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反射驱动组件及摄像模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反射驱动组件及摄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712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射驱动组件及摄像模组;反射驱动组件包括反射基座和框架;框架用于承载反射元件,且框架与反射基座垂直于第一轴的端面通过至少三个支撑位进行转动配合,以使得框架适于带动承载的反射元件绕第一轴进行圆周转动;其中,支撑位之间共圆,且圆心与第一轴重合;摄像模组包括反射驱动组件。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框架和反射基座之间形成至少三个支撑位,并且支撑位共圆的圆心与第一轴重合,进而在框架带动反射元件进行绕第一轴的圆周转动时,支撑位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平面,从而保证反射元件绕第一轴的转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摄像,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射驱动组件及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被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在市场中,消费者对于被配置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远距拍摄需求越来越大。

2、具有长焦摄像功能的摄像模组需要具有较长的焦距,从而获取较远距离的被摄物的清晰图像。然而,具有较长的焦距表示摄像模组具有较长的长度尺寸,因此,可以在摄像模组中设置至少一个可以反射光线的反射驱动组件以折叠摄像模组的光路,从而避免摄像模组的尺寸过长。

3、相应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反射驱动支撑结构、包含该驱动支撑结构的反射驱动组件以及具有反射驱动组件的摄像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驱动组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棱镜的转动稳定性。

2、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优化了反射驱动组件的结构,使具有该反射驱动组件的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提升。

3、为达到上述的至少一个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射驱动组件,包括反射基座、框架和第一支撑部;所述框架用于承载反射元件,光线沿第一轴方向射入所述反射元件;所述第一支撑部被设置于所述框架与所述反射基座垂直于第一轴的端面之间,且与所述框架或所述反射基座进行固定,进而形成至少三个支撑位,所述框架通过至少三个所述支撑位被转动支撑于所述反射基座;所述支撑位之间共圆,且圆心与第一轴重合,进而所述框架适于带动承载的所述反射元件绕第一轴进行圆周转动。

4、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反射基座垂直于第一轴的顶端,所述框架垂直于第一轴的底端设置有定位槽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定位槽部配合形成至少三个所述支撑位。

5、优选的,所述反射基座垂直于第一轴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框架垂直于第一轴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定位槽部配合形成至少三个所述支撑位。

6、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绕第一轴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三个支撑件,所述定位槽部包括绕第一轴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三个定位槽;所述支撑件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槽进行配合以形成所述支撑位,且所述支撑件于所述定位槽内沿第一轴的圆周方向具有设定的活动空间。

7、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三个且位置对应,三个所述定位槽均为弧形槽且分别为一个第一支撑件以及两个第二支撑件;其中,沿第一轴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经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形成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240°。

8、优选的,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对应配合的第一定位槽至所述框架底面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0.2mm。

9、优选的,所述框架内嵌有支撑金属件,所述支撑金属件适于形成所述定位槽的槽底。

10、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均为弧形滑块,所述支撑件适于和所述反射基座一体成型;或所述支撑件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反射基座;或所述支撑件通过嵌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反射基座。

11、优选的,所述反射驱动组件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用于安装所述反射元件,所述载体与所述框架之间通过第二支撑部进行转动配合,以使得所述载体带动安装的所述反射元件相对于所述框架进行绕第三轴的转动。

12、优选的,所述载体远离所述反射元件的背面与所述反射基座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反射驱动部,所述反射驱动部适于驱使所述载体绕第三轴进行转动,以及驱使所述框架绕第一轴进行转动。

13、优选的,所述反射驱动部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框架绕第一轴转动的至少一第一转动磁石和至少一第一转动线圈,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载体绕垂直于该第一轴的第三轴转动的至少一第二转动磁石和至少一第二转动线圈,所述第一转动磁石和所述第一转动线圈沿垂直于第一轴和第三轴的第二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转动磁石和所述第二转动线圈也沿第二轴相对设置。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磁石和所述第二转动磁石设置于所述载体,所述第一转动线圈和所述第二转动线圈设置于所述反射基座。

15、优选的,第一轴距离所述第一转动磁石的中心的垂直距离为3.5mm~5.5mm。

16、优选的,所述反射驱动组件还包括反射磁吸部,所述载体通过所述反射磁吸部的磁吸力被隔着所述框架支撑在所述反射基座上;沿第一轴的方向,所述反射磁吸部的磁吸力作用方向与第三轴相交。

17、优选的,所述反射磁吸部包括两个第一反射磁性件和两个第二反射磁性件,两个所述第一反射磁性件被分别固定于所述载体的底面,两个所述第二反射磁性件被分别固定于所述反射基座的反射基底的顶部;沿第一轴的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反射磁性件关于第二轴对称设置,且第三轴穿过所述第一反射磁性件的投影面中心。

18、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一对滚动轴,两个所述滚动轴沿第二轴对称设置,且第三轴穿过两个所述滚动轴的中心;所述载体通过所述滚动轴相对于所述框架绕第三轴进行转动。

19、优选的,所述框架的顶面两侧设置有滚动下槽,所述载体的底面两侧设置有滚动上槽;所述滚动轴被设置于所述滚动上槽和滚动下槽之间形成的转动空间内。

20、优选的,所述滚动上槽和所述滚动下槽分别通过至少两个平面与所述滚动轴接触;或,所述滚动上槽和所述滚动下槽分别通过弧形面与所述滚动轴接触。

21、优选的,两个所述滚动上槽分别为第一滚动上槽和第二滚动上槽,两个所述滚动下槽分别为第一滚动下槽和第二滚动下槽;其中一个所述滚动轴被对应的所述第一滚动上槽和所述第一滚动下槽于第三轴方向同时进行限位。

