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607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03
壳体具有为了对线束的连接器进行收纳而构成为在局部凸出的凸出部。凸出部具有:止动壁部,其在沿着充气机主体的轴向的方向侧与连接器相对;以及限制壁部,其从止动壁部延伸而配置于连接器的两侧,并且利用端缘侧而使得线束抵接,由此对从充气机主体朝向与轴正交的方向凸出的线束的以充气机主体为中心的角度进行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结构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其具有:气囊,其被折叠收纳;充气机,其对气囊供给膨胀用气体;以及壳体,其对气囊和充气机进行收纳。
技术介绍
当前,作为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如日本特开2015-178320公报所示,存在如下结构的气囊装置,即,形成为使得从气囊工作回路延伸的线束的连接器经由设置于壳体的连接器用开口而连接于与折叠的气囊一起收纳于壳体内的状态的充气机的连接口部的结构,在连接器用开口的周缘配置有用于实现充气机的止脱的凸出片。该当前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折叠的气囊和充气机收纳于壳体,在气囊罩组装于壳体的状态的气囊组装体固定于车辆的车身侧之后,使线束与充气机的连接口部连接。然而,有时产生如下需要,即,根据搭载的车辆的外围部件的形状而在连接有线束的状态下将充气机收纳于壳体。而且,在预先以连接有线束的状态将充气机收纳于壳体的情况下,也需要实现充气机相对于壳体的止脱,另外,还需要对线束相对于壳体的位置进行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即,即使形成为以连接有线束的状态将充气机收纳于壳体的结构,也能够在工作时可靠地对充气机的线束侧的端面进行按压,另外,针对线束的操作性良好,还能够容易地设定线束相对于壳体的配置位置。通过下述结构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具有:折叠收纳的气囊;充气机,其将膨胀用气体供给至气囊;以及壳体,其对气囊和充气机进行收纳,壳体具有:近似四边形状的底壁部;以及近似四棱筒形状的周壁部,其从底壁部的周缘延伸,构成为具有能够使气囊凸出的凸出用开口的近似箱形状,充气机具有:近似圆柱状的充气机主体;以及保持件,其将充气机主体安装于壳体侧,充气机主体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膨胀用气体喷出的气体喷出口配置于沿着轴向的一端侧,在另一端侧具有用于将从气囊工作回路延伸的线束连接的连接口部,并且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将外周面夹持于保持件的状态下,将以从保持件向与轴正交的方向侧凸出的方式配置的安装单元固定于底壁部,从而将充气机主体安装于壳体,线束形成为具有如下部件的结构:线束主体;以及连接器,其设置于线束主体的前端侧,充气机主体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得连接器与连接口部连接,使线束主体向与轴正交的方向侧凸出,在将线束连结的状态下收纳于壳体内,在周壁部,为了对连接器进行收纳而构成为在局部凸出的凸出部形成于在线束侧配置的侧壁部,凸出部形成为具有如下部件的结构:止动壁部,其在沿着充气机主体的轴向的方向侧配置为与连接器相对,对充气机主体从壳体的脱离进行限制;以及限制壁部,其从止动壁部延伸而配置于充气机的与轴正交的方向侧的连接器的两侧,并且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利用从底壁部延伸的端缘侧使线束抵接,由此能够限制从充气机主体朝向与轴正交的方向凸出的线束主体的以充气机主体为中心的角度。在本专利技术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将线束与充气机主体连结的状态下将充气机收纳于壳体内,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壳体的周壁部,对在线束的前端侧形成的连接器进行收纳的凸出部以在局部凸出的方式形成于配置于线束侧的侧壁部,该凸出部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具有在沿着充气机的轴向的方向侧以与连接器相对的方式配置的止动壁部,因此在工作时,即使要使充气机主体沿着轴向以从保持件(气囊)脱离的方式移动,也与该止动壁部抵接而使得进一步的移动受到限制,能够可靠地对充气机主体的连接器侧的端面进行按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从止动壁部延伸且配置于充气机的与轴正交的方向侧的连接器的两侧的限制壁部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利用从底壁部延伸的端缘侧使线束抵接而能够限制从充气机主体朝向与轴正交的方向凸出的线束主体的以充气机主体为中心的角度,因此仅通过使安装单元从底壁部凸出并将连接有线束的状态的充气机主体收纳于壳体内,线束就利用该限制壁部对角度进行限制,能够限制线束和充气机主体相对于保持件自由地旋转,相对于壳体的收纳作业时的线束的操作作业性变得良好。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即使是在连接有线束的状态下将充气机收纳于壳体的结构,也能够在工作时可靠地对充气机的线束侧的端面进行按压,另外,线束的操作性良好,还能够容易地设定线束相对于壳体的配置位置。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在从凸出用开口侧观察各限制壁部的状态下,如果是以朝向止动壁部侧而缩小彼此的分离距离的方式形成为锥状的结构,则即使是具有凸出部的结构也能够尽量抑制壳体膨胀,从而为优选。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如果形成为如下结构,即,能够供线束主体插入而实现卡止的凹槽以使端缘凹陷的方式形成于壳体的一个限制壁部的端缘侧,则通过使线束主体将凹槽插入而实现卡止,由此能够抑制线束主体与以将凸出用开口覆盖的方式配置的气囊罩发生干扰,另外,在搬运时、向车身侧的安装作业时等,能够抑制线束主体相对于壳体移动,在向车辆的安装作业等时,线束的操作作业性变得更加良好,从而为优选。并且,在上述结构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如果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一侧的限制壁部侧,在搭载于车辆时能够供线束主体插入而能够实现卡止的第2凹槽形成于与凹槽分离的位置,则利用凹槽和第2凹槽进行卡止,由此能够进一步限制线束主体相对于壳体移动,另外,在搭载于车辆时,还能够抑制线束主体与配置于壳体周围的外围部件发生干扰,从而为优选。并且,在上述结构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优选地,使得壳体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搭载于车辆时在下端侧配置所述凸出用开口,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线束主体从连接器暂时向下方延伸且向上方反转,在插入于凹槽、以及从凹槽向上方离开的第2凹槽的状态下搭载于车辆。如果使得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形成为这种结构,则假设即使雨水等附着于线束主体而顺着线束主体流淌,也能够使雨水等从反转的部位掉落,能够可靠地防止雨水等顺着线束主体而进入壳体内。