力杆;321、顶杆;322、底杆;33、气路汇流板;331、进气孔;332、出气孔;333、凹槽;34、限位板;341、限位槽;4、升降机构;5、机架;51、上模架;52、下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见图1-3,一种预冲坑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冲压机构、上压板1、凹模板2、压力调节机构3和顶升压力调节机构3的升降机构4,所述冲压机构为空气冲压机构,所述上压板1开设有通气孔11,所述凹模板2开设有避空位21。预冲坑装置A包括机架5,所述机架5设置有上模架51和下模板52,上压板1固定于上模架51的底部,压力调节机构3设置于下模板52的顶部,升降机构4用于顶升压力调节机构3。工作时,上模架51与上压板1固定不动,将铝膜从上压板1和凹模板2之间穿过,并使铝膜紧贴上压板1,升降机构4顶升压力调节机构3,使上压板1和压力调节机构3配合压紧铝膜,然后通过通气孔11输入压缩空气进行冲压,完成一次铝膜预冲坑工序。本技术的预冲坑装置,在上压板1上开设通气孔11,通过冲压机构通入压缩空气,迫使被压紧的铝膜向凹模板2上开设的避空位21方向变形,形成变形凹坑。变形量通过设计凹模板2的避空位21大小以及压缩空气的压力、吹气时间来控制。凹模板2的避空位21尺寸设计时应当小于铝壳实际冲壳尺寸,其作用也是为了尽量消除预冲壳对最终冲壳的影响。本技术的预冲坑装置配合冲壳成型装置,使铝膜先进行预冲坑处理之后再进行最终的冲壳成型,进行预冲坑处理使铝膜有一次拉深的基础存在,在后续冲壳成型过程中可达到比现有技术中采用一次冲壳成型更深的深度,另外,在预冲坑处理后再进行冲壳成型处理,使得铝膜在冲壳成型的过程中塑性变形相对无预冲坑处理时少,能实现更快速的冲壳成型。在冲壳拉深过程中铝膜厚度集中减少多发生在形成的铝壳的四角区,由于有一次预冲坑进行拉深的基础,在冲壳成型时铝壳四角区材料流失更少,拉伸后铝壳四角铝层厚度更厚。本实施例中,所述避空位21由底壁和自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围成,所述侧壁为从上至下向内弯曲的圆弧型,所述底壁设置有排气口22。将避空位21的侧壁设置为大圆角过度设计,避免在预冲坑过程中产生明显的、不易消除的塑性变形痕迹。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迫使被压紧的铝膜向铝膜下方的凹模板2上开设的避空位21发生变形,避空位21中的空气受到到铝膜变形挤压从排气口22中排出,使铝膜在避空位21的位置被冲出一个塑性变形凹坑。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调节机构3具有多个弹性出力点,所述弹性出力点作用于所述凹模板2,可使所述凹模板2发生变形。本专利技术的预冲坑装置,通过上压板1和凹模板2压紧铝膜,在凹模板2下方设置有压力调节机构3,所述压力调节机构3具有多个弹性出力点,在压紧铝膜的过程中,弹性出力点作用于所述凹模板2,通过压力调节机构3和凹模板2配合使上压板1、铝膜和凹模板2之间紧密贴合,从而均匀的压紧铝膜,有效的消除了压紧铝膜过程中的上压板1、铝膜和凹模板2之间的平行度误差,极大的提高了铝膜冲壳成型的质量与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调节机构3具有多个弹性出力点,能够均匀且分散的输出压力,本专利技术的凹模板2具有变形性,易于变形,能够抵消压紧过程中上压板1、铝膜和凹模板2之间的平行度误差带来的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调节机构3和凹模板2配合,将压力调节机构3输出的点压力转化为面压力,再对铝膜进行压紧。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调节机构3包括基座31、活动设置于基座31并贯穿基座31的多个出力杆32、位于基座31底部并与基座31连接的气路汇流板33以及位于基座31顶部用于限位出力杆32的限位板34。气路汇流板33位于基座31底部并与基座31连接,气路汇流板33外接气源并将通过均匀的输出至基座31为出力杆32提供气动驱动力,使出力杆32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位移,气动驱动力驱动出力杆32向上发生位移,顶升凹模板2为凹模板2提供压紧力,当上压板1、铝膜和凹模板2之间存在平行度误差时,相应处的出力杆32会发生不同的浮动位移,使凹模板2压紧铝膜紧贴上压板1来消除平行度误差,同时由于出力杆32的力不受浮动位移的变化而变化,使作用于凹模板2的力均匀且分散分布,任意一个出力杆32的出力点的力均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气路汇流板33为中空状结构,所述气路汇流板33设置有多个进气孔331和多个出气孔332;所述基座31开设有多个通槽311,所述出力杆32安装于所述通槽311;所述气路汇流板3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通槽311一一对应的凹槽333,每一个所述凹槽333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气孔332,所述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冲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冲压机构、上压板、凹模板、压力调节机构和顶升压力调节机构的升降机构,所述冲压机构为空气冲压机构,所述上压板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凹模板开设有避空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冲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冲压机构、上压板、凹模板、压力调节机构和顶升压力调节机构的升降机构,所述冲压机构为空气冲压机构,所述上压板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凹模板开设有避空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冲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位由底壁和自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围成,所述侧壁为从上至下向内弯曲的圆弧型,所述底壁设置有排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冲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具有多个弹性出力点;预冲坑铝膜时,所述弹性出力点作用于所述凹模板,可使所述凹模板发生变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冲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基座、活动设置于基座并贯穿基座的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桂庆尤仙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