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克服突释、保持抗体活性的多囊脂质体凝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571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克服突释、保持抗体活性的多囊脂质体凝胶,属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眼用缓控释制剂领域。单抗克隆抗体药物被包裹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的多囊脂质体中,进而多囊脂质体分散于温敏性高分子材料形成的溶胶中,当溶胶经玻璃体腔注射后会在体温下凝固成半固体凝胶形成多囊脂质体‑温敏水凝胶复合制剂,从而控制抗体药物的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多囊脂质体和水凝胶制剂的优势,保持抗体药物体外释放可达60天左右,减小抗体药物一般剂型的突释问题,同时极大保持了抗体药物的活性,更大程度上延长了抗体药物在玻璃体注射后眼内的滞留时间,减少注射频次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克服突释、保持抗体活性的多囊脂质体凝胶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克服突释、保持抗体活性的多囊脂质体凝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缓释制剂具有延缓药物释放的特性,可以较大程度降低药物被机体吸收的速度,减少了普通制剂给药所呈现出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以便保持血药浓度在比较平稳的有效范围内,在提高药物安全性同时,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其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期给药的慢性病,尤其是对于半衰期较短、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目前,以聚酯或聚酸酐为骨架材料的缓释制剂在解决药物缓释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中国专利CN104107165A报道艾塞那肽微球体外释放时间约3周左右,药物释放时间较普通制剂明显增加。但是微球制剂仍存在两方面问题难以解决:(1)由于在制备过程中,药物可能存在于微球表面或内部孔道内,当在溶液中释放时,表面和孔道内的药物会扩散出来,最终导致突释现象明显。对于治疗窗范围较窄的药物,需要特别注意。(2)PLGA或PLA等高分子材料虽然具有可生物降解及良好生物相容性,但由于其降解产物为乳酸等酸性较强物质,其会对注射部位或组织产生刺激性甚至引起炎症。同时,在包裹生物大分子药物时,材料的降解产物所产生的酸性环境会使蛋白发生酸降解,严重影响蛋白多肽的生物活性。虽然有中国专利CN102188384提出,可添加碱性物质来中和微球释放所造成的酸性环境,但在实际生产中添加一味辅料需要相应增加大量质控研究,并且国家食药总局药品评审中心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中辅料基本选用原则中规定: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注射剂所用辅料的种类及用量应尽可能小。多囊脂质体是Kim团队于1983年最先发现并进行研究的一种缓释制剂,其以磷脂、胆固醇和中性脂质为囊材,由多个非同心的水性腔室即囊泡组成的类似球形的制剂,随着囊泡逐个破裂,药物从其中释放而达到缓释目的,其主要适合包封水溶性的药物,且包封率较高。同时,磷脂的双分子层结构,对于蛋白药物的稳定性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由于磷脂自身对温度较敏感的特性,中国专利CN102274183A报道多囊脂质体体外释放仅一周左右,释放时间较短,并未根本性解决药物缓释的目的。水凝胶是一类可在水中发生溶胀,最终形成具有网格状结构且能够吸收大量的水份而不被溶解的高分子化合物。温敏性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及生物可降解性,在水溶液中其特定浓度和温度下,可表现溶胶至凝胶的相转变特性,即可在体温条件下自发形成具有缓释特性的凝胶,从而达到药物长期缓慢释放目的。温敏水凝胶一般用于局部注射,在体内原位形成,作为骨架材料而承载水溶性药物。但由于其内部网状结构,水分子很容易从孔道进入到凝胶内部,从而加快药物的释放。国外文献报道(Xu等,Sustainedreleaseoffrompolysaccharidescross-linkedhydrogelsforoculardrugdelivery)某种水凝胶释放抗体药物的时间仅3天左右,因此水凝胶的释药特征并非理想中的骨架溶蚀,扩散机制在水凝胶释放药物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现有技术中,采用玻璃体腔注射的方式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早已有报道。本团队在CN106924184A中公开了一种眼部玻璃体注射用多囊脂质体,用于治疗眼后段疾病,如湿性黄斑变性,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虽然多囊脂质体具备一定的缓释效果,并且在保证抗体结构及活性方面也具有巨大的优势,但为了能得到一种释放更持久的缓释制剂,有必要提出一种更加有效的技术方案,以解决抗体药物在玻璃体中更加长效释放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克服突释、保持抗体活性的多囊脂质体凝胶。一种克服突释、保持抗体活性的多囊脂质体凝胶,所述凝胶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各组分:抗VEGF单抗1份;蛋白稳定剂1~20份;中性磷脂1~10份;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0.2~20份;三油酸甘油酯0.2~20份;胆固醇0.8~80份;渗透压调节剂A1~20份;渗透压调节剂B1~20份;赖氨酸20~30份;温敏性凝胶材料5~100份;所述渗透压调节剂A是蔗糖、海藻糖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渗透压调节剂B是葡萄糖、蔗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还一种克服突释、保持抗体活性的多囊脂质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含渗透压调节剂A和蛋白稳定剂的抗VEGF单抗溶液作为内水相;(2)将中性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三油酸甘油酯和胆固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脂质相;(3)配制含渗透压调节剂B和赖氨酸的水溶液作为外水相;(4)将所述内水相在8000~12000rpm高速剪切条件下滴加到所述脂质相中,形成w/o初乳;(5)将所述初乳在2000~8000rpm高速剪切条件下滴加到所述外水相溶液中,形成w/o/w复乳,氮吹或37℃~40℃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所得溶液3000rpm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生理盐水重新分散,得到多囊脂质体混悬液;(6)取一定体积多囊脂质体混悬液在3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离心,取下部沉淀与温敏性凝胶材料涡旋混匀,缓慢升温可得所述多囊脂质体凝胶缓释制剂;所述渗透压调节剂A质量浓度为3%~10%,优选4%~6%;所述渗透压调节剂B质量浓度为2%~8%,优选3%~5%。