22、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滚动上槽和所述第一滚动下槽之间的所述滚动轴,在第三轴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一滚动上槽以及所述第一滚动下槽的两侧间隙之和小于60μm;位于所述第二滚动上槽和所述第二滚动下槽之间的所述滚动轴,在第三轴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二滚动上槽或所述第二滚动下槽的两侧间隙之和大于60μm。

23、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反射模块、镜头模块以及成像模块;所述反射模块包括前述的反射驱动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反射驱动组件的反射单元;所述镜头模块被保持于所述反射模块的光反射路径上;所述成像模块接收所述镜头模块出射的光线进行成像。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25、通过在框架和反射基座之间形成至少三个支撑位,并且支撑位共圆的圆心与第一轴重合,进而在框架带动反射元件进行绕第一轴的圆周转动时,支撑位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平面,从而保证反射元件绕第一轴的转动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反射基座垂直于第一轴的顶端,所述框架垂直于第一轴的底端设置有定位槽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定位槽部配合形成至少三个所述支撑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基座垂直于第一轴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框架垂直于第一轴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定位槽部配合形成至少三个所述支撑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绕第一轴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三个支撑件,所述定位槽部包括绕第一轴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三个定位槽;所述支撑件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槽进行配合以形成所述支撑位,且所述支撑件于所述定位槽内沿第一轴的圆周方向具有设定的活动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三个且位置对应,三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为一个第一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件;其中,沿第一轴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经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形成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24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对应配合的第一定位槽至所述框架底面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0.2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嵌有支撑金属件,所述支撑金属件适于形成所述定位槽的槽底。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均为弧形滑块,所述支撑件适于和所述反射基座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驱动组件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用于安装所述反射元件,所述载体与所述框架之间通过第二支撑部进行转动配合,以使得所述载体带动安装的所述反射元件相对于所述框架进行绕第三轴的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远离所述反射元件的背面与所述反射基座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反射驱动部,所述反射驱动部适于驱使所述载体绕第三轴进行转动,以及驱使所述框架绕第一轴进行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驱动部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框架绕第一轴转动的至少一第一转动磁石和至少一第一转动线圈,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载体绕垂直于该第一轴的第三轴转动的至少一第二转动磁石和至少一第二转动线圈,所述第一转动磁石和所述第一转动线圈沿垂直于第一轴和第三轴的第二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转动磁石和所述第二转动线圈也沿第二轴相对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磁石和所述第二转动磁石设置于所述载体,所述第一转动线圈和所述第二转动线圈设置于所述反射基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轴距离所述第一转动磁石的中心的垂直距离为3.5mm~5.5mm。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驱动组件还包括反射磁吸部,所述载体通过所述反射磁吸部的磁吸力被隔着所述框架支撑在所述反射基座上;沿第一轴的方向,所述反射磁吸部的磁吸力作用方向与第三轴相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磁吸部包括两个第一反射磁性件和两个第二反射磁性件,两个所述第一反射磁性件被分别固定于所述载体的底面,两个所述第二反射磁性件被分别固定于所述反射基座的反射基底的顶部;沿第一轴的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反射磁性件关于第二轴对称设置,且第三轴穿过所述第一反射磁性件的投影面中心。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一对滚动轴,两个所述滚动轴沿第二轴对称设置,且第三轴穿过两个所述滚动轴的中心;所述载体通过所述滚动轴相对于所述框架绕第三轴进行转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顶面两侧设置有滚动下槽,所述载体的底面两侧设置有滚动上槽;所述滚动轴被设置于所述滚动上槽和滚动下槽之间形成的转动空间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上槽和所述滚动下槽分别通过至少两个平面与所述滚动轴接触;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滚动上槽分别为第一滚动上槽和第二滚动上槽,两个所述滚动下槽分别为第一滚动下槽和第二滚动下槽;其中一个所述滚动轴被对应的所述第一滚动上槽和所述第一滚动下槽于第三轴方向同时进行限位。

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反射基座垂直于第一轴的顶端,所述框架垂直于第一轴的底端设置有定位槽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定位槽部配合形成至少三个所述支撑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基座垂直于第一轴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框架垂直于第一轴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定位槽部配合形成至少三个所述支撑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绕第一轴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三个支撑件,所述定位槽部包括绕第一轴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三个定位槽;所述支撑件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槽进行配合以形成所述支撑位,且所述支撑件于所述定位槽内沿第一轴的圆周方向具有设定的活动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三个且位置对应,三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为一个第一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件;其中,沿第一轴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经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形成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24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对应配合的第一定位槽至所述框架底面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0.2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嵌有支撑金属件,所述支撑金属件适于形成所述定位槽的槽底。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均为弧形滑块,所述支撑件适于和所述反射基座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驱动组件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用于安装所述反射元件,所述载体与所述框架之间通过第二支撑部进行转动配合,以使得所述载体带动安装的所述反射元件相对于所述框架进行绕第三轴的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远离所述反射元件的背面与所述反射基座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反射驱动部,所述反射驱动部适于驱使所述载体绕第三轴进行转动,以及驱使所述框架绕第一轴进行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驱动部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框架绕第一轴转动的至少一第一转动磁石和至少一第一转动线圈,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载体绕垂直于该第一轴的第三轴转动的至少一第二转动磁石和至少一第二转动线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俞丝丝张银波长田宽志朱俊龙翁宇萍俞文科郑樾琳仲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