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11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包括箱体、顶篷架、侧篷架、立杆、连杆和篷布;所述箱体具有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顶板的侧边沿铰接;所述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顶篷架的尾端铰接,所述顶篷架旋转折叠后可依附于所述侧板上;所述顶篷架的首端与所述侧篷架的尾端铰接,所述侧篷架旋转折叠后可依附于所述顶篷架上;所述立杆用于支撑旋转打开的所述侧板或所述顶篷架;所述连杆用于固定所述侧板与所述立杆,或所述顶篷架与所述立杆,使所述立杆保持竖直;所述篷布用于包覆所述顶篷架、侧篷架、侧板构成的空间框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车载帐篷具有折叠、展开快捷轻便,遮蔽面积大、稳定牢靠等优点。

A Vehicle Container with Folding 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集装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
技术介绍
帐篷是一种便携式设备,主要为户外的宿营、工作等提供遮蔽,然而,通常情况下,帐篷需要到达营地后搭建,使用完毕后又需要折叠收拢,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收拢后较占空间。特别对于野外作业,通常随行的有厢式货车,现有技术的车载集装箱集成帐篷有以下缺点:一、打开和折叠费力;二、打开后遮蔽空间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通过在车载集装箱的侧板上依次铰接顶篷架、侧篷架,并在顶篷架、侧篷架上安装篷布,该方案能增大帐篷的遮蔽空间,帐篷收放轻便快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包括箱体、顶篷架、侧篷架、立杆、连杆、篷布;所述箱体具有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顶板的侧边沿铰接;所述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顶篷架的尾端铰接,所述顶篷架旋转折叠后可依附于所述侧板上;所述顶篷架的首端与所述侧篷架的尾端铰接,所述侧篷架旋转折叠后可依附于所述顶篷架上;所述立杆用于支撑旋转打开的所述侧板或所述顶篷架;所述连杆用于固定所述侧板与所述立杆,或所述顶篷架与所述立杆,使所述立杆保持竖直;所述篷布用于包覆所述顶篷架、侧篷架、侧板构成的空间框架。进一步地,所述立杆的一端与侧板或顶篷架铰接,所述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支脚;所述立杆上铰接或销接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侧板或者顶篷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篷架包含多个子顶篷架,多个所述子顶篷架依次铰接,每个子顶篷架对应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立杆,每根立杆上铰接或销接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子顶篷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采用螺栓和螺母;所述侧板或子顶篷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杆与侧板或顶篷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螺母锁定。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子顶篷架依次呈“W”形旋转折叠。进一步地,所述侧篷架的首端设置有可调支脚。进一步地,所述篷布包括顶布、侧布,所述顶布覆盖所述顶篷架,所述侧布将所述侧板、顶篷架、侧篷架形成的空间框架的侧部覆盖,所述顶布和侧布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布和侧布为双层布,所述顶布包裹所述顶篷架,所述侧布包裹所述侧篷架及立杆。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布、地桩和拉绳;所述底布和侧布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地桩和拉绳用于紧固所述顶篷架或侧篷架。进一步地,所述侧布上设置有篷门、篷窗。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车载帐篷而言,帐篷面积成倍增大,折叠、展开快捷轻便,帐篷展开稳定牢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一种实施例未覆盖篷布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一种实施例中立杆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另一种实施例顶篷架包含两个子顶篷架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一种实施例覆盖篷布的示意图;在以上图中:1顶篷架;101子顶篷架;2侧篷架;3立杆;301可调支脚;4连杆;5顶板;6侧板;7螺栓;8螺母;9顶布;10侧布;11篷门;12篷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参考图1,一种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包括箱体、顶篷架1、侧篷架2、立杆3、连杆4、篷布;所述箱体具有顶板5和侧板6,所述侧板6的上边沿与所述顶板5的侧边沿铰接;所述侧板6的下边沿与所述顶篷架1的尾端铰接,所述顶篷架1旋转折叠后可依附于所述侧板6上;所述顶篷架1的首端与所述侧篷架2的尾端铰接,所述侧篷架2旋转折叠后可依附于所述顶篷架1上;所述立杆3用于支撑旋转打开的所述侧板6或所述顶篷架1;所述连杆4用于固定所述侧板6与所述立杆3,或所述顶篷架1与所述立杆3,使所述立杆3保持竖直;所述篷布用于包覆所述顶篷架1、侧篷架2、侧板6构成的空间框架。以上实施例中,在车载集装箱的侧板6上依次铰接顶篷架1、侧篷架2,在顶篷架1、侧篷架2上安装有篷布。当侧板6打开后,用立杆3固定侧板6或顶篷架1,顶篷架1、侧篷架2旋转打开,侧板6与立杆3之间通过用连杆4固定,将连杆4垂直于地面固定,即可将帐篷撑开。