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11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08
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包括基柱,基柱为中空结构,基柱的上部固定安装导航装置,基柱的顶面固定安装盖板,基柱内可拆卸安装水箱,水箱内设有水加热装置,水箱内固定安装水温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水箱的顶面固定连接进水管的一端,进水管内固定安装第一电磁阀,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供水泵连接水源,水箱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水箱内设有与其底面平行的浮板,第一通孔内穿过一根出水管,出水管为软质结构,出水管位于水箱内的一端从浮板内贯穿,基柱的内壁固定安装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为游客补充饮用水,尤其适合具有或毗邻可饮用水源的景区使用,如山泉水等,能够降低进水管的铺设难度,从而降低成本。

An Intelligent Navigation Station for Scenic Spots with Water Supply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航
,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
技术介绍
景区智能导航站作为一种景区设施,其具有经济实惠、覆盖面大、用户针对性强、交互性强等优势,在人们出游时便捷地为人们提供各种导航信息,方便人们在景区游玩。但目前导航站的功能较为单一,大多仅额外具有遮雨功能,功能较为单一,尤其是在炎热天气,人们在观景的同时,出汗量会非常大,此时人们急需补水,但通常人们在出游时为了减负携带的水量不会很多,如果导航站具有供水功能,将对景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包括基柱,基柱为中空结构,基柱的上部固定安装导航装置,基柱的顶面固定安装盖板,基柱内可拆卸安装水箱,水箱内设有水加热装置,水箱内固定安装水温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水箱的顶面固定连接进水管的一端,进水管内固定安装第一电磁阀,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供水泵连接水源,水箱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水箱内设有与其底面平行的浮板,第一通孔内穿过一根出水管,出水管为软质结构,出水管位于水箱内的一端从浮板内贯穿,基柱的内壁固定安装水泵,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L型管的一端,L型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长管、短管的一端,基柱内固定安装罐体,罐体位于水箱的下方,短管的另一端贯穿罐体的顶面,罐体的顶面开设第二通孔,罐体的顶面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朝下且固定连接竖轴的上端,竖轴从第二通孔内穿过,竖轴的外周固定连接数个横杆的一端,横杆均位于罐体内,罐体的顶面固定连接保温管的一端,保温管的另一端绕水箱的外周螺旋缠绕且与之固定连接,罐体的底面固定连接竖管的上端,基柱的内壁前面固定连接盒体的前面,盒体的前面开口,盒体与外界相通,盒体的顶面两侧分别开设第三通孔,长管的另一端、竖管的下端分别从对应的第三通孔内穿过;水加热装置、水温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分别电路连接控制器,基柱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长管内固定安装第二电磁阀,竖管内固定安装第三电磁阀,第一开关分别同时与水泵、第二电磁阀电路连接,短管内固定安装流量控制阀,第二开关与第三电磁阀电路连接,第三开关通过微处理器与流量控制阀、水泵、电机电路连接;基柱的下部设有座椅。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所述的座椅为环形板,环形板的一侧开口,开口的角度小于150°,环形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数个支杆的上端,支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滚轮。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所述的支杆的外周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加固件,加固件均与环形板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所述的基柱的外周固定安装数个平行于环形板的限位板。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所述的水箱的顶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支架,支架的内侧上下两部分别固定安装带轮,位于同侧的两个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出水管从两个皮带内穿过,且出水管的外周同时与两个皮带紧密接触,水箱的内壁顶面固定安装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路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所述的盖板的顶面为弧形结构。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所述的水箱的内壁顶面固定安装导流板,导流板位于进水管的正下方且导流板的底部朝向水箱的内壁。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所述的罐体的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翅片。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所述的翅片均为波浪形结构。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所述的导航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智能芯片、无线网络连接装置、充电电池和GPS定位导航装置;外壳的前侧表面设有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处于外壳前侧表面的右侧;触摸显示屏左侧设有麦克风、USB充电接口、指南针、单筒望远镜、风扇和超声波驱蚊器;单筒望远镜贯穿外壳前后;外壳的右侧面设有L形挂钩;外壳的背侧设有扩音器;外壳的表面覆盖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与充电电池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为游客补充饮用水,尤其适合具有或毗邻可饮用水源的景区使用,如山泉水等,能够降低进水管的铺设难度,从而降低成本。