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透水铺装结构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铺装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透水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伴随大规模城市建设的进程,城市化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化水文效应即是其中一例。城市化对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了降雨、蒸发、雨水径流产汇流过程,同时引发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和城市面源污染等问题,这些共同构成了城市化水文效应。城市化水文效应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城市雨水径流产汇流特征的改变。由于屋顶和硬质地面等不透水面积的大幅增加,导致雨水径流形成时间缩短,雨水洪峰流量加大。这在一方面可能引起城镇的内涝问题(2012年夏季北京暴雨引发内涝即是一例),另一方面由于快速形成的下垫面径流产生的剧烈冲刷作用将屋面路面沉积物、行人和车辆产生的垃圾带入城市水体,也会引发雨水径流污染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城镇机动车道上的大量油污物质,会使初期暴雨径流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苯并芘和苯并蒽等,进入水体后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透水铺装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增大城市透水面积对城市雨水径流进行调控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它能在满足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减轻了雨水径流对城市水体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土基层(6)、垫层(5)、渗透过滤层(4)、透水基层(3)、找平层(2)和透水道路面层(1),所述的垫层(5)和渗透过滤层(4)之间,所述的透水基层(3)与找平层(2)之间都设有透水土工布(7),所述的渗透过滤层(4)设有排水管(8),所述的透水基层(3)有互锁式框架基层砌块装配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土基层(6)、垫层(5)、渗透过滤层(4)、透水基层(3)、找平层(2)和透水道路面层(1),所述的垫层(5)和渗透过滤层(4)之间,所述的透水基层(3)与找平层(2)之间都设有透水土工布(7),所述的渗透过滤层(4)设有排水管(8),所述的透水基层(3)有互锁式框架基层砌块装配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2)采用级配碎石或砾石,级配碎石粒径为25-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过滤层(3)由粗砂与排水管(8)组成,粗砂粒径为3-5mm,所述的排水管(8)的外壁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为纱布,纱布缠绕于排水管的外壁上,所述的排水管(8)沿纵向设于渗透过滤层内,排水管(8)设有多个,多个排水管(8)沿渗透过滤层横向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的排水管(8)之间的距离为3-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基层(4)砌块包括一对横向支撑和一对纵向支撑,一对横向支撑相互平行,一对纵向支撑相互平行,并且纵向支撑与横向支撑相互垂直相交,横向支撑的两端和纵向支撑的两端均设置结合部,横向支撑位于一对纵向支撑之间的部分形成横向支撑段,纵向支撑位于一对横向支撑之间的部分形成纵向支撑段。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陈慧明,黄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