显然,帐篷的设置可以是多样的,可以单独设置在车载集装箱的左侧、右侧,或者两侧同时设置。通常情况下,顶篷架1或侧篷架2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制作成“日”字或“目”字形框架形式,然后横着首尾铰接形成帐篷框架。毫无疑问,顶篷架1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多个,大大增加了帐篷的遮蔽空间。当然,根据实际需求,比如夏天不需要相对封闭的空间,侧篷架2不必旋转到与地面垂直,只需旋转到与顶篷架1共面而作为篷顶,并在端部采用立杆3支撑。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述立杆3的一端与侧板6或顶篷架1铰接,所述立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支脚301;所述立杆3上铰接或销接连杆4的一端,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与侧板6或者顶篷架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以上实施例中,立杆3与侧板6或顶篷架1铰接,立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支脚301。可调支脚301用于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顶篷架1包含多个子顶篷架101,多个所述子顶篷架101依次铰接,每个子顶篷架101对应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立杆3,每根立杆3上铰接或销接所述连杆4的一端,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子顶篷架10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以上实施例中,顶篷架1由多个子顶篷架101依次铰接而成,可以成倍扩展帐篷的遮蔽空间。展开的子顶篷架101通过立杆3支撑,立杆3与子顶篷架101之间通过连杆4连接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包含螺栓7和螺母8;所述侧板6或子顶篷架10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杆4与侧板6或顶篷架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螺栓7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螺母8锁定。以上实施例中,以螺栓7和螺母8作为可拆卸固定连接装置举例,通过在侧板6或子顶篷架101上设置第一通孔,在连杆4与侧板6或顶篷架1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二通孔,将螺栓7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用螺母8锁定。可拆卸固定连接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能满足帐篷打开时将连杆4固定,帐篷折叠时将连杆4与侧板6或顶篷架1连接的一端拆卸即可。显然,为了方便调整立杆3与支撑的侧板6或顶篷架1,可以在连杆4与侧板6或顶篷架1连接的一端设置多个第二通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子顶篷架101依次呈“W”形旋转折叠。以上实施例中,优选侧板6、子顶篷架101依次呈“W”形旋转折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顶篷架(1)、侧篷架(2)、立杆(3)、连杆(4)、篷布;所述箱体具有顶板(5)和侧板(6),所述侧板(6)的上边沿与所述顶板(5)的侧边沿铰接;所述侧板(6)的下边沿与所述顶篷架(1)的尾端铰接,所述顶篷架(1)旋转折叠后可依附于所述侧板(6)上;所述顶篷架(1)的首端与所述侧篷架(2)的尾端铰接,所述侧篷架(2)旋转折叠后可依附于所述顶篷架(1)上;所述立杆(3)用于支撑旋转打开的所述侧板(6)或所述顶篷架(1);所述连杆(4)用于固定所述侧板(6)与所述立杆(3),或所述顶篷架(1)与所述立杆(3),使所述立杆(3)保持竖直;所述篷布用于包覆所述顶篷架(1)、侧篷架(2)、侧板(6)构成的空间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顶篷架(1)、侧篷架(2)、立杆(3)、连杆(4)、篷布;所述箱体具有顶板(5)和侧板(6),所述侧板(6)的上边沿与所述顶板(5)的侧边沿铰接;所述侧板(6)的下边沿与所述顶篷架(1)的尾端铰接,所述顶篷架(1)旋转折叠后可依附于所述侧板(6)上;所述顶篷架(1)的首端与所述侧篷架(2)的尾端铰接,所述侧篷架(2)旋转折叠后可依附于所述顶篷架(1)上;所述立杆(3)用于支撑旋转打开的所述侧板(6)或所述顶篷架(1);所述连杆(4)用于固定所述侧板(6)与所述立杆(3),或所述顶篷架(1)与所述立杆(3),使所述立杆(3)保持竖直;所述篷布用于包覆所述顶篷架(1)、侧篷架(2)、侧板(6)构成的空间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的一端与侧板(6)或顶篷架(1)铰接,所述立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支脚(301);所述立杆(3)上铰接或销接所述连杆(4)的一端,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与侧板(6)或者顶篷架(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折叠帐篷的车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架(1)包含多个子顶篷架(101),多个所述子顶篷架(101)依次铰接,每个子顶篷架(101)对应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立杆(3),每根立杆(3)上铰接或销接所述连杆(4)的一端,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子顶篷架(101)可拆卸式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明冯国勇马喜斌刘剑飞李忠东贾桂芝高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一八一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