由于在制备多囊脂质体过程中有油水界面的出现,单抗极易吸附在界面,从而使疏水性基团外翻,导致抗体结构发生变化,进而使蛋白活性丧失。蛋白活性受油水界面、有机溶剂、温度、pH值等影响,同时也与制备过程中工艺有一定关系。为最大限度保持抗体的活性,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多囊脂质体时加入了蛋白稳定剂,其可为BSA、HSA、PVA、明胶的至少一种,优选BSA或HSA中一种或两种,由于本专利技术是为研制一种治疗患者眼后段新生血管病变的长效缓释制剂,因此优选HSA。蛋白稳定剂的作用是其可在一定浓度下替代抗体在油水界面的聚集,从而保证抗体的活性,其质量百分数为2%~40%,w/v。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内水相中的渗透压调节剂不能是葡萄糖。选择主要是依据单克隆抗体,如贝伐单抗在5%葡萄糖及右旋糖中容易发生浓度依赖性降解,因此不宜选用,且处方筛选中也得到论证,若渗透压调节剂为葡萄糖,在一定时间段内抗体的含量会发生相应降低。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温敏性凝胶材料为聚乳酸羟基己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己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三嵌段共聚物,溶胶质量百分浓度为10%~40%,优选20%~30%;溶胶的相变温度为32℃~37℃。优选的,所述温敏性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取一定量聚乳酸羟基己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己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三嵌段共聚物溶于pH值6.0~9.8的缓冲液中或含有碱性物质的去离子水中,其中碱性物质与三嵌段共聚物质量比为1:1~1:10,三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0%~40%;在0℃~4℃条件下,溶胀3h~48h,形成溶胶。所述PCLA-PEG-PCLA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来制备嵌段共聚物PCLA-PEG-PCLA,即己内酯(CL)与丙交酯(LA)先合成PCLA,再与PEG共聚,具有反应简易,易操作,产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克服突释、保持抗体活性的多囊脂质体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各组分:抗VEGF单抗1份;蛋白稳定剂1~20份;中性磷脂1~10份;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0.2~20份;三油酸甘油酯0.2~20份;胆固醇0.8~80份;渗透压调节剂A 1~20份;渗透压调节剂B 1~20份;赖氨酸20~30份;温敏性凝胶材料5~100份;所述渗透压调节剂A是蔗糖、海藻糖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渗透压调节剂B是葡萄糖、蔗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服突释、保持抗体活性的多囊脂质体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各组分:抗VEGF单抗1份;蛋白稳定剂1~20份;中性磷脂1~10份;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0.2~20份;三油酸甘油酯0.2~20份;胆固醇0.8~80份;渗透压调节剂A1~20份;渗透压调节剂B1~20份;赖氨酸20~30份;温敏性凝胶材料5~100份;所述渗透压调节剂A是蔗糖、海藻糖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渗透压调节剂B是葡萄糖、蔗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多种。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服突释、保持抗体活性的多囊脂质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含渗透压调节剂A和蛋白稳定剂的抗VEGF单抗溶液作为内水相;(2)将中性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三油酸甘油酯和胆固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脂质相;(3)配制含渗透压调节剂B和赖氨酸的水溶液作为外水相;(4)将所述内水相在8000~12000rpm高速剪切条件下滴加到所述脂质相中,形成w/o初乳;(5)将所述初乳在2000~8000rpm高速剪切条件下滴加到所述外水相溶液中,形成w/o/w复乳,氮吹或37℃~40℃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所得溶液3000rpm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生理盐水重新分散,得到多囊脂质体混悬液;(6)取一定体积多囊脂质体混悬液在3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离心,取下部沉淀与温敏性凝胶材料涡旋混匀,缓慢升温可得所述多囊脂质体凝胶缓释制剂;所述渗透压调节剂A质量浓度为3%~10%;所述渗透压调节剂B质量浓度为2%~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温敏性凝胶材料为聚乳酸羟基己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己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三嵌段共聚物,溶胶质量百分浓度为10%~40%,优选20%~30%;溶胶的相变温度为32℃~3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性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取一定量聚乳酸羟基己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己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宏杰王毅云孙考祥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