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方法、驱动结构及其装配方法、马达以及摄像模组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154666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驱动方法、驱动结构及其装配方法、马达以及摄像模组。该驱动方法通过驱动线的收缩带动可移动部件沿导轨移动,通过使所述驱动线沿弧形收缩,以对所述可移动部件施加沿所述导轨方向的分力或合力。该驱动结构包括:导轨;可移动部件,其与导轨配合,以使得可移动部件的位移路径由导轨限位;支撑部件;以及驱动线,驱动线的一部分与可移动部件连接,另一部件与支撑部件连接,驱动线在两连接部之间至少有一部分呈弧形,以使得驱动线收缩时,对可移动部件施加沿导轨方向的分力或合力。该摄像模组利用该驱动结构驱动镜头组件相对于感光芯片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驱动线采取旋绕的方式安装,有利于减少整个驱动结构的体积。

Driving method, driving structure, assembling method, motor and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方法、驱动结构及其装配方法、马达以及摄像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装置领域,尤其涉及驱动方法、驱动结构及其装配方法、应用该驱动结构的马达以及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智能设备越来越朝着高性能、轻薄化的趋势发展,作为电子产品、智能设备的核心配置之一的摄像模组需要小型化。为了能够聚焦和变焦,驱动装置设置在摄像模组狭小的空间内,以驱动照相机镜头元件沿光轴运动。由于照相机镜头元件比较小,因此该驱动装置必须能够在相对小范围的运动中提供精确的驱动,并且保证不遮挡镜头光路。对于阵列摄像模组,既要减小各摄像模组之间干扰,又要尽可能减小阵列摄像模组的体积,这对驱动装置的小型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变焦摄像模组,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多个镜头组件产生不同的运动行程,也即每个镜头组件需要独立的驱动装置来驱动,这对驱动装置的小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摄像模组常用的一种驱动装置为音圈马达,包括线圈和磁铁,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磁铁相互作用以驱动磁铁运动。音圈马达的结构复杂、行程短、功耗大。而且音圈马达应用在阵列摄像模组中,相邻的摄像模组之间容易产生干扰。还有一种驱动装置为步进马达,但是步进马达只能提供旋转扭矩,需要复杂的结构将扭矩转换为最终镜头运动的行程,这会导致摄像模组结构复杂,不利于小型化。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也即SMA驱动器。SMA驱动器被设置为加热以驱动照相机镜头元件的运动。当温度在某一范围内变化时,SMA驱动器在马氏体相与奥氏体相之间转变。在低温时SMA驱动器处于马氏体相,在高温时SMA驱动器处于奥氏体相,在发生相变时SMA驱动器收缩变形。通过选择性地使电流通过SMA驱动器,进而加热SMA驱动器以引起相变。SMA驱动器被设置为通过收缩来驱动镜头元件的运动。但是目前的SMA驱动器普遍具有一个缺点:由于SMA驱动线的形变量小,因此需要复杂的固定机构将SMA驱动线较小的形变量转化为被驱动单元较大的位移量,并且需要提前张紧SMA驱动线,这就使得SMA驱动线的固定机构和张紧机构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不利于实现小型化。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镜头致动模块,其包括外壳200X、设于外壳内的镜头筒300X、驱动单元、旋转构件500X以及预载荷单元600X。外壳200X上设有平行于光轴方向的衬套引导件270X。镜头筒300X包括镜头、从镜头筒的外周突出的筒钩310X以及与筒钩310X接合的衬套320X。驱动单元通过两个端部锁定到外壳上的形状记忆合金线400X的收缩的拉力,将驱动力施加到衬套320X上,以使得衬套320X沿光轴的方向向上移动,衬套320X由衬套引导件270X引导。旋转构件500X的一部分容纳在外壳200X的内周中的对应得旋转构件容纳孔240X中,旋转构件500X的剩余部分与镜头筒300X的筒引导部分340X接触并且由该筒引导部分340X支撑,因此辅助垂直地致动筒引导部分340X。筒引导部分340X与旋转构件500X接触并且由旋转构件500X支撑,因此允许镜头筒300X沿直线被致动,同时防止镜头筒300X倾斜。预载荷单元600X沿光轴的方向拉镜头筒300X以使得镜头筒300X向下移动到初始位置,并且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拉镜头筒300X以维持镜头筒300X与引导球500X的接触。该技术方案由于在镜头筒300X外周设置筒钩310X、衬套320X等元件,增加了摄像模组的宽度,不利于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驱动结构小型化的驱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在增加位移量的同时,可以保证整体结构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结构装配方法,适于使驱动结构实现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马达,包括上述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在增加位移量的同时可以保证整体结构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利用上述马达驱动镜头组件沿光轴移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六在于提供一种阵列摄像模组,其利用上述马达独立驱动各镜头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七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多个镜片,其利用上述马达独立驱动各镜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驱动方法,通过驱动线的收缩带动可移动部件沿导轨移动,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驱动线沿弧形收缩,以对所述可移动部件施加沿所述导轨方向的分力或合力。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部件受所述驱动线的作用螺旋升降。可变形地,所述可移动部件受所述驱动线的作用直线升降。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改变所述驱动线的温度,以使所述驱动线发生收缩变形。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所述驱动线收缩时,所述可移动部件带动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驱动线恢复形变时,所述可移动部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驱动结构,包括:导轨;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与所述导轨配合,以使得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位移路径由所述导轨限位;支撑部件;以及驱动线,所述驱动线的一部分与所述可移动部件连接,所述驱动线的另一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所述驱动线在两连接部之间至少有一部分呈弧形,以使得所述驱动线收缩时,对所述可移动部件施加沿所述导轨方向的分力或合力。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部件具有弧形侧壁,所述驱动线在两连接部之间至少有一部分沿所述可移动部件的弧形侧壁延伸。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多个驱动线,各所述驱动线呈中心对称设于所述可移动部件周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线呈螺旋形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为螺旋导轨,以使得所述可移动部件在所述驱动线的作用下沿所述导轨发生旋转位移。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多条导轨,各所述导轨呈中心对称地设于所述可移动部件周围。