外界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水箱内,由水位传感器监测水箱内的水量,当达到预设峰值时,水位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当水箱内的水量低于预设谷值时,第一电磁阀打开,景区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游客量设置水位传感器的预设值;水温传感器用以检测水温,水加热装置用以加热水箱内的水,当水温达到预设峰值时,水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当水温低于预设谷值时,水加热装置开始工作;浮板能够漂浮于水面,从而使得浮板的位置随水箱内水量变化,出水管的一端始终位于水面以下,当游客取水时,按下第一开关,开关同时控制水泵及对应的第二电磁阀工作,水通过出水管、水泵进入L型管内,第二电磁阀开启,热水直接从长管内流出,游客松开第一开关后,第二电磁阀即水泵均关闭,按下第三开关,第三开关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水泵、流量控制阀、电机工作,水经短管进入罐体内,达到预设流量后,流量控制阀关闭,电机的竖轴及横杆转动,从而快速搅动罐体内的水,加速降低水温,此过程中散发出的水蒸汽进入保温管内,保温管螺旋缠绕于水箱的外周,配合水箱形成双层保温效果,进一步降低热水中热能的散失速度,提升水箱的保温时间,然后游客按下第二开关,第三电磁阀开启,罐体中经过降温的水通过竖管流出。本专利技术基柱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地面上,通过导航装置为游客指引方向,盖板用以遮挡阳光、雨雪,座椅用以供给游客休憩,盒体位于座椅上方,人们接水时能够坐于座椅上,设计更加人性化,人们能够自由选择接取开水或温水,水通过水加热装置烧开,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且浮板使得出水管自水箱内的上部取水,能够避免将水锈吸入出水管内,大大提高人们的观景体验,有利于景区体现人文关怀,且有利于控制景区内商家售水价格,以免不法商贩哄抬价格牟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如图所示,包括基柱1,基柱1为中空结构,基柱1的上部固定安装导航装置,基柱1的顶面固定安装盖板2,基柱1内可拆卸安装水箱3,水箱3为保温材质。基柱1的外周对应水箱3的位置开设开口并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柱(1),基柱(1)为中空结构,基柱(1)的上部固定安装导航装置,基柱(1)的顶面固定安装盖板(2),基柱(1)内可拆卸安装水箱(3),水箱(3)内设有水加热装置,水箱(3)内固定安装水温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水箱(3)的顶面固定连接进水管(4)的一端,进水管(4)内固定安装第一电磁阀,进水管(4)的另一端通过供水泵连接水源,水箱(3)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5),水箱(3)内设有与其底面平行的浮板(6),第一通孔(5)内穿过一根出水管(7),出水管(7)为软质结构,出水管(7)位于水箱(3)内的一端从浮板(6)内贯穿,基柱(1)的内壁固定安装水泵(8),出水管(7)的另一端与水泵(8)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水泵(8)的出水口固定连接L型管(9)的一端,L型管(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长管(10)、短管(11)的一端,基柱(1)内固定安装罐体(12),罐体(12)位于水箱(3)的下方,短管(11)的另一端贯穿罐体(12)的顶面,罐体(12)的顶面开设第二通孔(13),罐体(12)的顶面固定安装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朝下且固定连接竖轴(15)的上端,竖轴(15)从第二通孔(13)内穿过,竖轴(15)的外周固定连接数个横杆(16)的一端,横杆(16)均位于罐体(12)内,罐体(12)的顶面固定连接保温管(17)的一端,保温管(17)的另一端绕水箱(3)的外周螺旋缠绕且与之固定连接,罐体(12)的底面固定连接竖管(18)的上端,基柱(1)的内壁前面固定连接盒体(19)的前面,盒体(19)的前面开口,盒体(19)与外界相通,盒体(19)的顶面两侧分别开设第三通孔(20),长管(10)的另一端、竖管(18)的下端分别从对应的第三通孔(20)内穿过;水加热装置、水温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分别电路连接控制器,基柱(1)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长管(10)内固定安装第二电磁阀,竖管(18)内固定安装第三电磁阀,第一开关分别同时与水泵(8)、第二电磁阀电路连接,短管(11)内固定安装流量控制阀,第二开关与第三电磁阀电路连接,第三开关通过微处理器与流量控制阀、水泵(8)、电机(14)电路连接;基柱(1)的下部设有座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实现供水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航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柱(1),基柱(1)为中空结构,基柱(1)的上部固定安装导航装置,基柱(1)的顶面固定安装盖板(2),基柱(1)内可拆卸安装水箱(3),水箱(3)内设有水加热装置,水箱(3)内固定安装水温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水箱(3)的顶面固定连接进水管(4)的一端,进水管(4)内固定安装第一电磁阀,进水管(4)的另一端通过供水泵连接水源,水箱(3)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5),水箱(3)内设有与其底面平行的浮板(6),第一通孔(5)内穿过一根出水管(7),出水管(7)为软质结构,出水管(7)位于水箱(3)内的一端从浮板(6)内贯穿,基柱(1)的内壁固定安装水泵(8),出水管(7)的另一端与水泵(8)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水泵(8)的出水口固定连接L型管(9)的一端,L型管(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长管(10)、短管(11)的一端,基柱(1)内固定安装罐体(12),罐体(12)位于水箱(3)的下方,短管(11)的另一端贯穿罐体(12)的顶面,罐体(12)的顶面开设第二通孔(13),罐体(12)的顶面固定安装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朝下且固定连接竖轴(15)的上端,竖轴(15)从第二通孔(13)内穿过,竖轴(15)的外周固定连接数个横杆(16)的一端,横杆(16)均位于罐体(12)内,罐体(12)的顶面固定连接保温管(17)的一端,保温管(17)的另一端绕水箱(3)的外周螺旋缠绕且与之固定连接,罐体(12)的底面固定连接竖管(18)的上端,基柱(1)的内壁前面固定连接盒体(19)的前面,盒体(19)的前面开口,盒体(19)与外界相通,盒体(19)的顶面两侧分别开设第三通孔(20),长管(10)的另一端、竖管(18)的下端分别从对应的第三通孔(20)内穿过;水加热装置、水温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分别电路连接控制器,基柱(1)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长管(10)内固定安装第二电磁阀,竖管(18)内固定安装第三电磁阀,第一开关分别同时与水泵(8)、第二电磁阀电路连接,短管(11)内固定安装流量控制阀,第二开关与第三电磁阀电路连接,第三开关通过微处理器与流量控制阀、水泵(8)、电机(14)电路连接;基柱(1)的下部设有座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加维贾佳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