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框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整形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39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无框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整形工装。通过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为圆盘形;所述上模和下模中央均设有圆形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上设有圆形的第二凸起;所述上模和下模边沿均设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的半径大于第一凸起的半径,第一凸起的半径大于第二凸起的半径;使无框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整形工装保证绕线后定子上端面、下端面一致性。

Shaping Tool for Stator Winding End of Frameless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框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整形工装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无框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整形工装。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目前定子手工绕线完成后,线圈高度不齐平,上端和下端的平整度不高,无法满足加工要求,采用人工调整平整度的方法又费时费力;上下端面一致性差,影响电机后续调试;细微超差,可能影响客户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保证绕线后定子上端面、下端面一致性的无框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整形工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无框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为圆盘形;所述上模和下模中央均设有圆形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上设有圆形的第二凸起;所述上模和下模边沿均设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的半径大于第一凸起的半径,第一凸起的半径大于第二凸起的半径;所述上模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一凸环和下模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一凸环一一对应。所述上模和下模中央均设有通孔。通过设置通孔以便于不使用时收纳。所述下模的第一凸环上设有开口。通过设置开口以便于电缆线的放置所述开口处的下模上设有海绵垫。通过设置海绵垫,在上模下压时,对于开口处的电缆线能够提供形变空间用以放置、避免其表面挤压变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绕线后的定子放入整形工装进行压整,既第一凸环和第一凸起之间所形成的容纳腔内,使得第一凸环和第一凸起分别对定子的外径、内径限位整形,使得定子外径和内径结构更平整;由于采用上模和与上模形状相吻合的下模,在将定子放入下模后下压上模以保证绕线后定子线圈高度的平整性和一致性;通过设置第二凸起,使得上、下模配合效果更好。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海绵垫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上模,2下模,3为第一凸起,4为第二凸起,5为第一凸环,6为通孔,7为开口,8为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无框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和下模均为圆盘形;所述上模和下模中央均设有圆形的第一凸起3,第一凸起上设有圆形的第二凸起4;所述上模和下模边沿均设有第一凸环5,第一凸环的半径大于第一凸起的半径,第一凸起的半径大于第二凸起的半径;所述上模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一凸环和下模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一凸环一一对应(既上模的第一凸起与下模的第一凸起对应,上模的第二凸起与下模的第二凸起对应,上模的第一凸环与下模的第一凸环对应)。将绕线后的定子放入整形工装进行压整,既第一凸环和第一凸起之间所形成的容纳腔内,使得第一凸环和第一凸起分别对定子的外径、内径限位整形,使得定子外径和内径结构更平整;由于采用上模和与上模形状相吻合的下模,在将定子放入下模后下压上模以保证绕线后定子线圈高度的平整性和一致性;通过设置第二凸起,使得上、下模配合效果更好。所述上模和下模中央均设有通孔6。通过设置通孔以便于不使用时收纳。所述下模的第一凸环上设有开口7。通过设置开口以便于电缆线的放置所述开口处的下模上设有海绵垫8。通过设置海绵垫,在上模下压时,对于开口处的电缆线能够提供形变空间用以放置、避免其表面挤压变形和下模的磨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框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为圆盘形;所述上模和下模中央均设有圆形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上设有圆形的第二凸起;所述上模和下模边沿均设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的半径大于第一凸起的半径,第一凸起的半径大于第二凸起的半径;所述上模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一凸环和下模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一凸环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框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为圆盘形;所述上模和下模中央均设有圆形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上设有圆形的第二凸起;所述上模和下模边沿均设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的半径大于第一凸起的半径,第一凸起的半径大于第二凸起的半径;所述上模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一凸环和下模的第一凸起、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亚东邓云平施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精纳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