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与所述可移动部件之间设有减阻机构,用以减小所述导轨与所述可移动部件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线由具有高热胀系数的材料制成,从而当所述驱动线的温度降低时,其发生收缩;或所述驱动线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从而当所述驱动线的温度升高时,其发生收缩;或所述驱动线的一端卷绕于一转轴,转动所述转轴时,所述驱动线收缩。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反向驱动件,所述反向驱动件一端与所述可移动部件接合,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接合,所述反向驱动件适于在所述可移动部件发生位移后,驱动所述可移动部件部分或完全复位。进一步地,所述反向驱动件为弹性件,适于在所述可移动部件发生位移时形变,从而在其恢复形变时驱动所述可移动部件复位。进一步地,所述反向驱动件为反向驱动线,所述反向驱动线适于在其收缩时,对所述可移动部件施加使其沿所述导轨反向移动的作用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驱动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可移动部件限位于所述导轨;使所述驱动线的至少一部分锚定于所述可移动部件,所述驱动线的另一部分沿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侧壁旋转过一定弧度后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进一步地,使所述驱动线的一端锚定于所述可移动部件,所述驱动线的另一端沿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侧壁旋转过一周后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进一步地,分别使多条所述驱动线的一端锚定于所述可移动部件,另一端沿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侧壁旋转过一定弧度后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方法,通过驱动线的收缩带动可移动部件沿导轨移动,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驱动线沿弧形收缩,以对所述可移动部件施加沿所述导轨方向的分力或合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方法,通过驱动线的收缩带动可移动部件沿导轨移动,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驱动线沿弧形收缩,以对所述可移动部件施加沿所述导轨方向的分力或合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部件受所述驱动线的作用螺旋升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部件受所述驱动线的作用直线升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所述驱动线的温度,以使所述驱动线发生收缩变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收缩时,所述可移动部件带动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驱动线恢复形变时,所述可移动部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6.一种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与所述导轨配合,以使得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位移路径由所述导轨限位;支撑部件;以及驱动线,所述驱动线的一部分与所述可移动部件连接,所述驱动线的另一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所述驱动线在两连接部之间至少有一部分呈弧形,以使得所述驱动线收缩时,对所述可移动部件施加沿所述导轨方向的分力或合力。7.如权利要6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部件具有弧形侧壁,所述驱动线在两连接部之间至少有一部分沿所述可移动部件的弧形侧壁延伸。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多个驱动线,各所述驱动线呈中心对称设于所述可移动部件周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呈螺旋形延伸。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螺旋导轨,以使得所述可移动部件在所述驱动线的作用下沿所述导轨发生旋转位移。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多条导轨,各所述导轨呈中心对称地设于所述可移动部件周围。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所述可移动部件之间设有减阻机构,用以减小所述导轨与所述可移动部件之间的摩擦。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由具有高热胀系数的材料制成,从而当所述驱动线的温度降低时,其发生收缩;或所述驱动线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从而当所述驱动线的温度升高时,其发生收缩;或所述驱动线的一端卷绕于一转轴,转动所述转轴时,所述驱动线收缩。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反向驱动件,所述反向驱动件一端与所述可移动部件接合,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接合,所述反向驱动件适于在所述可移动部件发生位移后,驱动所述可移动部件部分或完全复位。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驱动件为弹性件,适于在所述可移动部件发生位移时形变,从而在其恢复形变时驱动所述可移动部件复位。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驱动件为反向驱动线,所述反向驱动线适于在其收缩时,对所述可移动部件施加使其沿所述导轨反向移动的作用力。17.一种如权利要求6-16任一所述的驱动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可移动部件限位于所述导轨;使所述驱动线的至少一部分锚定于所述可移动部件,所述驱动线的另一部分沿所述可移动部件的弧形侧壁旋转过一定弧度后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驱动线的一端锚定于所述可移动部件,所述驱动线的另一端沿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侧壁旋转过一周后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使多条所述驱动线的一端锚定于所述可移动部件,另一端沿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侧壁旋转过一定弧度后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使各所述驱动线呈中心对称。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驱动线的中部锚定于所述可移动部件,使所述驱动线的一端或两端沿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侧壁旋转过一定弧度后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21.如权利要求17-20任一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驱动线的锚定端与连接端在所述可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上具有高度差。22.一种马达,用于驱动一可移动部件沿一导轨移动,所述马达由支撑部件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括:驱动线,所述驱动线的一部分适于与所述可移动部件连接,所述驱动线的另一部件适于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所述驱动线在两连接部之间至少有一部分呈弧形,以使得所述驱动线收缩时,对所述可移动部件施加沿所述导轨方向的分力或合力;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宇方银丽张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