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的搭载于车辆的状态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概略纵剖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的车辆左右方向的概略放大横剖视图。图3是图1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的概略放大纵剖视图,示出了保持件的螺栓的部位。图4是图1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的概略放大纵剖视图,示出了在壳体的底壁部形成的支撑凸起的部位。图5是在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罩的俯视图。图6是在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使用的壳体的仰视图。图7是图6的壳体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图6的壳体的凸出部的部位的局部放大斜视图。图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将连接有线束的状态的充气机主体收纳于壳体内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的壳体的凸出部的部位的概略局部放大纵剖视图。图11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使得线束插入卡止于凹槽和第2凹槽的状态的壳体和充气机的概略局部放大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以配置于副驾席前方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S为例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S配置于在副驾席前方配置的杂物箱1的下方。此外,只要未特别声明,则本说明书中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其中,所述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具有下述结构,构成为具有:折叠而被收纳的气囊;充气机,其将膨胀用气体供给至该气囊;以及壳体,其对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机进行收纳,所述壳体具有:近似四边形状的底壁部;以及近似四棱筒形状的周壁部,其从所述底壁部的周缘延伸,所述壳体构成为具有能够使所述气囊凸出的凸出用开口的近似箱形状,所述充气机具有:近似圆柱状的充气机主体;以及保持件,其将该充气机主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侧,所述充气机主体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将膨胀用气体喷出的气体喷出口配置于沿着轴向的一端侧,在另一端侧具有用于将从气囊工作回路延伸的线束连接的连接口部,并且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将外周面夹持于所述保持件的状态下,将以从所述保持件向与轴正交的方向侧凸出的方式配置的安装单元固定于所述底壁部,从而将所述充气机主体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线束形成为具有如下部件的结构:线束主体;以及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线束主体的前端侧,所述充气机主体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得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口部连接,使所述线束主体向与轴正交的方向侧凸出,在将所述线束连结的状态下收纳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周壁部,为了对所述连接器进行收纳而构成为在局部凸出的凸出部形成于在所述束线侧配置的侧壁部,该凸出部形成为具有如下部件的结构:止动壁部,其在沿着所述充气机主体的轴向的方向侧配置为与所述连接器相对,对所述充气机主体从所述壳体的脱离进行限制;以及限制壁部,其从所述止动壁部延伸而配置于所述充气机的与轴正交的方向侧的所述连接器的两侧,并且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利用从所述底壁部延伸的端缘侧使所述线束抵接,由此能够限制从所述充气机主体朝向与轴正交的方向凸出的所述线束主体的以所述充气机主体为中心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8 JP 2017-2537861.一种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其中,所述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具有下述结构,构成为具有:折叠而被收纳的气囊;充气机,其将膨胀用气体供给至该气囊;以及壳体,其对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机进行收纳,所述壳体具有:近似四边形状的底壁部;以及近似四棱筒形状的周壁部,其从所述底壁部的周缘延伸,所述壳体构成为具有能够使所述气囊凸出的凸出用开口的近似箱形状,所述充气机具有:近似圆柱状的充气机主体;以及保持件,其将该充气机主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侧,所述充气机主体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将膨胀用气体喷出的气体喷出口配置于沿着轴向的一端侧,在另一端侧具有用于将从气囊工作回路延伸的线束连接的连接口部,并且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将外周面夹持于所述保持件的状态下,将以从所述保持件向与轴正交的方向侧凸出的方式配置的安装单元固定于所述底壁部,从而将所述充气机主体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线束形成为具有如下部件的结构:线束主体;以及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线束主体的前端侧,所述充气机主体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得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口部连接,使所述线束主体向与轴正交的方向侧凸出,在将所述线束连结的状态下收纳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周壁部,为了对所述连接器进行收纳而构成为在局部凸出的凸出部形成于在所述束线侧配置的侧壁部,该凸出部形成为具有如下部件的结构:止动壁部,其在沿着所述充气机主体的轴向的方向侧配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稔尾方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